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期。根据癌种的不同,有些往往需要发展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进程。但大部分人都会忽略身体的细微变化,或者病情一拖再拖,导致癌症治愈率大大降低。癌症在发展过程中包括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三个阶段。癌前病变是指继续发展下去具有癌变可能的某些病变,如果没有及时干预,稍加发展就可能成为癌症。如果我们能尽早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就可能避免癌症的发生。以下这几种常见病,很可能是癌前病变的前兆。1、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乳腺增生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激素水平变化所致,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虽然乳腺增生发生的几率非常小,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女性乳腺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的11.2%和9.2%,在世界范围位居前列,且还在持续增长。我们平时一定要学会自查乳腺健康,如果发现乳腺出现疼痛,结节等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并接受相应的治疗。如果体检发现有乳腺增生的情况,建议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干预。

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病中发生癌变风险相对较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有80%的人深受胃炎的困扰。胃癌早期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但会反复出现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相似相似症状。如果平时饮食不规律,且经常出现腹痛、腹胀、烧心、反酸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做胃镜检查。如果胃黏膜出现上皮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的病理表现时,一定要引起警惕。上皮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可能是癌前病变的表现,但只要在慢性期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通常不会癌变。

3、肝硬化——肝癌临床上很多肝硬化患者都是肝病久治不愈拖出来的,特别是有乙肝、丙肝等肝病进展成肝硬化的患者,这类人群发生癌变的风险较高。肝硬化患者除了接受正规治疗外,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若肝脏B超出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则可能是癌前病变的信号,应引起重视。

4、腺瘤性息肉——肠癌肠炎有多种类型,但并不是每种肠炎都会发展成肠癌。有研究显示,腺瘤性息肉是目前癌变风险最高的肠息肉,特别是直径大于2cm的息肉。息肉发展到癌变,通常需要5-15年,但很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没有引起重视,导致息肉不断增大,引起癌变。平时体检如果发现有息肉,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息肉,一定要定期复查肠镜,若发现息肉增大或有癌前病变的信号,一定要及时切除息肉,可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

5、交界痣——皮肤黑色素瘤交界痣多长在手掌、足跖、外阴部等易摩擦部,与其他痣相比癌变可能性更高。有研究显示,存在交界痣的人比正常人患皮肤癌的几率高5%。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达到痊愈的效果,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癌细胞可能会发生转移,这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使患者的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当交界痣癌变时,它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平时一定要多关注身体上痣的形状变化,一旦发现边界模糊,颜色深浅不一,出现晕开或者体积慢慢增大,皮肤出现轻微隆起或变厚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除了上述这些疾病外,还有很多看似不严重的疾病都与肿瘤息息相关,但也很多癌症并没有明确的可供我们及时处理的癌前疾病,对于已经相对比较明确知晓的癌前疾病,一定要尽早干预或定期复查,将癌症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