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的乌蒙山脉,毕节50余公里原始杜鹃林带——百里花海正迎来盛放期。作为全球最大、品种最全的杜鹃花海,百里杜鹃管理区以“地球彩带”的盛誉吸引着全球目光。而在这片花海之下,当地正以文旅融合、四季皆景的创新实践,让产业“花链”盛开。

花海经济:从单一赏花到全时体验

百里花海所在的普底乡,其核心景区内绵延的杜鹃林涵盖全球9个亚属中的6个品种,每年3月至5月,红、粉、白三色交织成海。同处百里花海金坡乡则以喀斯特溶洞奇观与大坑洞钟乳石群为特色,将“煤乡花海”的工业记忆与自然馈赠巧妙融合,形成“花海+奇洞”的独特景观。
为突破季节限制,两地都借助科技赋能、夜间经济布局全时旅游。据介绍,2025年花季,推出直升机低空观光项目,游客可俯瞰“彩色画卷”般的花海全景,成为年轻游客打卡新宠。同时,普底乡还推出了“一路生花”情景音乐会、篝火晚会,与金坡乡“露天电影+民族歌舞”形成联动,以此激活夜间消费。
四季赋能:从“春赏花”到“冬康养”

依托“春赏花、夏避暑、秋健身、冬康养”的四季格局,当地还构建了差异化产品体系。
据介绍,普底乡永兴村凭借19℃均温与生态优势,客房预订率远超同业水平,甚至在旺季一房难求,配套建设的“花间小院”民宿集群年营收突破千万元。而金坡乡引入花舍锶锂温泉酒店,结合苗药理疗推出“温泉+非遗”套餐,让冬季游客量大增。
业态融合:从“门票经济”到“全产业链”

“旅游+”战略,是激活乡村动能的重要举措。据介绍,在普底乡,汇境花卉科技园培育高山冷凉花卉60余种,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万元;金坡乡“云崖天馨茶场”推出采茶制茶体验,春茶也非常畅销。与此同时,景区还打造独有IP。2025年花季期间,两地联动举办的全国山地自行车赛、火把节狂欢等40余项活动,其中“花仙子巡游”单日直播观看量破千万。
“我们将以‘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化‘花旅融合’与‘低空经济’创新,力争2025年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百里杜鹃管理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地球彩带到四季花园,从单一花海到多元业态,百里杜鹃正以生态底色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