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六中学校长 李爱勇
摘要:郴州市六中作为郴州市基础教育的示范学校、骨干学校,针对发展中的常态化问题,以“校长”发挥引领作用、“教师”为主要支撑、“课堂建设”为核心阵地、“完善机制”提供广泛保障,一系列有力措施明确了发展目标、理顺了要素关系、优化了资源结构,质量提升效果明显。
关键词:教育质量 管理策略 核心素养
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单列为党代会政治报告的一个部分,进一步要求各级给类学校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性任务。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既要要注重作减法,落实“双减”政策,还要注重做加法,在学校管理策略上下功夫。
一、当前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中的普遍问题
学校要想高速高质发展,需要在管理中充分调动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学生的学习动机、家长的支持等,还要通过经常性开展管理反思、“自查纠错”等活动,使学校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以下是一些学校实践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教师教育质量观滞后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基本指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必要前提。当前,时代变革很快,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导向变革很深,许多教师在教书育人中不思进取、刻舟求剑,还在用老一套育人理念去要求学生、管控学生,师生矛盾对立严重,教育质量大受影响。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仔细规划学生近期与远期发展目标,树立的正确质量观、是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首要任务。
2、教师队伍整体压力大、效率不高
当前教师队伍普遍反映教学任务繁重、活动和非教学性事务较多,社会和家长关注度高,要求高,青年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普遍感到责任重、压力大,由于教育教学活动面向人的特殊性,压力大、内生动力不足将很大程度影响教育教学效率,以下为教师中经常存在的“躺平”现象。
一是不愿意多干活。特别是一些临时性的工作、突发性的任务,如公开课、竞赛课、上级检查等,总有一些教师推三阻四。二是做事拖拉敷衍。学校布置的工作,如教学常规等,总有教师拖拖拉拉,即使完成也是敷衍应付。三是不愿当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内容繁多,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非常辛苦的岗位,所以一些教师嫌报酬太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不愿意主动担当此职。四是不用心管学生。现代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尖肉”、“手心宝”,和以往相比,学校、学生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难处理,很多教师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违纪的学生置若罔闻。五是职业倦怠严重。平日里对工作缺乏热情,消极敷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甘于躺平。六是教学质量不高。而且总把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归结于“生源太差了”、“学生不努力”、“家长不重视”、“家校难配合”,却不知道从自身找找原因。
3、功利评价导向影响教育质量提升
其一,当前基础教育特别是初中阶段教育,由于中考等体制机制影响,功利导向在地市、县区级基础教育中仍十分明显,“内卷”式学习现象普遍存在,学校、教师、家长将应对考试作为主要目的,学生花大量时间刷题、记忆,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思维能力不足,学习内驱力弱,同时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参考指标也相对单一,教育评价的机制和方法建设不健全等问题十分明显。其二,学生过程性评价模型尚未完善。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在实践中仍多以纸笔测验的结果作为依据,集中体现在传统的期中与期末测评中,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学段、全年级测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缺少以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导向的自动化、实时监测的评价系统。
4、校内外一体协作的“大教育”格局尚未成型
传统的教育观普遍认为学校教育占学生教育的主要部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但随着国内外社会的深刻变化、家庭育人理念的星期,构建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主题在内的校内外一体写作的“大教育”格局逐渐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流观念。但现有教育模式下,校内外相关教育主体特别是家长们还缺乏协同整合意识,难以发挥资源共建、协同育人的合力。国外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但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还缺乏学校对家庭教育的主导,对动员家长参与学生成长指导缺乏足够重视,校内外合力非常薄弱。
二、以校长、教师、课堂建设和机制保障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管理实践
1、质量提升:校长作引领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第一负责人就是校长。
一是要整合资源,专注管理。校长承担着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要素、服务教学中心的责任,如群体活动、安全管理、招生考试、上级视察、学术交流、教师研修等,种种工作令校长应接不暇,使校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主抓“教学质量”,因此校长要善于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握全局,分清主次,牢牢抓住教学环节,咬住青山不放松。二是要坚持文化引领,塑造文化。校长不光是“掌门人”、“领头羊”,校长更应成为学校发展的“领跑者”,校长要明确告诉全体教师,我们要努力的方向。通过文化引领,积淀校园管理文化,实施质量管理,让全体师生甚至家长一起发展学校、成就个人。
2、质量提升:教师是支撑
“教师”整体的能力素养、精神风貌、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基石,学校要想实现质量提升的总目标,队伍建设是关键。一支德才兼备、敬业奉献、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有力保障。郴州市六中针对学校高速发展中出现的师资结构不优、专业理念滞后,职业倦急、效率低下等问题积极探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研能力、工作内驱力,着力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养深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是提升教师师德修养。郴州市六中着力通过“勤奋严谨务实创新”的校训校风等校园文化沉淀,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务实高效的教师队伍,通过开展“名师讲坛”“道德讲座”以及评选“最美教师”等教学研修活动,不断渗透思想、树立榜样,提升师德修养及奉献精神,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气质、兴趣、性格等。二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郴州市六中制定了“一三五”成长计划,设立了“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发展研究会”,开展了“新进教师岗前培训”“新老教师结对培训”、“薄弱教师帮扶培训”“青年教师成长论坛”“青年教师沙龙”“青年教师出师汇报比武”等专业成长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培养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及教学水平,为教学质量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提升教师学习能力。在教师工作面临着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升学压力、同行竞争和比拼情况下,老师们严重缺乏通过自主阅读自学反思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设立了教师书吧,营造了阅读氛围,定期邀请名师、专家讲学,开展“读书分享会”“新老班主任座谈会”“书籍推荐会”“学习汇报会”等学习交流活动,积极培养“即会工作、也会学习、还会生活”的教师队伍。四是提升教师幸福感。学校按照“正向激励为主”的激励原则,激发教师内在“驱动力”,带动教师工作热情。设立了“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优秀教研组”、“优秀师傅(新)教师”、“优秀教辅先进个人”等教育教学奖项;同时注重在生活中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关注教师身心健、活跃教师业余生活、解决教师具体困难,做到“多慰问”“多关心”“多激励”。
3、质量提升:“课程建设”是核心阵地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了培育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强化了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立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和学段衔接。
针对新形势的新要求,学校把课程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组织全体教师分教研组深度钻研课程标准,制定学科课程实施计划,确保国家课程得到落实。坚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类开设,开齐开足了劳动课、体育课、心理健康课、艺术课等素质提升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第二课堂、课后服务等。结合课程改革推行“作业改革”,围绕“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形式和作业评价”,以“基础+拓展”“基础+提升”“必做+选做”等方式施行分层作业,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目的。
4、质量提升:机制是保障
一所学校的管理除了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还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并将制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一种管理文化。一套完善的、激励导向正确的评价考核机制才能激发教师“内驱力”,提高教师“执行力”,最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学校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做了以下有益尝试,一是深化与质量紧密相关的几项考核制度。完善了《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职称申报量化计分方案》、《岗位晋级竞聘量化评分方案》、《质量奖励方案》、《年度考核评优方案》、《教学单项奖励方案》等考核制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引导教师把教育质量放在教书育人的首位。二是突出质量考核,并向教学一线倾斜。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首先是突出质量考核,在岗位晋级、绩效工资分配、评先评优等方面,加大教育质量的考核权重,同时在考核中坚持面向实绩、面向一线倾斜的原则,如班主任年度考核评优比例不低于35%(其中毕业年级占20%),专任一线教师评优比例不低于45%,教辅工勤人员评优比例不超过5%,中层以上干部评优比例不超过15%,非一线教师不得计算晋级工作年限,教辅人员绩效工资比重不得超过绩效总量20%等,在六中,一线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等重要岗位待遇高、声誉好,社会评价和地位高,骨干教师整体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三是“捆绑式考核”促进团队建设。避免单打独斗,推行“班际成长共同体”,采用结果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增值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提升集体效能。在评先评优上旗帜鲜明向集体合作效果突出团队倾斜。在师生中定期开展“突击能手”“团队标兵”“进步之星”“成长共同体先锋团队””教书育人标兵”等评比,形成即竞争又合作的良好氛围。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达到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的效果,形成了人人争先创优的好局面。四是力促家校社合育。分年级建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校交流会、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邀请家长监督员、志愿者有序参与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在学校公众号上开通“校廉码”,设立家长信箱,开放校长接待日,同时还加强与街道、社区、派出所、工商、交警等部门联系,为保障教育质量提高赢得了广泛支持。
结语:完善、系统的质量管理带来较好成效,近三年,学校中考7A人数、总均分、全科合格率等各项指标均在本市遥遥领先,每年为郴州市城区示范性高中输送大量创新拔尖人才,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在全市教育质量分析会上作典型发言。学校创客中心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比赛获国家级奖20项、省级奖55项,市级奖200余项,学校还荣获“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湖南省中小学党建+教学”典型案例,湖南省基础教育成果奖3项,2个教改实践获准立项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罗程,孙乐娜,唐建平.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整体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南川实践[J].今日教育,2022(Z1):32-35.
[2]张勇健,王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推进育人方式转变——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22(Z1):47-54.
[3]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撬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以长春市二道区为例[J].徐丽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2
[4]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