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文:鼓励高校教师,在职办公司

轶睿看教育 2025-01-22 00:09:28

又一地高校教师,可以在职创办企业“挣外快”了!

2024年11月,新疆人社厅发布《自治区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经办指南》,明确鼓励自治区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科技创新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非领导职务科研人员,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兼职创新,或者利用与本人从事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在职创办企业。

在兼职期间,原单位的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不受影响,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等的重要依据。随后,新疆人社厅又印发了《鼓励高层次人才服务企业十条支持措施》,明确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高层次人才,可直接认定高级职称。

以往,高校教师从事“副业”经营活动还是“公开的秘密”,但近年来,国家对教师兼职创业的态度逐渐放开,政策上的转向,打开了高校科研人员创业及其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流动的“旋转门”,让其拥有“合法化”的从业底气。

走出去,做“兼职”

2015年,《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高校教师创业作为完善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机制的一部分。2016年,《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这是继“允许科研人员在职离岗创业”等一系列松绑政策后,又一个旨在释放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活力的重磅举措。

巨大的改革力度背后是清晰的国家意图,科技成果转化对于大学与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上讲,将一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成功企业,其挑战性往往远超于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于高校而言,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不利于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对社会来说,如果大学不能有效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那么成果从生产到应用的链条将被无限延长,导致资源浪费。

在推动成果转化过程中,大学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口子放开以后,各地陆续跟进,发布相应措施,明确支持鼓励的信号。

云南省在2023年4月发文,支持兼职教师取得合法报酬,兼职教师在聘用单位取得的工作业绩,可作为派出单位对其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的参考。2024年2月,安徽宣城发布通知,鼓励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担任“科技副总”,并给予相应补助,预计一位“科技副总”一年到手十几万元起。河南省也拟定给予“科技副总”一次性补助5万元,用真金白金,确保“科技副总”有名有实。

科技副总中,既有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也有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中心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更包括许多青年骨干教师。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刘勇作为首批“科技副总”,一年时间里,联合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研发自主分拣系统、智能轻焊工作站等市场化产品,焊接机器人占据省内三分之一的产量,远销德国、美国、俄罗斯。

在加速企业创新的同时,“科技副总”也反哺高校的科研探索和人才培养。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王明禄成为“科技副总”后,发现这一身份的双重优势。在船用锚链领域,兼职公司知名度高,且与江苏科大优势学科十分契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时,王明禄通过项目实践,锻炼研究生的自主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得具象化。

随着更多有知识、有成果的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高校与企业正在实现双向奔赴。

从0到1,去创业

与允许兼职一样被逐渐放开的,还有鼓励教师创新创业。

如果说兼职是教师以“辅助”身份,充当高校和企业间的桥梁,助推企业科研创新,那“创业”一词则意味着,教师将从0到1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2014年以来,促使高校教师离岗创业、在岗创业等学术创业活动的政策,从“可以创办”发展到“全面鼓励”阶段,高校教师可名正言顺通过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致富”。

在此之下,近几年国内创业公司多了不少高校教师的身影,在从教师到创业者身份转变过程中,高校成为其坚实的后盾。

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发起了“天工计划”,为入选者聘请创业导师,进行创业培训,帮助其在学术和产业两个世界中穿梭。目前,上海“大零号湾”内聚集了60余家由上海交大师生创办的企业,总估值超500亿元。

成立于2021年的中国第一家光量子计算公司图灵量子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贤敏创立,他带领团队在新赛道上勇闯无人区,相继诞生了国内首家量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首套“飞秒激光直写三维光量子芯片系统”。金教授曾表示,上海交大支持科研产业转化和创业的环境让其备受鼓舞。

《新闻联播》报道国内首个量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揭牌

上海科技大学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对教师自主创业的激励,同样让在校教师感到惊喜。学校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帮助教师实现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常任教授陈佳所创立的研究基因治疗的公司,便是上科大重点孵化企业。目前,已经完成天使轮及A轮融资,陈佳表示,企业在产生效益的同时,还能反过来促进自己的科研。

“量力而行”

然而,对于高校教师兼职的放开与鼓励之下,“高校兼职的同时,还能够认真备课答疑吗”,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担忧。

事实上,高校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兼职兼薪,并非漫无边际和毫无底线,“完成本职岗位工作为前提”、“原则上不占用工作时间”、“校外兼职需要个人申请并经过审批”、“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的立即停止校外兼职”等硬性规定,均出现在高校关于教师兼职的规章制度中。

从改革开放之初活跃在企业中的“星期日工程师”兴起,到鼓励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投身创业浪潮,绑在科技成果身上的细绳被一根根解开,高校科研人才的活力和热情被激活。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市场对接,聚焦和学科相关的创业项目,高校教师将知识转化为经济并获得回报的这条路,日益开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