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昨天的,说说棒球这玩意。
许多体育迷觉得棒球特别复杂——其实也可以不复杂。
棒球看着人多,站得密密麻麻,其实说来也简单:
一个人拿棒子,攻;一群人包括投球的,守。
拿棒的人轮流上场,一棒子把对面投的球抡出去,乘机跑一圈——一垒二垒三垒本垒——等一圈跑回家,就算得分。
对面包括投球的,一群人围着,想尽办法,不让他跑回家。
世纪之交台湾网络小说,爱拿棒球打比方:说跟一个异性亲热,拉手算一垒,抱抱算二垒,亲嘴算三垒,上本垒就画面一黑明天早上了。
大概对当时的宅男而言,追姑娘和棒球里一垒二垒三垒,就是慢慢推进,离目标越来越近吧……
本垒打home run,字面意义的跑回家。
理解了上面这些,自然就明白了本垒打的美妙之处。
正常进度,棒球是一垒一垒寸土必争,类似于橄榄球该一档一档推进、足球该传跑切突推进、网球该一拍一拍对打、篮球该传切配合出机会。
这时有个人一棒挥出本垒打,球飞出去了,防守方只能看着你慢悠悠跑一圈得分。
类似于,橄榄球有人一个人带球跑全场达阵得分;足球有人一口气带球过对面全队进球。再怎么庆祝,对面都没法子。
如果你一个人打,一发本垒打出去,得一分。
如果一二三垒都有队友站着,满垒,你一发本垒打出去,队友集体回家——那得分得多爽啊!
NBA刚有三分球时,乔治·麦肯就说三分球就像本垒打——提气啊。
传奇球星贝比·鲁斯,20世纪棒球史上常年被认为是GOAT的人物,曾在1930年代世界大赛指了指看台,然后一发本垒打打向那个看台,神乎其技。那会儿被问到“你工资比胡佛总统还高你怎么看”时,他能高傲地回答:
“总统他去年打了多少个本垒打?”
所以棒球既是团队游戏,又是个体对决:打者每次上场,既要跟对面投手博弈,也要跟对方全队斗智:怎么能打出个球,逃过对方所有防守呢?
刚说到了,贝比·鲁斯1930年代就名震天下了——那会儿二战都还没打呢。
历史就这么悠久。
美国有本名著《麦田守望者》,所谓守望者,其实是棒球捕手的意思。
小说里的名句“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棒球捕手就是干这个的。
海明威《老人与海》里,还讨论了名棒球手迪马吉奥——梦露的老公。
棒球历史,就这么悠久:都进文学名著了。
如上所述:棒球就是一群人轮流上场,连打,带跑、试图在对手围追堵截下,跑回家(本垒)的露天运动。
篮球需要篮筐,足球需要球门,棒球什么都不需要,有片空地就得。
高矮胖瘦,18岁到50岁,会击球的、会投球的、善于接的、快脚能跑的、视野宽广脑子灵的,样样都可能打上球——《机器猫》里,大雄胖虎小夫,身体条件完全不同,都可以打棒球。
乔丹都专门退休去打棒球呢。
美国的几项大运动,美式橄榄球是美国人自己玩居多,冰球遍及北美;篮球算是最全球化的了,但除了美国人外,最得志的还是欧洲人,以及非洲后裔——比如大梦。
但美国四大职业联盟中,在大陆相对最小众的棒球——多少人是通过漫画(《多来A梦》、《棒球英豪》)或电影(《旋风小子》)、或小说(村上春树自己是个棒球迷)才知道棒球的?——却可能是东亚人最容易打好的。毕竟东亚球员在MLB,当明星、拿MVP、刷记录,都有。
比如铃木一朗,比如王建民,比如柳贤振。
比如,昨天夺冠的大谷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