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大暑的渊源:
大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人对天文、气象和物候的长期观测与总结。大暑的名称来源于古代的历法系统,即《夏小正》和《月令》等古籍。据《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暑”即炎热之意,大暑表示炎热之极。它与“三伏天”有重合部分,也有人认为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此时“湿热交蒸”到达顶点。
大暑的气候特点:
大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雷暴频繁是其主要的气候特点。这一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高温酷暑之中,农作物生长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旱、涝、风灾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这种气候特点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这三候生动地描述了大暑时节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现象。
大暑的文化习俗
1. 防暑降温
由于大暑正值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古人们会采取各种方法来防暑降温,如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使用竹席、蒲扇等传统纳凉工具。同时,还会饮用清凉解暑的饮品,如绿豆汤、酸梅汤等。
喝伏茶:伏茶是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村民的淳朴和善良,也缓解了行人在炎炎夏日中的疲惫和口渴。
2. 食疗养生
大暑期间,人们特别注重饮食调养,以适应酷热天气。常见的食疗包括食用苦瓜、西瓜、冬瓜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此外,喝莲子粥、荷叶粥等也有助于清热祛湿。大暑节气的民俗也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一种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
晒伏姜: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这种习俗体现了古人对食疗的深刻认识和智慧。
晒酱:旧时无锡等地有大暑晒酱的习俗,认为三伏天是晒酱的关键时期,晒好的酱香浓味美。
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福建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人们认为此时吃荔枝营养价值高,常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温汤羊肉是一道富有营养的美味佳肴;米糟则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发酵透熟而成,大暑当天把它划成块加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吃荔枝:在福建莆田等地,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的习俗,认为此时吃荔枝具有滋补身体的功效,其营养价值甚至可与人参相媲美。
喝暑羊:在鲁中南和鲁西南地区,大暑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认为羊肉汤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功效。
吃仙草:广东、福建等地有吃仙草冻和烧仙草的习俗,这些凉品具有消暑降温的作用。
吃童子鸡:湘中、湘北地区有吃童子鸡的传统,认为童子鸡对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和中老年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吃凤梨: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因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也被用来象征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3. 祭祀活动
在一些地区,大暑时节会有祭祀活动,主要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这种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烧伏香:大暑这天要去庙里祈祷风调雨顺,求雨消暑。这种习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祈求。
送“大暑船”: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许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半年节:农历六月十五日为全年的一半,正值大暑节气,称为“半年节”。一家人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会聚在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着团圆与甜蜜。
4. 节气诗词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节气为题创作诗词,大暑也不例外。许多描绘夏日景象、反映民间生活和自然景观的诗篇流传至今,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暑六月中》。
5. 休闲娱乐
大暑期间,人们会利用夜晚较为凉爽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如乘凉、夜游、观星等,享受夏季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斗蟋蟀:乡村田野的蟋蟀最多,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这种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生物的喜爱和观察。
大暑不仅是一个节气,它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与情怀。通过了解大暑的渊源和文化习俗,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