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2dbdcf39ecdc2fee40de7d7dc601f4.gif)
文|心飞扬
编辑|t
引言1937年,南京城的惨叫还未散尽,大连街头却挂满了庆祝旗帜。12月13日,侵略者在忠灵塔前高喊“庆祝南京陷落”,以此宣扬所谓“战功”。
就在这样的场合,一个剃头匠手握斧头,穿着日式洋服,以“日本人”的身份混入会场。他的目标很明确:砍掉侵略者的头颅,为南京三十万亡灵复仇。
这场刺杀震惊日寇,也让查子香成为不朽的抗日英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ae5eb2e5c9521ec924bae23883aa47.png)
南京大屠杀的画面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伤疤。1937年12月13日,南京,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六朝古都,在烈火和鲜血中被撕裂。
日军攻陷南京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周内,超30万无辜平民和战俘被屠杀,无数家庭被毁,无论老幼都未能幸免。
江边的尸体如山堆积,长江的水被染红,城市的街道成了战场,民宅变成了屠宰场。从婴儿到老人,从妇女到青壮年,日军的屠刀无情落下,连教堂的庇护也成了摆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bab1e14a8e84dd95ac9e3a6130713d9.jpg)
日军的残暴不仅限于杀戮,还包括对妇女的无尽侮辱。7岁的小女孩、怀孕的妇女,甚至70岁的老人,都未能幸免。罪行延续至六周,南京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市,被踩入炼狱。
就在南京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时,远在东北的大连却是另一幅光景。日本殖民当局以“南京陷落”为契机,特意在忠灵塔前组织“庆祝活动”。
这个忠灵塔,原本是一座日本军国主义象征的建筑,位于今日大连劳动公园。1937年12月13日的清晨,忠灵塔前祭坛摆满日军阵亡者的灵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123719b8d4e9ec5c33b61283d114502.jpg)
按照计划,13日当天,万余名日寇官兵和伪军整齐列队,俯身鞠躬,为所谓的“战功”默哀。这场不顾人类良知的庆典正是对南京亡灵的最大亵渎。
南京百姓流离失所,而大连忠灵塔下的日本殖民者却高声欢呼。当天,日军驻大连要员悉数到场,其中就包括大连日本在乡军人会会长,以及关东军的高级军官。
他们笑着,高喊“南京沦陷”,却不知道有一位义士正在盯着他们。祭坛前,一身洋服的查子香在人群中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知道,这场“庆祝大会”将是他最后的战场。
他身上的洋服是日式西装,从日本顾客那里弄来的,穿在身上,正好用来掩人耳目。而怀中的斧头,则是他从博爱街的露天市场精心挑选的锋利凶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f279da0ac9e93edeef3e1863637e99a.jpg)
查子香的故事要从1912年说起。他出生在湖北广济县,这是个靠天吃饭的地方,家里种田织布,勉强填饱肚子。
他天资聪颖,却因家贫只读了四年书,就被迫辍学放牛。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在家乡开展宣传活动,他从中明白了“穷人要斗争”的道理。
但革命之路对他来说仍很遥远。到了1934年,日子实在难过,他跟着乡亲来到大连,在一个同乡开的理发馆里面做学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dbfd024a17a2a647520317a678ca98.jpg)
来理发馆的人里有很多是日本人,差不多快成了日本的俱乐部了。这些日本顾客态度傲慢,甚至理完发不给钱。
有一次,一位日本军官不满意发型,抬手就是一巴掌。查子香被扇得耳鸣,却只能低声道歉。可每一次屈辱,都在他心中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
查子香看到的不仅是自己所受到的欺压,还有更多同胞的苦难。大连,作为东北的一部分,甚至在九一八之前就已经见识过日寇的罪恶了。
因为更早一些的时候,日俄曾在旅顺大打出手,俄国战败,旅顺从此落入日本人的手中。在这里,日寇可以说是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2532100519463dea2174f8aeead74d4.png)
到大连不满三年,查子香就亲眼见到过日军在大街上欺压百姓、听说过被他们强占却无力反抗的妇女的悲惨故事。一桩桩一件件,都在他的心中积累着仇恨值。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战全面打响。大连虽被日军占领,但民族气节从未泯灭。查子香从新闻中得知南京的惨案后,决心用自己的方式反击侵略者。
他向同乡好友透露了刺杀的想法。朋友提醒他要谨慎行事,别白白送命,但是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是死也要去杀侵略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81fffde339ac7e3545fd7e1d72481f.jpg)
于是,查子香开始筹备行动。他收集信息,探听日军动向,还特意练习如何使用斧头。最终,他得知12月13日,日军将在忠灵塔前举办“庆祝大会”,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行刺前,他向老板请假,借口是探望家乡来的亲戚。那天,他穿上“日本洋服”,用日语打招呼,混入了“庆祝活动”的人群中。看似漫不经心的神情,实则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那一斧劈出的抗日决心上午9点整,庆祝活动正式开始。所有人面向忠灵塔,低头鞠躬。就在全场最安静的一刻,查子香从祭台的红布下猛然跳出。
人们甚至来不及反应,就听到“嘭”的一声闷响,他的斧头已经砍中了站在正中央的军官的头部。那军官身着镶金边的军帽,胸前挂满勋章,眼见着血花四溅,当场倒地身亡。
查子香回身,挥动斧头又砍向另一个军官,这人及时偏头躲闪,却被砍掉了整个左臂。现场祭坛上的鲜血喷涌如注,台下的日本人惊恐万分,纷纷尖叫着四散奔逃,乱作一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3073f95f98b4f1d6ca6117423b562c.jpg)
日军警察迅速围上,用木梯将查子香夹住逮捕。他没有挣扎,只是高喊:“杀我一个,还我三十万亡灵!”
被捕后的查子香被关押在大连警察署,受尽酷刑却誓死不屈。他面对威胁时怒斥日军:“中国人是不好欺侮的!”
他拒绝透露所谓“同党”,反而将全国同胞视为战友。他写信告别家人:“为国尽忠,不枉此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b8c563ff16f4248951f385c785fae87.jpg)
1939年9月,查子香被秘密处决,年仅27岁。他用生命写下民族的誓言,而他的壮举迅速传遍东北,激励了无数抗日志士。
可笑的是,日寇也知道害怕,都不敢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但是爱国志士们,用自己的方式,写对联、编顺口溜把查子香的故事传颂了出去。
参考资料: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故事,南京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