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2号探秘人
编辑|2号探秘人
前言
打脸虽迟但到!
曾经放言“绝不撤档”的于冬,没坚持过正月,就灰溜溜撤档了!
在发布会上又是怒斥恶评,大喊黑幕。
又是在朋友圈多次喊话,恳求影院拍片。
结果,到头来却连隔壁熊出没的一半票房都没有!
身为博纳影业老板的他,为什么会输的连裤衩都不剩?
吴京微笑不语。
01
都说不要随便立目标,因为打脸虽迟但到!
曾经喊话:绝不撤档的于冬,对此深有体会。
网友直言:
于冬,脸疼吗?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其中,饺子执导的动画电影《哪吒2》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票房成绩斐然,一路飙升,最终斩获了高达120亿的票房佳绩,成功登上春节档票房冠军的宝座。
这一成绩不仅在国内市场引起轰动,更是在惊呆了全球的电影圈。
华语史上第一个冲进了全球前十的存在,令人瞩目。
然而,另一部备受期待的电影《蛟龙行动》却遭遇了滑铁卢。
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蛟龙行动》在上映前就被寄予厚望。
但遗憾的是,它的市场表现却远不如预期。
截至目前,该片的票房成绩仅为3.8亿,甚至未能超过同档期的《侠之大者》和《熊出没》。
面对如此惨淡的票房成绩,《蛟龙行动》的制片人于冬直接在网上开骂。
他在看到观众的差评后,不仅没有虚心接受,反而公开发文谴责这些给出差评的观众。
在这篇长文中,于冬言辞激烈,对差评观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并特意提及了王一博主演的电影《无名》,试图通过对比来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莫名其妙背锅的网友疑惑,网友不解:
票房不好就骂观众?是不是输不起?
有网友指出,《无名》虽然也有差评,但评分人数高达76万,而《蛟龙行动》的评分人数仅为11万左右,差距明显。
《蛟龙行动》的排片率并不低,但因为虚假宣传,导致无人买单。
但于冬坚决不认错,在朋友圈放话:《蛟龙行动》绝不撤档。
这一番豪言壮语,自以为是在对抗水军恶评。
但实际上呢?
根本没有观众理他!
最终,《蛟龙行动》还是选择了撤档,让不少观众感到唏嘘不已。
02
《蛟龙行动》的撤档让人不禁想起了去年春节档的另一部电影《红毯先生》。
这部电影由刘德华主演,宁浩执导,同样在上映前备受瞩目。
据欢喜传媒的数据报告,该片的制作成本高达2.6亿,但上映后的票房表现却十分惨淡,首日票房仅为百万级别,最终总票房也不足1亿,亏损严重。
与《蛟龙行动》类似,《红毯先生》在上映后也选择了撤档,并多次更改上映日期。
从最初的2023年11月17日到2024年大年初一,再到最终的2024年3月15日。
尽管经历了多次调整,但该片的票房成绩依然未能有所起色。
这一系列的波折也让观众对电影行业中的撤档行为产生了更多的质疑和不满。
回到《蛟龙行动》本身,虽然该片的制作成本高达10亿,但票房成绩却远未达到预期。
博纳影业为《蛟龙行动》押注全部现金流,导致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3亿,甚至向韩寒公司借款4000万维持运营。
资本裹挟下,电影沦为赌局,质量让位于回本压力。
于冬坦言:
“中小项目停摆,只为赌这一部”。
这种畸形的资源分配,直接扼杀了创作多样性。
据悉,该片目前的亏损至少在6亿以上,面对如此巨大的亏损,制片方无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尽管《蛟龙行动》在特效制作和大场面呈现上做得相当出色,如核潜艇的场景搭建和海下特效镜头的制作等,都展现出了高水准的制作水平。
但观众对于影片的评价却并不高,《蛟龙行动》试图复刻《红海行动》的写实风格,却沦为“工业糖精”大杂烩。
潜艇长张涵予在生死关头吹口琴煽情,反派动机牵强,女性角色佟莉被仓促写死以赚取眼泪,槽点太多。
这使得影片在口碑暴跌,从而影响了票房的后续表现。
最关键的,还是题材问题!
谁能想到?时隔多年,凭一己之力创下票房奇迹的吴京,却成了砸饭碗的人?
03
《蛟龙行动》之所以票房不佳,不仅在于它剧情牵强,演技不佳。
更重要的是,这波韭菜早就被吴京“收割”完了。
要说爱国电影的鼻祖,当属吴京的《战狼》系列!
2015 年,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的《战狼》横空出世。
这部筹备了七年之久的作品,以其热血的军事题材、震撼的动作场面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迅速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那句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台词。
影片中,吴京饰演的冷锋,从一个不羁的特种兵,成长为捍卫国家尊严的英雄。
《战狼》的成功,不仅在于票房的大卖,更开创了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新纪元。
两年后的《战狼 2》,更是将这种成功推向了巅峰。
影片以中国海外撤侨为背景,讲述了冷锋在异国他乡的惊险救援故事。
《战狼2》以56.95亿票房成绩,打破多项国内票房纪录。
在电影中,冷锋手持五星红旗穿越交战区的画面,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彰显了中国电影的商业潜力,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担当与力量。
吴京的《战狼》系列,让无数资本嗅到了商机,纷纷跟风。
一时间,爱国的军旅电影四起。
每当节假日,尤其国庆档,必有军旅题材的电影。
而吴京,也正式成为“硬汉”的代表人物,就此在爱国电影中扎根。
2019 年,吴京零片酬出演的《流浪地球》,再次给观众带来惊喜。
吴京在片中饰演的刘培强,为了拯救地球和家人,不惜牺牲自己。
然而,随着吴京作品的不断涌现,一些质疑的声音也逐渐浮现。
04
有人认为,吴京的电影过于依赖爱国情怀,将其作为票房的 “护身符”。
反而忽视了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创新。
在他们看来,吴京的作品虽然在情感上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
但在剧情、角色塑造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质疑的声音,在《战狼》系列和《流浪地球》之后尤为明显。
一些观众认为,《战狼》系列的剧情过于简单,角色形象也相对单一,缺乏深度和复杂性。
而《流浪地球》虽然在特效和世界观的构建上表现出色。
但在剧情的逻辑性和人物的情感表达上,仍有提升的空间。
但吴京却直言:
美国能拍英雄主义的电影,为什么中国不能拍?
吴京的话看似合理,实则是在道德绑架。
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的英雄,但吴京拍的电影却把宣传重点和爱国情怀挂钩。
当前市场上爱国片泛滥、观众审美疲劳,和吴京有脱不开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曾有网友质疑:
吴京本人在宣扬爱国情怀时,却用着苹果手机。
这一消息让吴京一直以爱国硬汉的形象崩塌。
吴京嘴上说着爱国,他的电影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他的言行也都传递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但实际上,却不愿支持国产?
不少网友认为,吴京这表里不一的行为,是在把观众当傻子。
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激烈的言论,指责吴京 “赚中国人的钱,在国外花”。
这些负面评论迅速传播,对吴京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吴京吃尽了爱国电影的流量,还砸了这个碗。
而这个结果,自然是盲目跟风的于冬等人来承担。
于冬等人的电影强调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却缺乏创新和突破。
观众不看,就上升到道德绑架,怒骂观众。
说到底,还是观众把资本“惯坏了”。
之前是“喂什么吃什么”,如今观众不愿买单了。
自然也就倒了。
结语
对于《蛟龙行动》来说,票房不佳是必然的。
没有质量,只想着圈钱。
于冬的这个跟头,迟早都要栽的!
经济低迷,还不用心搞好质量。
观众的选择会让资本知道:谁才是买单的人!
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中,电影制片方和创作者们需要更加注重影片的质量和口碑。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观众淘汰。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