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饺子导演,原名杨宇,是一名80后。
《哪吒2》爆红的背后,是饺子费尽心血五年磨一剑的结果,也是饺子蛰伏23年逆天改命的结果。
川大华西药学院药学出身,却改行自学动画;
毕业“啃老”三年,靠母亲1000元退休金度日,却不浮不躁;
创业6年,失业6年,穷得连有钱都装不起,却不肯打工弃梦……
饺子导演的逆袭,看似运气爆棚,实则有迹可循。
他的成功,给了我们普通人4点很重要的启示。

大学时代,饺子在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就读药学专业。
结果,他偏偏“不务正业”,从大三开始自学3D动画软件,一门心思干这一件事。
大学毕业后,因为热爱动画,饺子放弃了在本专业就业,而是进入了一家动画广告公司工作。
一年后,饺子辞职了,回家埋头搞创作。
没有收入,父亲去世,母亲退休,母子俩全靠母亲1000元的退休金过日子。

三年时间,饺子一天工作16个小时,卧室、客厅、厕所三点一线,从未踏出以家为中心40公里以外的范围。
他用三年时间,创作了第一部作品《打,打个大西瓜》。
有了作品之后,饺子和朋友开起了自己的“饺克力”工作室。
说是创业,但也和失业差不多,因为业务量不多,饺子依旧非常穷。用饺子的话来说,“穷得连有钱都装不起。”

那段时间,尽管身陷困局,但饺子依然没有放弃,硬是咬牙坚持了6年。
6年后,饺子终于接到了彩条屋的合作,打造《哪吒1》。
第一部的哪吒,饺子下足了功夫,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将哪吒打磨到最好。
这一部作品,饺子耗费了4年时间,也收获了50亿的票房。
从2002年初学动画到2019年《哪吒1》上映,过去了17年时间,饺子的人生才开始照进胜利的亮光。

之后,饺子又开始创作《哪吒2》。这部作品,饺子依然秉持高标准,力求完美。
废寝忘食五年磨一剑,2025年,《哪吒2》横空出世,以破百亿的票房震撼了电影界。
坚持了23年,努力了23年,饺子终于爆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导演。
努力和收获从来都不在一个季节,农作物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普通人没有捷径,坚持去做好一件事,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努力,相信结果都不会太差。

为什么《哪吒2》口碑爆棚,票房一路飙升突破百亿?
因为剧情够精彩、特效够精湛、配音够出色、设计够用心,有笑点、有泪点、有共情点……
大到剧本、哪吒形象,小到一个配角的表情、特效的构成图案,饺子都深思熟虑,力求完美。
申公豹长毛镜头,逼疯特效公司,特效师做了2个月做不出来,崩溃离职。
但饺子没有将就,自己关进机房,两天两夜没合眼,亲自测试了178版毛发渲染参数,调整了340 次光影角度。
正是用一种全力以赴、死磕到底的精神,饺子打磨出了经典之作《哪吒2》。

这股“全力以赴”的劲儿,早在饺子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
当年,饺子自学三维动画软件MAYA,遇到了不少困难。
饺子的英语不怎么好,可这款软件是国外的,全是英文。饺子一个头两个大,但他却一点点把英文全部啃了下来,非常不容易。
当时,关于MAYA的学习资源也不多,饺子就靠自己一点点摸索,慢慢吃透。
“啃老”的那三年,饺子闷头在家创作,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比打工人还努力。

没有收入,生活拮据,前途也不明朗,换做他人估计早就放弃了。
但饺子没有放弃,他心无旁骛,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创作中,全力以赴打造自己的作品。
“没有捷径,只有死磕!”
一个普通人,如果没有得到命运的优待,只能靠自己逆天改命。当你全力以赴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在采访中,饺子导演曾说过,他其实是个“社恐”,说话都说不利索。
主持人笑着问他,“你现在说话不是挺利索的吗?”
“那是因为这段时间采访多了……其实,我更喜欢闷头创作。”
在大家的观念里,似乎社恐、内向的性格并不好,难以成事。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像饺子导演,他内向,但专注力高,他可以一门心思埋头创作,最后用作品征服了世人。

个性格外向的人,让他独自宅家三年,只工作无娱乐,怕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但对社恐而言,独处就是一种享受。
在创业的那些年,饺子收入微薄,日子过得很穷。
然而,“穷”却意外成了饺子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
彩条屋在选择合作导演的时候,有个硬性标准,那就是“穷”。
穷,又还能坚持创作的导演,这样的人对动画是真的热爱,跟这样的人合作一般不会出错。

于是,饺子导演顺利入选,靠着“哪吒”逆风翻盘。
你看,有的时候,个人的劣势并非是一件坏事,它也有可能是你成功的垫脚石。
所以,不要在自己很难改变的个人劣势上计较、纠结,少点抱怨,悦纳自己,放手一搏总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大三时,饺子想自学动画软件MAYA,父母没有骂他不务正业,反而十分支持。
为了支持饺子,家里还给他配了一台贵重的电脑,至少花了一万多,连显示屏都是国外的。
在2002年来说,一万多元可谓是笔小巨款了。
饺子家在成都,住的二手房,家境并不富裕,但是父母却十分舍得为儿子的学习掏钱。
饺子毕业后,他放弃了药学专业,转而进了广告公司。
虽然偏离了父母的规划,但父母并没有干涉儿子的选择,而是放手让他自己去闯。
一年后,饺子回家“啃老”,母亲用1000元的退休金养了他三年。

哪怕周围人都不理解,但母亲却十分理解儿子的做法,不吵不骂,让儿子安心追求自己的梦想。
饺子曾经说过,母亲对他转行这件事是很包容的,如今他也为人父母,站在他的角度看,他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如今,饺子一举成名,家喻户晓,母亲对此也深感欣慰,在小区逢人便说她儿子是《哪吒》的导演。
饺子的成功,有母亲一半的功劳,因为母亲无条件的包容,成就了他的梦想。

大部分父母,都在有意无意间替孩子规划人生,希望孩子成才,前程似锦。
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以及自己自己想走的路。
父母的安排,未必就一定适合孩子,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成全。
为人父母,包容孩子的个性,包容孩子走弯路,包容孩子去探索……或许,孩子会取得更大的人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