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患者就诊时78岁,儿女带他体检的时候查出右肺下叶有一个3mm的肺结节。 因为对肺结节的认知并不清楚,认为是得了不好的病,所以来找到我。
一般情况下,对于这种不超过5mm的结节,大概率是良性的,想要用药了可以吃点药干预下,尽快消除,毕竟留着就像个“定时炸弹”。

当然,不想吃药也没有问题,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做到位,那就是定期随访。 老先生听了我的话当即就放心了,后来也随访了一次,但是因为平时没有什么异常感觉(这点注意,千万不要以是否有症状来判断病情严重与否)。
再加上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的肺结节在年龄大的人身上活力不强,不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就慢慢松懈了。

其实门诊上经常会遇见此类病例,因为没有遵医嘱定期随访,结果没能第一时间发现恶性的恶化,其中一些人更是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伤害。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患者来就诊时,说自己之前体检,都没有肺结节,结果翻翻几年前的报告或者影像,发现结节早就存在了。
其实这些患者,如果能够定期随访,都是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从而留出足够的时间干预,效果也会非常理想。

另外,一些认知误区也是罪魁祸首,比如上面讲到的什么年龄大了活性不强就是一种。
还有一种就是认为随访两年不变化就是良性的,这是一种误解。
只有实性肺结节在随访两年无变化的情况下,才可能是良性的。而磨玻璃结节则需要随访更久的时间,因为即使是肿瘤,也可能有相对静止期。临床上见过随访7年无变化突然恶化的病例。

那么,什么样的肺结节应该保持警惕呢?
虽然首次发现的肺结节,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良性的,但是如果发现以下3种肺结节,最好引起足够的重视,定期随访,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一、如果结节大于8mm,且边界不清,有分叶、毛刺、空泡、血管穿行、胸膜牵拉等恶性特征,此类结节风险较高,需要定期随访并积极采取中药干预。
二、随访过程中发现结节内部出现新的实性成分或者原有的实性成分占比增多的,要考虑是否是癌细胞在生长扩散,要引起足够重视;
三、结节虽小,但是随访过程中出现持续增大趋势且符合肿瘤倍增时间的,要警惕肿瘤风险; 但并非长大就一定危险,如果在短时间内极速增大的,反而良性可能更大;

发现上述肺结节以后,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中药干预无改善或者没有时间中药干预的话,就要找好机会手术切除了。
发现肺结节以后,我们既要重视它,又不能因为它背上太大的思想包袱。
绝大多数都是可以通过中药软坚散结、疏肝解郁达到缩小或者消除的目的,不要太担心,更不用着急手术切除,要给自己一个不手术的机会,充分利用好随访时间,主动干预,用最小的代价解决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