刘德华和雷军都成了受害者!你知道AI能做什么吗?

未来科技探秘 2025-02-28 15:01:32

某一天,你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一段视频,里面是雷军在说:“小米新产品优惠多多,速度抢购!

”你以为这是雷军的亲自现身带货视频,立即转发给好友。

但不久,雷军发声明称这是别人的恶搞,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这样的事可能会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但它真实地发生着。

AI合成音视频泛滥,名人声音遭滥用

你可能觉得,这仅仅是个例。

实际上,从刘德华到雷军,越来越多的名人陷入了AI合成侵权风波。

前段时间,有网友利用AI合成技术制作了刘德华声情并茂的唱段,只为了博取流量,刘德华所属的电影公司不得不发表声明提醒。

甚至张文宏医生也成为了不法分子的工具,他们恶搞张文宏的声音来进行虚假宣传和带货。

购物平台深度合成技术普及,违法行为随之而来

AI合成技术的门槛并不高。

这些技法正在各大购物平台上普及,网店经营者只需投入数十元,就能制作出栩栩如生的名人音视频。

有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下载深度合成软件并不困难。

在手机应用商城搜索相关工具,会出现许多换脸换声的软件,虽然有些效果仍是半成品,但有些专门的主播还会开直播,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熟练掌握这些工具。

侵权行为代价惨重,法律明确界定责任

类似行为的风险不容小觑。

法律界早已明确规定,未经授权的AI深度合成和发布他人音视频,属于侵权行为,违法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国内已经出现了首例AI生成声音侵权案,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巨额损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解释,民法典将自然人的声音视为一种人格权益,侵犯他人声音权利不仅涉及民事赔偿,还可能触犯刑事法律。

AI反制AI,技术与法律双管齐下应对侵权

其实,不止名人,普通人的音视频也可能被侵权。

因此,如何防范AI深度合成技术的不当使用成为一个新课题。

部分专家建议,可以通过AI技术反制AI,例如利用AI技术检测和追踪这些合成内容,辨别其是否经过后期加工。

吕延辉表示,防范AI侵权需要从技术、法律、平台管理等多个层面共同努力。

法律需进一步明细AI相关条款,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机制,公众也应提高辨别能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AI合成技术将变得越来越强大和普及。

如何合理运用这一技术,使其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社会问题的源头,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在未来,相信技术和法律的结合、公众素养的提升,能够确保这一新兴科技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影响。

从刘德华和雷军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名人的无奈与困惑,更是一种对技术滥用的警示。

你我都有责任,去了解、去关注,用智慧和法律之盾确保这一技术在阳光下运行,真正造福每一个人。

在这技术急速变化的年代,我们无从预见下一次风波会怎样掀起。

唯一能做的,就是时刻警觉,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别让科技的飞速发展成为侵害的帮手。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让我们一起关注身边的AI技术,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0 阅读:11

未来科技探秘

简介: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