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地区,区域内16个国家中除以色列外,其他国家都是穆斯林占多数的伊斯兰国家。
▲中东
但在20世纪下半叶,中东还有一个基督教占主体的国家——黎巴嫩,基督徒占该国人口一度达到70%,这让基督徒在黎巴嫩政治中居于主导地位,总统之位由基督徒垄断。当时的黎巴嫩在周边伊斯兰国家的包围下,如同穆斯林海洋中的“基督教孤岛”。
然而到80年代,黎巴嫩的穆斯林人口反超基督徒,占据黎巴嫩人口的65%以上。黎巴嫩失去基督教国家底色,变成中东伊斯兰国家的一员。
为什么在伊斯兰教拥有绝对影响力的中东,黎巴嫩曾以“基督教国家”的身份存在?不到半个世纪,为何穆斯林最终成为黎巴嫩的人口主体?
▲穆斯林成为最大势力
一、山区避难所黎巴嫩所在的地中海东岸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黎巴嫩地势东高西地,沿海分布少量平原,内陆为多条南北走向的山脉,是周边区域海拔最高的地方。
黎巴嫩最高峰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海拔3083米,盛行西风带受山体阻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在山谷中孕育出大片农业区域,特殊的地形让黎巴嫩在发展上始终保持一定独立性。
▲黎巴嫩地形
早在4000年前,生活在黎巴嫩的腓尼基人就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至公元前64年,黎巴嫩连同周边的叙利亚(意为“山地居民”或“高地”)被罗马人征服。
▲腓尼基人(红色)与地中海海上商路
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在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沿着商路自东向西在地中海两岸传播,黎巴嫩与巴勒斯坦接壤,成为基督教传播过程中的“中转站”。
▲基督教的传播
基督教宣扬的一神论与罗马官方的多神论格格不入,但其追求来世幸福的教众更有忍耐力,利于罗马帝国的社会稳定。罗马帝国最终放弃压制政策,于公元380年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基督教的分裂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发端于阿拉伯半岛。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四面出击,控制了西亚北非。阿拉伯帝国实行宗教宽容,但对异教徒加收重税。
大量被征服的基督徒、犹太教徒等皈依伊斯兰教,少量不愿皈依的基督徒为报团取暖,迁徙到山地纵横的黎巴嫩等地,山地阻挡减弱了伊斯兰教对黎巴嫩的冲击,中世纪时,基督徒长期占黎巴嫩人口的六成以上。而这奠定了此后黎巴嫩人口格局的基础。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马龙尼礼教会(简称马龙派)是黎巴嫩最大的基督教派系,该派继承了传统基督教的诸多教义,先后与罗马教廷、拜占庭帝国保持联系。
西亚伊斯兰化后,黎巴嫩变成一片漂浮在穆斯林海洋中的基督徒孤舟,断绝了与基督教世界的联系。
▲马龙派与穆斯林共存
眼见基督教发源地和圣城耶路撒冷沦入穆斯林之手,从1096年起,在罗马教廷和德法等国主导下,欧洲天主教国家为夺回耶路撒冷圣地并获得东地中海的财富,在此后200年间接连发动九次十字军东征,十字军更是依托马龙派,在黎巴嫩站稳脚跟。
十字军在地中海东岸建立多个基督教王国,包括今黎巴嫩境内的的黎波里伯国。穆斯林大军不断反攻,基督教国家则把黎巴嫩打造成最坚固的堡垒。奈何周边土地被穆斯林逐步占领,1288年,黎巴嫩被穆斯林重新征服。
▲十字军东征
此后黎巴嫩被各大伊斯兰政权轮流控制,早先腓尼基、罗马文化的基督徒,此时被同化为操阿拉伯语的基督徒。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基督徒们始终在黎巴嫩山区中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黎巴嫩的部分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徒吸纳了基督教等异教信仰,发展成独具当地特色的德鲁兹教。
16世纪初,新兴的伊斯兰强权——奥斯曼帝国征服了西亚北非大片领土。
▲奥斯曼崛起
奥斯曼帝国扩张时曾得到黎巴嫩山地的德鲁兹派教徒领袖马安家族的支持。遂允许马安家族在黎巴嫩设立酋长国,使黎巴嫩从穆斯林为主的叙利亚地区分离出来,黎巴嫩再度保持了宗教上的独立性。
除德鲁兹教徒,酋长国东部居住着大量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徒,基督教马龙派则占北部地区人口多数。
▲黎巴嫩酋长国的位置
18世纪后,在伊斯兰教逊尼派地主的压迫下,大批穷困的马龙派基督徒向黎巴嫩南部迁徙,马龙派分布地域的扩散逐步改变了黎巴嫩地区的教派人数比重。
▲马龙派民兵
19世纪后奥斯曼帝国日益衰落,国内宗教矛盾也不断显现。黎巴嫩地区马龙派基督徒和穆斯林的矛盾激化,双方在1841、1845和1860年爆发大规模冲突。
1860年,法国为向东地中海渗透,借口支持同为基督徒的马龙派而出兵向黎巴嫩。无力应对的奥斯曼帝国只得建立黎巴嫩自治省,由基督教马龙派出任总督。在法国的支持下,马龙派逐渐掌控了黎巴嫩,日薄西山的奥斯曼帝国只能眼见自己对黎巴嫩的控制权被削弱。
▲黎巴嫩1860年教派冲突
二、黎巴嫩权力顶端的基督徒黎巴嫩当地民众并未形成统一的国家认同,反倒是宗教成为他们区分彼此的依据。有列强撑腰的马龙派率先发展出“宗教民族主义”,形成在基督教马龙派主导下建立黎巴嫩国家的意识。
20世纪初,欧洲列强们的全球地缘竞争日趋激烈,最终形成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和德奥主导的同盟国两大阵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选择加入同盟国。
▲一战局势
一战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终,奥斯曼作为战败国之一,其领土被肢解,包括黎巴嫩、叙利亚在内的地区成为法国的托管地,伊拉克、约旦则被英国控制。
法国清楚,叙利亚等地的穆斯林不愿接受法国的殖民统治,要想维持对地中海东岸的控制,就必须在当地找到代理人,基督徒占多数的黎巴嫩成为法国人的首选。
▲英法瓜分奥斯曼帝国领土
1920年,法国对托管地做出行政区划调整,将黎巴嫩设立为托管地的第五个州。至1922年黎巴嫩人口61万,其中基督徒33万(马龙派约20万),穆斯林23万。独立设州后,马龙派凭借人口优势和法国的扶持控制了黎巴嫩,使其成为托管地中唯一一个非穆斯林占多数的州。
与此同时,叙利亚的阿拉伯穆斯林在民族主义思想影响下,产生了“大叙利亚主义”,黎巴嫩被看作大叙利亚的一部分。
▲黎巴嫩(绿色)独立设州
为防止敌视法国人和基督徒的阿拉伯穆斯林在托管地内坐大,法国决定加大对黎巴嫩的扶持力度。
1926年,法国宣布建立一个在其委任统治之下的“黎巴嫩共和国”。次年颁布了《黎巴嫩共和国宪法》,经多次修改一直沿用至今,宪法确定了各派分享权力的共和制国家体制。
总统和武装部队司令由马龙派基督徒担任,总理由第二大宗教团体逊尼派穆斯林出任,议会议长来自什叶派穆斯林,武装部队参谋长来自德鲁兹教徒,副议长和副总理来自东正教,基督徒与穆斯林在议会中的人数比为6:5,基督徒在黎巴嫩政治中占据优势地位。
▲黎巴嫩教派分布
二战爆发后,法国光速投降。无力自保的法国为了防止叙利亚的阿拉伯穆斯林吞并黎巴嫩,于1943年承认黎巴嫩独立。1946年,法国承认叙利亚独立,叙利亚成为中东一众伊斯兰国家的一员,黎巴嫩则是地区唯一基督徒占多数的国家。
1948年,联合国的181号决议决定在英国托管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人的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世界坚决反对,并联合对以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本来生活稳定的黎巴嫩,也在冲突中迎来了噩梦。
▲巴以分治
以色列在西方支持下取胜,战争造成100余万巴勒斯坦难民逃离家园。难民大多涌向约旦,约旦无法承载大批难民,开始部分驱离并加强边境管控。巴勒斯坦难民再度迁徙,其中40余万向北进入黎巴嫩,而当时黎巴嫩的总人口不过130万。
巴勒斯坦人几乎是清一色的穆斯林,他们的涌入迅速改变了黎巴嫩宗教人口的比例。至1956年,黎巴嫩马龙派基督徒的人口占比从独立之初的50%下降到30.4%,什叶派、逊尼派穆斯林占比则上升到17.7%和20.3%。
▲第一次中东战争
穆斯林数量快速上升,但将黎巴嫩基督教各派加在一起,基督教仍占总人口的50%以上。且黎巴嫩总统之位仍被基督徒把持。
黎巴嫩和以色列是当时中东唯二的非伊斯兰国家,黎巴嫩国内教派众多,但在权力分配框架下各派能够和平相处,这也保证了黎巴嫩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难民多聚居于黎南部,而黎大城市和基督徒多聚居在黎巴嫩中北部,因此黎巴嫩的发展暂未受到难民潮和中东战争影响。
60年代,黎巴嫩通过发展服务业、金融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首都贝鲁特街道宽阔,楼宇密布,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但繁荣之下,在巴以冲突造成的巨大地缘涟漪中,黎巴嫩的宗教矛盾变得波涛汹涌。
▲60年代的黎巴嫩
三、黎巴嫩“换血记”就在黎巴嫩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不断加深,1952、1967、1973年接连爆发了第二至第四次中东战争。大规模战乱不断制造新的难民,至70年代,生活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已突破百万。
黎巴嫩不想接纳如此多的难民,但黎巴嫩更无力封堵边境或者驱逐百万规模的难民,黎巴嫩的穆斯林人口数量因难民的到来而激增。
黎巴嫩与以色列接壤,巴勒斯坦抵抗组织也将黎巴嫩南方看作“反以”的大后方,在黎南部的难民营组织并训练武装人员,黎政府对该国南部的控制力大幅下降。
▲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
穆斯林涌入改变了黎巴嫩的宗教人口比例,黎巴嫩穆斯林不满足于原有的权利分配,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权利,这显然是基督徒不想看到的。1975年,激进的基督教马龙派成员组成长枪党并攻击穆斯林,黎巴嫩内战爆发。
作为伊斯兰海洋中的基督教孤岛,黎巴嫩的国内局势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关心”。1976年,叙利亚以打击长枪党为由入侵黎巴嫩。叙利亚想吞并黎巴嫩,进而将其作为进攻以色列的基地,外部势力介入开启了黎巴嫩内战第二阶段。
▲黎巴嫩内战
叙利亚总统为什叶派信徒,为防止叙利亚独占黎巴嫩以及黎巴嫩什叶派做大,信奉逊尼派的沙特等国也组成联军进驻黎巴嫩。
1979年沙特等国撤离黎巴嫩,叙利亚却赖着不走,这引起了其他阿拉伯国家和黎巴嫩国内穆斯林的反对,叙利亚决定支持基督教马龙派、伊斯兰教什叶派,借此压制逊尼派并控制黎巴嫩。
▲战乱下的黎巴嫩
巴勒斯坦难民大多生活在黎南部,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借此不断袭击以色列北部。与此同时,伊朗在1979年爆发伊斯兰革命后,什叶派教士掌握了国家政权。
伊朗极度敌视以色列,进而支持黎境内的什叶派武装打击以色列,以色列决定清除黎南部的巴勒斯坦抵抗力量。
▲伊朗支持黎巴嫩的什叶派
1982年,以色列大规模入侵黎巴嫩,打击叙军及其支持的黎巴嫩穆斯林什叶派武装,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这也标志着黎巴嫩内战进入第三阶段。
超过60万穆斯林难民涌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这座被称为“东方小巴黎”的城市被战争破坏的千疮百孔。
▲内战黎巴嫩经济
到1986年,黎巴嫩基督徒占人口比重下降到30%,穆斯林的比重则上升到68%,黎巴嫩变成了一个穆斯林占主体的国家。
叙利亚、以色列、伊朗等外部势力的介入恶化了黎巴嫩局势,各国也在黎境内扶持代理人相互攻伐,黎内战开启了最后也是最惨烈的阶段。
什叶派穆斯林组成“真主党”,占据黎巴嫩南部对抗以色列。黎巴嫩国内基督徒也穆斯林各派的冲突也无休无止,黎巴嫩经济一落千丈。
▲黎巴嫩真主党军队
1990年,在联合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斡旋下,两大教派签定《塔伊夫协议》,结束了长达15年代的内战。
黎巴嫩总统、总理等重要位置仍延续独立之初的分配方案,但议会名额从99个增加到108个,由基督教和穆斯林平分,消除了基督教在国会原有的优势地位,但整体局势并未稳定,政府与反对派、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依然激烈。
在黎驻军的叙利亚也是《塔伊夫协议》的签署方,叙利亚借助军事实力,迫使黎巴嫩政府承认两国的“特殊关系”。除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合作,黎巴嫩被迫将国防和部分内政权利让渡给叙利亚。
▲黎巴嫩反叙利亚游行
直到2005年,叙利亚才在外部压力下不情愿的撤出黎巴嫩,结束了对其长达29年的驻军。叙黎特殊关系并未因叙利亚撤军而彻底结束,叙利亚培植的亲叙政客依旧活跃在黎巴嫩政坛。
近些年,频仍的战争让黎巴嫩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持续不断的巴以冲突和叙利亚内战都需不断的向黎巴嫩输送穆斯林难民,黎巴嫩基督徒的人口占比始终在40%以下。
▲穆斯林取代了基督徒
黎巴嫩基督徒最大的一支——马龙派,如今已沦落为次于穆斯林什叶派、逊尼派之后的“第三大宗教团体”。政治上,基督徒被“边缘化”。
如1990年内战结束至今担任总统的6人中,就有2人是穆斯林而非基督徒,且总统权力正在不断弱化。仍握有相当政治资源的基督徒不甘妥协,教派冲突演催生黎巴嫩长期的政治乱局。
▲穆斯林担任的总理成为黎巴嫩权力核心
2019年后,严重的通货膨胀几乎摧毁了黎巴嫩经济。经济危机加剧了各派的政治矛盾。作为四战之地的小国黎巴嫩,其面临的矛盾绝非国内基督教-伊斯兰教对立如此简单。
各宗教内部也派系林立矛盾重重,而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真主党-以色列冲突的地缘漩涡让黎巴嫩无法自拔,已经换血成为穆斯林国家的黎巴嫩,面前还摆着望不到头的艰难坎坷。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辉煌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