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投影、LED、OLED等显示产业供应链整合与竞争策略的构建

就说视听 2024-11-04 13:03:43

根据奥维睿沃(AVC Revo)《AVC产业链-全球电视面板产销存月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全球液晶面板出货微增1%;但是我国大陆厂商整体出货量市占同比下滑约4%,跌落到63%。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国际彩电品牌更多转向台系面板企业”。

对此,大屏君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企业供应链建设从来都不是“物美价廉”这么简单的事情。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应链涉及的不仅是成本、品质问题,也包括了稳定、安全和长期产业结构预期管理问题。后者将是我国显示产业企业加速走向国际化时,必须认证考虑的层面。

选择供应商,“可靠、亦要牵制对手”

为什么2023年开始,以韩国品牌为主的国际彩电品牌将液晶面板采购订单倾斜向我国台系品牌和阵营呢?

大屏君认为,这主要与韩系面板企业已经决定彻底放弃LCD面板制造有关。2023年前三星关停了最后一条液晶面板线。2024年中,日本最后一条大尺寸液晶面线,夏普10代线关停。2023年春末夏初,LGD已经决定出手广州8.5代液晶面板线……这一系列操作完成后,全球大尺寸彩电面板制造仅剩下我国大陆企业京东方、TCL华星、惠科、彩虹等,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群创-富士康-夏普-鸿海系,和友达。

台陆作为两个经济区域,在产业链上目前处于竞争态势。其液晶面板制造上,台弱于陆。这一背景决定了,保持“LCD供给的阵营之争”,就需要优先采购“台系面板”!因此韩国彩电品牌为代表的国际彩电企业,2023年开始加大对台系面板采购——大屏君认为这不是“简单品质和成本竞争”的结果,而是国际彩电品牌有益维持多元供给下,对台系面板企业“让利与扶持”的结果。

同时,这一趋势的形成亦与我国彩电品牌海信、TCL、创维和小米,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有关系。国际彩电品牌试图维持一个与我国大陆LCD显示产业保持竞争和距离的“第二选择”,进而有利于其在未来的终端彩电市场份额竞争中,保持更多的供给侧稳定和独立性。

类似的采购策略,在国际市场非常常见:例如,苹果的在LCD面板时代特别注重在日系JDI与韩系LGD之间平衡与制约;在OLED面板上则将三星、LGD和京东方三角形供应平衡发挥到了更高水平。

供应链首要是稳定,这是品牌崛起的基础

为什么国际彩电品牌对LCD的供应链如此担忧呢?大屏君认为这是一个“有例可循”的事情:

2009年,液晶面板供应紧缺周期中,我国彩电品牌在台湾地区订购的液晶面板,出现了“即便已经交完了定金,还是被韩系品牌抢单”的事件。大屏君依稀记得,2009年上半年,大陆特意组织彩电厂商,赴中国台湾采购液晶面板,采购了44亿美元,超过1200万片液晶面板。但是,韩国企业突然以现金向台湾友达,奇美采购400万片库存,并且签署2009供货协议;同时台湾液晶厂商跟进韩国企业,一起限制产量,制造了大陆液晶面板采购半年涨价3成的剧烈市场波动和供应链紊乱。

因为没有足够的面板资源,本土彩电企业产能受限,不用说到国际市场竞争,即便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都成了问题。那一时期,普通消费者也为这场蓄意的市场操纵,付出了更高的产品购买价格。

对于供应链可靠性与品牌企业崛起、出海的关系,大屏君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例如,LED直显大屏市场,终端企业往往要采购上游芯片厂商的LED芯片。这些采购源可能是我国大陆企业、也可能是我国台湾地区企业,或者是日韩美欧企业。

一般情况下,终端厂商会尽量建立多个供给源,并优先使用本土企业的上游产品。但是,LED直显历史上和今天,也曾经多次出现过终端企业过渡依赖与某海外供应商的合作,进而限制了产品“定价权”,亦在拓展海外市场时“遭遇供给端瓶颈”——即,有些时候供应链上游可以实质性指定产品销售区域,或者通过供应量的控制,限制跨区域产品流通。

再例如,在PC/NB等IT市场,消费者可以明确看到什么是“国际品牌”,即能够在全球销售产品;什么是“区域品牌”,产品只能在国内大陆区域销售。这也体现了上游核心供给商,对下游企业发展的牵制力。

所以,大屏君要指出对于品牌企业而言,供应链建设和选择,在性价比、质价比等基本成本与品质因素之外;更需要考虑稳定、可靠的体系建设。进而这一点可能可以决定一个企业“向上的天花板”,尤其是决定了其在“海外市场能走多远”。

多对多供应链,避免被卡脖子

供应链在企业发展上限中的决定性有多大,取决于“有没有被卡脖子”。对此大屏君可以用投影行业的一个例子来说明:

即,1LCD投影我国产业界几乎拿下了全球绝大部分份额。因为1LCD核心光阀来自大陆地区的供应链,且没有卡脖子的瓶颈。相反,在DLP、3LCD、3LCOS等代表的更高端的投影产品上,我国企业虽然终端和应用创新领先,大陆地区也是全球第一大的单一投影消费市场,拥有全球最密集的创新投影品牌阵营,但是在国际市场这三大技术产品上,我国企业的占比却“很少”。

“不解决高端光阀卡脖子问题,本土的其他应用技术、光源技术创新,不过是为传统国际巨头‘探路’而已。”业内专家指出,本土投影品牌全球化能走多远,关键就在于光阀供应链未来有多给力上。

对于可靠的供应链建设,大屏君认为“多对多”是理想格局。即单一供应商对应多个采购商、单一采购者对应多个供应商,进而形成交错的网格。通过链路分支的冗余,确保安全稳定和充分的自主话语权。从这个角度看,2023年以来,韩系为代表的国际彩电品牌,加大LCD面板采购向台系的倾斜,是符合其利益、特别是符合其长期风险管控利益的选择——即在现金利益上,舍近求远、舍廉价就高价,不是好的选择;但是在风险管理上,必要的多元化,却是长期稳健、可持续供应链的必然选择。这样的国际化市场竞争经验,国内正在加速走向全球市场的显示企业,特别是个体企业体量较小、市场份额较分散的LED直显、投影和商用显示产业企业格外需要学习。

“鸡蛋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屏君觉得这句老话,非常适合供应链管理工作者作为“座右铭”。国际市场、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固然合作方要讲诚信、重信誉,但是“诚信和信誉”必须基于实力才有意义(如2009年的液晶面板抢单事件)。或者说,竞争的底色、特别是国际竞争,依然离不开弱肉强食的生存逻辑;架构好了生存的安全保障,之后才是进一步的向上、向高格调的发展。

0 阅读:14

就说视听

简介:以独特角度说视听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