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往往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让子女怨恨的,往往与金钱毫无关系。

一
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做你父母的子女吗?
对于这个问题,37岁的樱桃,给出的答案是:不愿意。
这辈子做她父母的女儿,太累了。她对父母没有什么感激和爱,更多的,却是怨恨和愤怒。她不嫌弃父母给不了她经济上的支持,她怨恨和愤怒的,是父母对她没有关爱和陪伴。
生而不养,又何必做父母呢?
樱桃是多子女家庭中的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父亲宠爱长女,母亲宠溺幼儿,只有夹在中间的樱桃,爹不疼妈不爱,像一棵没有人要的野草。
樱桃的童年比普通留守儿童更辛苦。爷爷奶奶在樱桃八岁的时候就都去世了,那之后,读初中的姐姐住校,五岁的弟弟被父母带在身边,一起在外地打工。只有樱桃,辗转在各种亲戚之间,寄人篱下。
再后来,母亲回来了,给在市里读高中的姐姐陪读,同时照顾在市里上小学的弟弟。读初中的樱桃,一个人在老家住读,每个月有一个周末才能回到母亲身边。可是,常年的疏远,让樱桃和母亲、姐姐以及弟弟之间,有了深深的隔阂,她总觉得,自己永远都是外人。
这种极度的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让樱桃对 “有一个自己的家”,有一种疯狂的执念。所以,在刚刚22岁的年纪,在对人生和感情毫无认知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进了婚姻。
她以为自己终于从一个牢笼逃了出来,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却不知,钱只会流向不缺钱的人,爱只会流向不缺爱的人,一个极度缺爱的人,往往只会被有心机的人捕猎。
很不幸,樱桃就是那个被捕猎的人。她嫁的那个人,恶习满满,并非良人。
从27岁到37岁,樱桃品尝了种种人生的艰辛。离婚,单亲养育孩子,被男人欺骗,被小三……她总在寻找爱和安全感,得到的,却总是伤害。
父母的爱,才是给孩子的最好营养品,才能够真正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自信,自爱,自尊。缺少爱的关怀和温暖,孩子内心遭受的创伤,多少钱也弥补不了。

二
40岁的张勇,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
张勇是独生子,从小到大,在物质上,父亲从来没有亏待过他,即使后来张勇结婚生子了,只要张勇有需要,父亲立刻就会竭尽所能地,给予他经济上的支撑。
也正是因为父亲的鼎力支持,张勇才能顺利地在短短的八年里,从小县城跳到省会城市,买房安家,平稳生活。
但父亲给再多的钱,也无法消除张勇内心的怨恨和憎恶。他恨父亲对母亲不好,更恨父亲给了他一个扭曲的三观。
从张勇记事起,父亲就没有断过在外面的莺莺燕燕,张勇就是在父亲的不断出轨,母亲的永远吵闹中长大,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张勇变得敏感又自卑,对两性之间的认识,也变得有点扭曲。
成年之后,张勇一边痛恨自己的父亲不忠于家庭,不疼爱妻子,一边却不知不觉地,变成了父亲的翻版。他在看似和睦美满的婚姻之外,有着婚外的情人,而且对追逐婚外的感情,有心瘾。
理智的时候,张勇也痛恨自己,也想改变自己,可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可怕的,多年来的成长经历,早已经在张勇的内心,刻下了无法磨灭的灰色印记。
长大后,我就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个人。
张勇知道自己在玩火,但是他克服不了自己的心病,他只能用这样一句话,来嘲讽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什么样的父母榜样下长大,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痛,是一辈子的印记。

有句话说得好: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都爱孩子。
为人父母,请好好为孩子树立一个成长的榜样,请发自内心的地关爱孩子,陪伴孩子,让孩子知道,他是因为爱来到这个世间,也是因为爱,才长成了他最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