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变8700万:鉴宝骗局背后的惊天逆转

汪以墨说 2025-03-26 11:38:19

在2009年,郑州的朱先生因为对家中一幅据说是乾隆真迹的古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寻求专家的鉴定。当时,鉴宝节目在社会上风靡一时,朱先生便满怀期待地找到了一位名叫刘岩的鉴宝专家。

专家鉴定:画作仅为仿品

刘岩在仔细端详这幅画后,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并告诉朱先生这幅画极有可能是仿品,价值不过一两万元。朱先生听后,原本的期待瞬间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失望。然而,刘岩随后话锋一转,表示自己认识一位对这类仿品感兴趣的朋友,愿意出17万买下这幅画。

17万交易:画作易主

在刘岩的劝说下,朱先生最终同意以17万元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刘岩介绍的买家。交易完成后,朱先生虽然有些遗憾,但只能接受现实。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8700万天价:画作再现

不久后,朱先生偶然看到一则拍卖会的消息,得知一幅乾隆时期的真迹拍出了8700万的天价。当他仔细查看那幅画的照片时,震惊地发现那竟然就是自己不久前以17万卖掉的那幅画。朱先生顿时感觉天旋地转,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追查真相:揭开骗局

朱先生决定追回公道,开始四处打听刘岩的消息,并联系了一些收藏爱好者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朱先生收集了刘岩鉴定时的视频资料和交易凭证,发现刘岩在鉴定时故意隐瞒了画的真实价值,还联合所谓的“买家”上演了一出双簧,骗走了自己的宝贝。

法庭交锋:各执一词

2012年8月,朱先生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与刘岩、程功之间的买卖合同,并追回家传的《嵩阳汉柏图》。法庭上,朱先生详细陈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强调刘岩在鉴定过程中存在故意误导行为,并提供了相关证据。

真假刘岩:身份成谜

随着案件审理的深入,一个意外的情况浮出水面:朱先生在搜集关于刘岩的资料时,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两个同名同姓的鉴定师,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东莞。两人长相不同,但简历基本一致,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朱先生当初遇到的到底是不是真专家。

案件结局:不了了之

尽管朱先生提供了大量证据,但由于整件事情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支持,案件最终不了了之。朱先生没有得到赔偿,刘岩也没有受到惩罚。如今,距离这起鉴宝骗局已经过去十多年,但类似的事件依然屡见不鲜,提醒大家在收藏领域要保持警惕,避免因贪图小便宜而蒙受损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