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战役:曼施坦因出奇制胜,六周灭亡法兰西

佳霖谈历史 2024-03-09 09:34:27

波兰战役期间,英法对德国宣战。

虽然英法联军没什么实际动作,但毕竟也是宣战了。保不准哪天就会发动进攻。

所以灭掉波兰没几天,希特勒就将矛头对准了法国。

我们先来看一下西线盟军的防守情况。

一战后,法国人被残酷的战争打怕了,斥巨资修建马奇诺防线。

项目于1928年动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

1937年,时任法国副总理达拉第建议将防线延伸至英吉利海峡。

二期工程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达拉第防线”。

但因为时间紧迫,经费不足,加之比利时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达拉第防线”搞不成,英法联军便分成了三个集团军群。

第1集团军群下辖法军第1、2、9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共51个师,部署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部;

第2集团军群下辖法军第3、4、5集团军,共25个师,部署在马奇诺防线的正面;

第3集团军群下辖第6、8集团军,共18个师,部署在马奇诺防线后面;

另外,法军还有9个师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策应。

英国远征军

关于马奇诺防线的坚固程度,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后来德军选择绕开这条防线,就是对它最大的肯定。

马奇诺防线没什么问题,那问题就只会出现在北面。

法国和德国中间夹着三个小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由于希特勒此前多次向三国政府承诺,德国保证他们的领土不可侵犯和中立。

荷比卢三国不愿意得罪德国,严守中立,因此英法联军只能驻扎在法国北部。

联军的司令叫甘末林,这是个年近七旬的老古董。

他以自己的认知,判断德军参谋部也是老古董,肯定会复刻一战时的“施里芬计划”。

也就是德军集中主力,借道比利时,猛攻法国北部。

为了避免法国再遭战火蹂躏,甘末林便针对性地提出了“戴尔-布雷达计划”。

即一旦德军进攻比利时,英法联军也迅速进入比利时。

要蹂躏就蹂躏比利时吧。

甘末林的判断对不对呢?

还别说,一开始真让他蒙对了。

1939年10月19日,德军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制定了一份内容与“施里芬计划”高度相似的作战计划。代号为“黄色方案”。

哈尔德将德军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群。

B集团军群为主力,经由比利时中部,攻入法国北部。

A集团军群佯攻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负责保护B集团军的侧翼。

C集团军群则在马奇诺防线正面牵制、迷惑法军。

哈尔德对自己的方案信心满满,可希特勒看后却非常不满意。

因为如果按照这个剧本,德军需要储备大量战争物资,战役发起的时间会因此推迟到1942年。

并且德军即便在比利时与盟军大战三百回合,勉强取胜,盟军也有充足时间撤至索姆河一线构筑防线。

到时候,战场形势又会像一战那样,陷入僵持,最终两败俱伤。

希特勒不满哈尔德的保守,要求重新拟定计划。

哈尔德实在玩不出新花样,修改后的版本依然不能让希特勒满意。

与此同时,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坦因对哈尔德的计划也不满意。

曼施坦因认为“施里芬计划”深入人心,法国肯定有所防备。德军要想取胜,就必须另辟蹊径。

他发现盟军南边垒墙头,北边堆人头,中间的阿登地区防守较为薄弱,便建议将进攻重点放在左翼。

也就是让位于右翼的B集团军群佯攻低地三国,吸引盟军主力。

位于左翼的A集团军群,趁机群穿越阿登山区,直抵色当,继而奔袭索姆河下游,切断盟军后路,最后一举歼之!

曼施坦因的计划显然符合希特勒的需求。

德国资源匮乏,打不起消耗战,必须速战速决。

一旦左翼突袭成功,德国便可以迅速击败法国。

但这个计划的风险也很大。

首先,德军要赌博。

赌英法联军全线压上。

如果甘末林不配合,在后方留足机动兵团,A集团军群很可能会被盟军拦腰斩断,包抄不成反被围。

二是装甲部队穿越阿登山区的难度很大。如果行动拖拖拉拉,计划就泡汤了。

为此,曼施坦因专门找到第19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咨询他的意见,坦克到底能不能快速穿过阿登山区。

古德里安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

盟军怎么行动,曼施坦因管不着。

但既然装甲部队可以快速穿越阿登山区,那就可以赌一把。

“镰刀收割”行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

于是,曼施坦因将自己的构想汇报给了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

但布劳希奇不想冒险,果断拒绝。

后来,德军一名作战科长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梅赫伦迫降,其携带的“黄色方案”文件落入比利时情报机构手中。

曼施坦因借此再次向布劳希奇陈述己见。

布劳希奇被说烦了,一怒之下,将曼施坦因贬为第38步兵军军长。

根据规定,新任军长上任前,必须要接受元首的训话与勉励。

曼施坦因被调职,反倒让他有了面见希特勒的机会。

1940年1月27日,曼施坦因利用汇报工作之便,向希特勒陈述了自己的构想。

希特勒听后大喜,要求总参谋部连夜加班,就按曼施坦因的建议制定方案。

2月22日,希特勒批准最终方案。

德军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群。

A集团军群由伦德施泰特指挥,下辖第4、第12和第16集团军。共45.5个师,其中包括7个装甲师。

B集团军群由博克指挥,下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9.5个师,其中包括3个装甲师。

C集团军群由勒布指挥,下辖第1和第7集团军。共18个师。

战役发起后,B集团军群佯攻荷兰、比利时,吸引盟军主力进入口袋;

C集团群位于马奇诺防线正面,牵制当面之敌;

A集团军群趁机翻越阿登高地,直插法国腹地,聚歼盟军。

由于德军的行动形似镰刀,被丘吉尔称为“镰刀收割”,并得到A集团军群采用。因而很多人误以为“镰刀收割”就是曼施坦因计划的代号。

但在德军内部,该计划的正式代号一直都是“黄色方案”。

话分两头,德国人挥起镰刀的同时,还蒙在鼓里的韭菜,把目光放到了挪威。

德国非常依赖瑞典的铁矿,而这些铁矿主要经由挪威的纳尔维克港运往德国。

此前,丘吉尔曾建议张伯伦派英国海军在挪威海域布设水雷。

虽然张伯伦没同意,希特勒还是吓得不轻。

他担心铁矿运输受阻,又觉得拿下挪威后,可以在大西洋建立海军基地,便决定在进攻西欧前,先解决丹麦和挪威。

1940年4月9日,德国不宣而战,发起“威瑟堡行动”,仅用四个小时就灭掉了丹麦。

随后,德军入侵挪威。

挪威战役期间,英法联军在挪威中部登陆。并凭借海空优势,一度占了上风。

但随着德军在西线发起猛烈进攻,英法自顾不暇,仓皇撤退,挪威最终沦陷。

1940年5月9日夜,德军统帅部自导自演,派自家飞机轰炸弗赖堡。然后甩锅给荷兰和比利时空军。

第二天拂晓,德国以此为借口,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行政中心、工业目标以及交通枢纽发动空袭。

轰炸的同时,德军B集团军群跨过边境,向荷、比两国发起进攻。

这场战役,德国投入141个师、2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7000多门火炮。

盟军合计投入135个师,3000多辆坦克(后增至5800辆坦克),约1.4万门火炮,近3000架飞机。

从兵力对比看,盟军实力其实超过德军,诸如坦克、火炮都有明显优势。

但德军备战充分,又是不宣而战。

反观盟军,思维还停留在一战水平。

在荷兰、比利时军队看来,两家合计32个师,防线也不是纸糊的。

就算打不过,也可以炸掉道路、桥梁,撑到英法援兵赶到不成问题。

然而德军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派伞兵空降到荷比盟军的后方。

比利时军队猝不及防,开战第二天就丢掉了“固若金汤”的埃本-埃美尔要塞。

紧接着,德军装甲部队进场。

由于空降兵已经提前占领了至关重要的桥梁和碉堡,德军轻松杀至鹿特丹城下。

5月14日,荷兰政府眼看败局已经,宣布投降。

比利时多撑了两个星期,于5月28日投降。

荷兰、比利时不堪一击,致使集结在法国北部的英法联军必须火速增援。

可英法越是努力增援,他们送入德国人口袋的部队就越多。

希特勒在得知英法主力越过法比边境后,兴奋地对周围人说到:“他们上当了,他们正好掉入我们的陷阱!等着瞧吧,好戏还在后面。”

B集团军群吸引了英法主力的同时,C集团军群也摆开架势对马奇诺防线进行佯攻。这使得法军无法从南线抽调兵力协防阿登高地。

趁此机会,德军A集团军群侵入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在阿登山区实施强攻。

5月10日,望着延绵百里的德军装甲部队,卢森堡一枪没放就直接投降了。

5月12日下午,德军先头部队,也就是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成功穿越阿登山脉,突进至马斯河北岸,并攻下色当要塞。

5月13日,德军近400架轰炸机分批次对法军阵地进行轰炸。

防守马斯河南岸的法军本来就是二线部队,被一通狂轰滥炸后,法国人心态崩溃。

当天下午4时,德军开始强渡马斯河。

到了午夜,19装甲军下辖的三个装甲师全部渡过马斯河。

同一天,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也在西面40英里处,渡过了马斯河。

马斯河防线一失,德军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就敞开了。

而英法联军主力和驻守马奇诺防线的法军,此时都被德军拖住,巴黎也无法派兵增援中路。

迫不得已,英、法只得在5月14日下午派出庞大的空中打击机群,前往马斯河对古德里安进行拦截。

但德国空军同样强大,双方共投入500多架飞机,在马斯河上空杀得昏天黑地。

这场空战,德军以逸待劳,击落英法飞机数百架,大获全胜。

自此,德国空军牢牢掌握了法兰西上空的制空权。英法空军只敢在夜间活动,

不用再担心空中打击,古德里安的攻击更加肆无忌惮。其威力与速度,均是战争史上闻所未闻的。

法国人哪见过这架势,顿时陷入惊慌失措之中。

被俘的法军

据隆美尔回忆:法国军队乱作一团,到处都是丢弃的各式枪支、坦克和军用卡车。

德军甚至都没时间抓俘虏,只能冲法国人大喊:放下武器,滚一边去!我们现在没工夫俘虏你们。

战事进展的异常顺利,别说法国人看不懂,就连德国人也看不懂了。

为保险起见,A集团军群的坦克集群司令克莱斯特命令古德里安原地待命,等待步兵跟进。

古德里安认为机不可失,据理力争。

克莱斯特争不过,无奈同意“准许再继续进攻24小时”。并嘱咐不要冲得太猛。

古德里安不吃这一套,要求部队加速前进,直到用完最后一滴油。

克莱斯特事后得知古德里安在一天之内又推进了80多公里,勃然大怒。

他赶到第19装甲军军部,斥责古德里安不服从命令。

古德里安不甘示弱,以辞职相威胁。克莱斯特当场批准。

很快,两人的争吵传到了A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施泰特的耳中。

伦德施泰特不同意古德里安辞职,他表示第19装甲军可以继续以“战术侦察”的形式继续前进,只是军部必须原地不动。

古德里安对这个结果比较满意,便留下一个师“装模作样”,另两个师全力前进。

德军推进期间,戴高乐曾指挥法军第4装甲师两次阻击德军。

有一次,法军打到了距离古德里安司令部只有一英里远的地方。

但因孤掌难鸣,戴高乐组织的两次进攻都被击退。

得知后路不保,英法联军也顾不上比利时,向英吉利海峡方向撤退。

5月16日,刚刚就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从伦敦飞赴巴黎,质问甘末林:“您的战略预备队在哪里?”

甘末林表示:“没有什么预备队。”

丘吉尔听后,简直傻了眼。

一战时,甘末林制定过力挽狂澜的战斗计划。

时过境迁,如今的甘末林已经昏庸懒散了。自从德军发动进攻,整整9天,他反应缓慢,遇到问题只会推卸责任,强调缺乏兵力、缺乏装备,自己没有办法。

莫里斯·居斯塔夫·甘末林

5月19日,法国总理雷诺忍无可忍,下令撤换甘末林,让一战英雄魏刚接替指挥。

可魏刚对前线战况一无所知,再加上他已经73岁了,年纪比甘末林还大几岁,思维同样停留在一战。

结果法军的临阵换帅,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让形势变得更加混乱。

5月20日,即开战的第10天,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扫过亚眠,进抵英吉利海峡,关闭了英法联军的陆上退路。

5月23日,第19装甲军占领英吉利海峡沿岸的重要港口布洛涅。

5月24日,又占领加莱。

此时,第19装甲军距离英法联军控制的最后一个港口敦刻尔克,只有不到20公里。

而在19装甲军的右翼,莱因哈特指挥的第41装甲军也已经抵至敦刻尔克附近。

敦刻尔克附近充其量也就几百平方公里,盟军有40万。

这么多人挤在如此狭小的区域,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德军一发炮弹下来,就能送走一群人。

两名英军士兵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向德军飞机开火

但就在40万盟军即将团灭之际,希特勒命令德军停止前进。

古德里安收到命令,火冒三丈,刚准备闹辞职,一听是元首的命令,不敢闹了。

希特勒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下达禁止令,一直是个谜。各种解释都有。

有观点认为希特勒希望通过放走英国远征军,向英国示好,促使英国政府投降。而全歼英国远征军,则有可能激起英国人的抵抗情绪。

也有说法认为希特勒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担心德军装甲部队会陷入沼泽地而遭盟军重创。

还有人认为是一贯好大喜功的戈林向希特勒保证,仅靠空军就能够消灭拥挤在敦刻尔克港内的英法联军。

真正原因到底如何,希特勒也没机会写回忆录,后人也只能猜测了。

5月26日,德军休整两天后,接到继续向敦刻尔克推进的命令。

但此时英国已经开始执行“发电机行动”。

从1940年5月26日到6月4日,英国政府调集大批海军舰艇,并动员人民,从敦刻尔克救出了33.9万人。

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9万,剩下的是比利时人。

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魏刚将法军残余的71个师,沿索姆河至埃纳河布防,建立起所谓的“魏刚防线”。

针对法军的部署,德军统帅部制定第二阶段作战计划,代号为“红色方案”。

根据这一方案要求,博克的B集团军群为右翼,向索姆河正面实施突破;

伦德施泰特的A集团军群为左翼,向埃纳河作正面突击。

6月5日拂晓,隆美尔指挥第7装甲师抢先渡过索姆河。

两天后,防守阿布维尔至亚眠一线的法国第10军团被第7装甲师拦腰斩断。

6月8日,隆美尔率第7装甲师进抵塞纳河畔。

随后,隆美尔又转身北向,一口气冲出50英里远,切断了正向海岸撤退的法军第9军和英军第51师的退路。

第二阶段战役,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如秋风扫落叶,一个师就抓了10万俘虏。

1940年6月,隆美尔与部下开会

6月10日,穷途末路的法国政府撤至图尔。

同一天,墨索里尼下山摘桃子,向法国宣战。

但意大利人很搞笑,33万大军进攻腹背受敌的17万法军。

结果法军以37人阵亡,84人负伤,145人被俘的代价,打死打伤意军3200多人。

另有2000多意军在战斗中被冻伤,战损比高达1比20。

由此也能看出,法军并非不能打仗,只是对手太强悍了。

而德国能在希特勒上台后,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迅速恢复经济,继而重整德军,英美功不可没。

若不是英美资本输血,希特勒甚至都筹不到第一桶金。

若不是英美肢解奥匈帝国,希特勒不可能轻松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这两个地方都是奥匈帝国的精华。

前者有700万德意志人,后者除了有300万德意志人,还有世界第二大兵工厂。

英美作茧自缚,法国则是鼠目寸光。

早在1934年,戴高乐就主张将坦克集中使用,建立一支具有强大机动能力、强大火力的机械化部队。

但法国军队高层沉迷于堑壕战,认为坦克就该为步兵服务,接受不了新颖的军事理论。

结果戴高乐的主张反倒在德国受到追捧,间接为德国炼成了足以降服欧陆的秘密武器。

6月13日,随着魏刚防线土崩瓦解,法国政府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

第二天,法国内阁爆发激烈争吵,有人主张投降,也有人提议去法属北非。

争吵过后,法国政府迁往波尔多。

随后两天,法军节节败退,魏刚在大部分高级将领的支持下,向法国内阁施压,要求立即停战。

内阁总理雷诺无计可施,黯然辞职,并提议由法国驻西班牙大使贝当回国组阁。

可形势恶化到如此地步,贝当此时出山,他能做的,也只能是投降了。

在巴黎游行的德国第30步兵师

作为贝当的学生,戴高乐不希望看到老师晚节不保。

他建议贝当将法国政府迁往法属北非,在那里继续抵抗。

但这位一战英雄,此时却成了不折不扣的“法奸”。

苦劝无果,戴高乐只身爬上飞机,去了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6月16日晚,贝当请求停战,法德两国随之展开谈判。

6月20日,希特勒向法国谈判代表提出投降条件:

法国分为两部分,包括巴黎在内的五分之三的国土归德军占领,占领军的费用由维希政府负担。南部和西部的五分之二为自由区,由贝当领导;

法国可以保留舰队和海外殖民地,但在只能陆军、空军必须裁撤至10万人;

另外,维希政府必须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与德国“合作”。

比如说,德国进攻英国,法国舰队有义务配合德军行动。

希特勒的条件非常苛刻,但法国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只能全盘接受。

6月21日,为了羞辱法国人,希特勒命人将陈列在博物馆的“福煦车厢”拖到法国贡比涅森林中的一块小空地上,用于签署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是在这片贡比涅森林,就是在这节车厢,德国司令官向法军元帅福煦投降。

希特勒等人站在签署停战协定的“福煦车厢”前

6月25日,停战协定正式生效。

不过,战争仍在继续。

德军A集团军群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巴黎后,又向马奇诺防线的侧背发起攻击。

战斗持续到7月10日,在德军A、C两个集团军群的夹击下,马奇诺防线被突破。

50万法军除少数逃往瑞士外,其余全部被歼。

法国战役历时一个多月,德军阵亡2.7万,11.1万人负伤,1.8万人失踪。

法军损失惨重,8.5万人阵亡,1.2万失踪、12万人负伤,154万人被俘。

英军人员损失不大,伤亡加失踪,合计6.8万。

但英军的物资损失非常大,由于撤退匆忙,约6.4万辆汽车和2000多门火炮被遗弃在了战场。

另外,英军还损失了931架飞机和243艘船只。

英国损失的物资,短时间内无法弥补。

因此希特勒确信,英国政府不久就会承认失败。

但他忘了,正是由于他的禁止令,英国远征军得以从德军的包围中逃脱。这使得英国有了坚持战斗的底气。

英国拒绝投降,德国启动“海狮计划”。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空战即将展开。

而在此之前,英国人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摧毁位于北非的法国舰队。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