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老纸厂

汽车星呀 2023-04-01 08:35:45

碾竹麻的石滚

纸厂记忆

我的老家在农村。小时候,我依稀记得,房屋外面一户人家,曾经办过生产队的纸厂。为了这段历史,我专门抽空采访了当年在纸厂,现在还健在的两位耄耋老人,生于1942年1月和1942年12月的邱正华和李玉春。

纸厂大约是1969年底办的企业,当时负责人是李绍兰。两个年轻的学徒就是邱正华和李玉春,碾竹麻的开始时是邱维明,后来又增加了刘仕杰。生产队从国营丹棱县纤维(造纸)厂(顺龙点,幸福村黄湾)请来了老师傅牟梦全,牟梦全的老家在邛崃县红光大队,他回老家带来自己的儿子牟继承(其实是养子)和另一个叫付学林的年轻师傅,来到了我们生产队的纸厂传授造纸技术。

李玉春讲述操纸过程

李绍兰负责全面工作。邱正华和李玉春主要是跟着牟继承和付学林学手艺,起浆、舀纸、起纸、晒纸等,邱维明和刘仕杰就是碾竹麻,牟梦全没有具体工作,但他每天都是寸步不离工作场所,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一名技术总监。

学徒是三年。在这三年中,厂里的每个社员,都是按10分工评底分,年底靠工分分口粮。而师傅则是计件,完成一担纸,提成5.00元钱。一担纸等于40刀,一刀纸等于80张,也就是说要造3200张纸才能获得5.00元的工钱。邛崃来的师傅手艺精湛,一个月一个人可以完成15担左右,可以收入75元左右。而邱正华和李玉春起早摸黑,加班加点也只能完成10担左右。三年学徒期满,师傅回邛崃之后,生产队就对邱正华和李玉春每担奖励0.50元,这样他们两人一个月可以额外收入5.00元钱,在当时也算是收入不菲。李玉春记得最清楚的是,第一年拿到奖励金之后,他和邱正华一人打了一件灯草绒衣服。邱正华还不敢穿,怕大队支部书记说他。李玉春都穿了三个多月之后,邱正华才偶尔穿一下,因为他是党员。邱正华说,生产队有一个姓黄的社员,有做食品的手艺,挣了些钱,打了一件灯草绒衣服之后,在生产队的政治学习会上,党支部书记几乎是将他作为典型来进行批评教育。没隔多久,脸皮很薄的黄姓社员硬是不敢穿了,就将自己的灯草绒衣服低价转让其他人。李玉春就不怕事,他说:只要你没有动手脱我的衣服,我就要穿,我的衣服又没有“月亮气味”(这里的月亮气味,特指趁着夜色去偷)。那个年代,讲究的是艰苦朴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灯草绒衣服穿得人是了不起的,俗话说“有钱的人大不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手一?,新手表,脚一提,华哒呢”说的是上身穿的是灯草绒衣服,下身穿的是华哒呢布料做的裤子,再有钱才买手表(手表进入“三转一响”行列)。

邱正华讲述操纸过程

建纸厂必须先建池子,泡竹麻。收购当地自产的当年生慈竹,干的是2.00元100斤,新鲜的是1.50元100斤。“老竹子不更好吗?”我问了一句。李玉春说:“当时的技术,老竹子沤不烂。”划开捆成10-20斤一捆,丢在池中浸泡,一层竹篾,一层石灰。大约要泡3-4个月,根据气温高低不同而浸泡的时间不一样。待竹篾泡烂成糊状时捞起堆沤,彻底腐烂发酵,然后晒干,再用牛拉石碾,碾成粉末状,越细越好。然后将竹料制成的粉末倒入水缸中(粉末和水有一定的比例),还要用一根木棍在水缸中用力搅匀,让肉眼可见的竹粉漂浮在水层中,趁竹粉尚未沉入水底之前,抓紧时间用一个长方形的滤网在水中舀浆,舀浆要注意在滤网上漂浮竹粉,前、后、左、右,分布均匀,否则会出现纸张厚薄不一。舀起来后,将有浆的一面覆盖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再用手轻轻地理出浆纸的一角,慢慢地将滤网从上面拿开,就算制成一张湿纸,若要纸厚点,就将手往水的深处舀,浆就多,且沉在下面的竹粉相对要粗糙一些,若要纸柔软些,就舀水缸上面的,但这个技术难度大,湿纸和干纸都很难起成功。

将湿纸一张一张地叠起来之后,就自然滴水,待水滴得差不多的时候,才按大约40张一坨搬出去晒,晒干后,才一张一张的起纸。“起纸要技术哦。”邱正华说,要先用一个木板在纸堆上轻轻拍打一下,相当于把纸张敲松,再用当地产马尾松的松针制成的刷子,先用手将纸的一只角轻轻起开,若起不开,还要用嘴吹一下,然后,左手牵着纸,右手拿刷子在一张单纸与下面的一堆纸之间轻轻地刷,边起边刷,用力要均匀。否则,容易将纸张毁坏,一旦毁坏,纸就不能计数,等于白做。废纸则重新回到水缸里再利用。数足40张,折叠后捆好就算一刀。

碾滚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土法制造的火糙纸,是非常原生态的包装物,可以拿来苞米花糖、包糕点、包麻花等,也是人们常用的高级卫生纸。唯一不足就是造纸厂的水(强碱性)污染环境,水流所到之处,浓度大的地方,几乎无野生鱼虾生存。

记录这段历史,也是为了不忘我们聪明的先辈们。

审阅:唐春林

简评:通过回忆和采访,用简洁凝练的文字叙述了纸厂一系列人物事迹。虽客观表述,着重介绍土法造纸的过程和具体技术,但刻画细腻,情感自然流露,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终审:严景新

作者:刘敬宗,男,生于1961年,高级农艺师。四川省眉山市散文学会、丹棱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喜欢业余写作,偶有作品见诸于报、刊及网络平台。

: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3

汽车星呀

简介:新角度,新视野 从事汽车行业多年的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