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裂果预防,钙肥施用时机,果皮韧性测试,喷施浓度记录
无花果是一种备受喜爱的水果植物,不过很多人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头疼的问题,就像种在自家院子或者阳台盆栽里的无花果,总是结出不怎么完美的果实。无花果果实比较容易裂果,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让果子感染病菌。这时候,很多人就想到了施用钙肥,可到底什么时机施用呢?这就像在摸索一个神秘的密码。
先给大家讲个华北地区的例子吧。昌平有个草莓种植户王师傅,他呀,平时是种草莓的行家,不过他也在自家院子里种了棵无花果树。有一年,那无花果长得可好,果子挂满枝头,可到快要收获的时候,发现好多果子裂开了,就像破了相的小姑娘。王师傅就四处打听怎么办,才知道可能是缺钙,需要补钙肥,可这钙肥啥时候施最有效呢?这可把他愁坏了。
其实无花果果实生长的过程中,就像盖房子一样,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在果实开始生长的初期就应该关注钙肥的施用。一般来说,当无花果的果实长到黄豆那么大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补钙了。这个时候就如同人在长骨骼的关键时期,钙元素是构建强健“果骨”——也就是果皮韧性的关键成分。
这里我们来说说果皮韧性这个事儿。不同品种的无花果果皮韧性差异还挺大的。比如说绿抗一号无花果,它的果皮相对来说韧性就比较强,正常情况下不容易裂果。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在华南地区的一个朋友,在自家院子里种的绿抗一号,就算遇到下雨天气,果子也没有怎么裂。还有布兰瑞克无花果,果皮韧性也还不错,不过在果实发育后期,如果水肥管理不当,也是有裂果风险。再说说波姬红无花果,它的果型比较漂亮,但是果皮韧性在某些情况下就稍弱一点。
那怎么测试果皮韧性呢?其实有个简单的小办法。咱们可以把快要成熟的果子小心地轻轻捏一下,不是使劲捏哦,如果果子只是稍微有点变形,很快又恢复原状,这果皮的韧性就比较好;要是果子一下子被捏出了个印子,而且不易恢复,那这果皮韧性就可能不太够。
说回钙肥的施用时机,在果实生长初期施用钙肥后,大概过15天可以再检查一下果子的生长情况,要是发现有轻微裂果现象,这时候可以考虑再次喷施钙肥。一般整个生长周期,可能需要在果实生长初期(大概3天左右观察一次果子状态)、果实膨大期(7天左右一次)、果实即将成熟(15天左右一次)这几个关键节点进行钙肥的监测和补充。
那钙肥的喷施浓度又怎么确定呢?这得根据不同的种植场景和土壤肥力等情况来。像在沙地这种排水性好但是肥力容易流失的土壤里种的无花果,钙肥的喷施浓度可以适当高一点,大概在0.3%左右。我邻居家的阳台上种了一盆无花果,用的就是这种浓度,在果实生长过程中,裂果情况就比原来好多了。而在肥沃的黏土里种的无花果,喷施浓度可以低一些,0.2%就可以了。有个河南的朋友,在自家院子里种的那种不太知名的小果型无花果品种,按照0.2%的浓度喷施钙肥,果子长得也很不错。
咱们再把不同品种无花果对比一下。除了刚刚提到的,还有金傲芬无花果,这个品种果实比较大,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对钙肥的需求就比较高,尤其是在果实快速膨大的那7天左右,如果钙肥供应不足,裂果就很容易发生。还有绿早无花果,结果早,果皮相对薄一些,对钙肥的吸收效率和敏感度就和绿抗一号不太一样。绿早需要更精准地控制钙肥浓度和喷施时间,比如在果实长到黄豆大小开始,每隔5天喷施一次0.25%浓度的钙肥,在整个果实生长过程中持续进行监测。
不同地区对于钙肥的需求也有差异。在南方一些比较湿润的地区,像福建等地,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比较频繁,钙元素容易被固定,所以钙肥的流失可能比较快,种植无花果的时候,可能需要在果实生长的每个阶段都适当补充钙肥。而在北方的干旱地区,像陕西部分地区,虽然水分蒸发快,但是土壤保肥能力相对较好,只要在关键时期补充足够的钙肥,并且选择合适的时机喷施,无花果的裂果问题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我们再聊聊在居家阳台种植无花果的情况。很多人喜欢在自家阳台上种点无花果,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吃到新鲜的果实。有个朋友在湖南长沙的阳台上种了棵无花果,开始的时候果实老是裂果,后来通过多次尝试不同的钙肥喷施时机和浓度,还对比了不同品种无花果在自家阳台的适应性,最后发现金早这个冷门品种在长沙的阳台环境下(阳台面积不大,土壤量有限,排水性还算可以),在果实生长初期(3天左右)喷施0.25%浓度的钙肥,在果实膨大期(7天左右)再喷一次同样浓度的钙肥,果实到了即将成熟的时候(15天左右)如果发现有裂果迹象再喷一次,就很好地解决了裂果问题。而且金早无花果果皮韧性比他之前种的品种要好很多。
还有一种叫波尔那的无花果,在浙江嘉兴的一些农村庭院里种得比较多。嘉兴这地方面积不大,地形平坦,土壤有一定的肥力基础。当地的果农发现,波尔那无花果在果实生长过程中,前期如果土壤中钙含量充足,在果实膨大期的喷施时机和浓度就很关键。比如在果实膨大期开始的前3天,喷施0.28%浓度的钙肥,在膨大期7天左右再观察果子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补施0.25%浓度的钙肥,这样果实的裂果情况就比较少。
再说说办公室种植无花果的情况。虽然办公室空间有限,但是如果种得精心,也能看到果实成长的乐趣。有个网友分享他办公室的无花果种植经历,他在山东青岛的办公室里弄了个小盆栽无花果。青岛的海风比较大,空气湿度有时候也比较特殊。他发现他种的无花果(是一个杂交的小果型品种,不太常见)果皮韧性不是很强,在果实生长到黄豆大小的时候喷施0.23%浓度的钙肥,然后每隔10天左右观察一次果子生长,看到有裂果趋势就再喷一点。经过这样的精心照料,他办公室的无花果也顺利挂果,没有太多的裂果现象。
从这些身边的例子可以看出,无花果裂果预防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事情,钙肥的施用时机、果皮韧性的了解、喷施浓度的把握,都和地区、种植场景、无花果品种等多种因素有关。每个因素就像拼图的一块,少了哪一块都可能让拼图不完整。
那我们就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了:如果要在一个新的地区,比如云南的一些山区,那里海拔不同土壤和气候差异较大,而且想种几种不同的无花果品种(包括一些冷门品种),并且是在庭院中混合种植的方式,我们该如何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预防无花果裂果呢?这是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了解去探索。希望我们都能种出没有裂果烦恼,又大又美的无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