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公主之子,一边是贵妃之弟:记明初惨烈的武定侯爵位争夺战

暖阳话古今 2025-02-19 18:01:08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一场持续了近百年的爵位之争,最终竟以这样的方式收场。

明朝初年的武定侯爵位,原本属于开国元勋郭英的家族,却在百年间几经波折,停袭长达84年。

这不仅是一场家族内部的权力争斗,更是皇权、朝臣、亲贵之间复杂博弈的缩影。

有人为了它终生奔走鸣冤,有人则凭借裙带关系横空出世,还有人死不瞑目,后代依旧在这场争斗中厮杀。

到底是谁能笑到最后?

——

明孝宗朱祐樘的书案上,堆着一份熟悉的奏疏。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奏疏上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郭良。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从登基开始就不断收到这个人的请求,而他的父亲明宪宗,在位时更是被郭良“穷追不舍”。

这位郭公子,三十年来一件事都没做,就是不依不饶地想要拿回武定侯的爵位。

而这场风波,最早要追溯到明成祖朱棣时期。

郭英本是太祖朱元璋的老部下,战功赫赫,封为武定侯,可是到了永乐年间,郭家就开始走下坡路。

朱棣当年发动靖难之役,郭英的态度很明确——站在建文帝那边,带兵和朱棣打得不可开交。

后来朱棣赢了,郭英虽然没有被清算,但他的爵位却迟迟没有下文。

等到郭英去世,按理说爵位该由长房继承,然而朱棣对此事只字未提。

郭家为了保住地位,想了个办法,把家族中的女子送进皇室,成为太子朱高炽的妾室。

这位妾室,就是后来的郭贵妃,她为太子生下了三个儿子,深受宠爱。

等到朱高炽登基成了仁宗,她的身份水涨船高,而郭家也迎来了翻身的机会。

可是,郭贵妃做了一件让人跌破眼镜的事——她没有让长房的子孙继承武定侯,而是让自己的弟弟郭玹袭爵。

这下问题大了。

长房的继承人郭珍,不仅是郭英的嫡长孙,还是朱元璋的亲外孙,他的母亲是永嘉公主。

按理说,这爵位怎么都轮不到郭玹。

可惜,皇帝的宠妃有时候比祖宗的规矩还管用,郭贵妃一句话,郭玹就成了武定侯。

这事当然没那么容易结束。

永嘉公主不是个肯吃亏的人,她多次向皇帝上书,为儿子争取爵位。

可惜仁宗刚登基一年就驾崩了,他的儿子宣宗朱瞻基对郭玹不错,甚至让他在自己出巡时留守京师,稳固地位。

永嘉公主没办法,只能暂时忍耐,等到宣宗去世,才再次行动。

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她抓住机会,再次上奏,希望替儿子讨回公道。

可是英宗直接回了一封信,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您是皇家的长辈,我很尊重您,但您这事儿别再提了,祖宗的决定不能随便改。”

这封信一锤定音,郭珍只能咽下这口气。

更糟糕的是,等到武定侯郭玹去世,郭珍再次上书要求继承爵位,结果还没等到批复,他自己就在路上病死了。

这场家族之争,似乎就此画下了句号。

但郭家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郭珍死后,长房和二房的子孙又开始争夺爵位。

这次,郭珍的儿子郭昌站了出来,他的对手是郭玹的儿子郭聪。

英宗本来打算让郭聪继承,但后来又觉得不妥,索性谁都不给爵位,先把郭聪封个小官,让这事拖着。

就这样,武定侯的爵位再次空悬了十年。

直到天顺年间,明英宗复辟,终于下诏让郭昌袭爵。

长房这才重新掌握了爵位,可是好景不长,郭昌没几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郭良年幼,爵位又一次成了悬案。

郭良长大后,开始他漫长的请愿生涯。

他一次次上奏,请求继承武定侯,可是明宪宗不愿意理他,甚至直接警告他:“你再闹,我就革了你的职!”郭良不甘心,继续上书,结果被关进了大牢。

等到明孝宗即位,他又不懈地请求,孝宗依然不愿轻易开口,直到弘治十五年,在廷议上,礼部侍郎焦芳的一句话终于扭转局势:“争爵不过是小事,不能因此废了开国功臣的功勋。”

这句话一出,朝臣们纷纷点头,最终郭良得以袭封武定侯。

这场绵延近百年的爵位争夺战,终于落下帷幕。

——

有人说,郭良是个倔人,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争爵位。

但如果没有他的坚持,郭家的长房可能真的就此没落。

换个角度看,明朝的勋贵们,哪一个不是在皇权和家族利益之间挣扎?他们的荣辱兴衰,往往取决于皇帝的一句话,而郭家这场长达百年的拉锯战,不过是无数勋贵命运的缩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