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比较意外,在刚过去的七月十四,威记发现,桂平人也开始吃“北京烤鸭”了,北京烤鸭店生意还比较火爆,购买的顾客都排队了。
桂平的七月十四,在北方叫中元节,相差一天,其实这是有历史缘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末元初,那时候大批氏族南迁,恰逢中元节临近,为了逃命所以只有提前一天过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而在这一天,是要吃鸭子的。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到市场抓鸭子来吃。所以在桂平,很多吃货也把“七月十四”叫“吃鸭节”。
桂平人吃鸭子,最喜欢的做法就是炒,简单的就是芹菜蒜炒鸭肉,有人就是焖,或则会板栗烧鸭。而最喜欢吃的就是“烧鸭”。
“烧鸭”其实也是烤鸭的一种,大概做法就是先把处理干净的鸭子灌上料汁,然后打气让皮和肉分离,接着淋糖水晾干,再烤制,烤熟后放汁出来,接着就根据顾客需要斩件放快餐盒上用袋子装好,料汁单另放,配上花生,葱花香菜这样。
这个烧鸭的料汁味道多样,每家烧鸭摊老板做的都不一样,一般有南乳汁,酸梅汁,甜酸汁,五香汁等。回到家,烧鸭解开袋子料汁一淋,就可以开吃了。讲究点就用微波炉打热一下再吃。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至于说北京烤鸭,是这两年才兴起的,威记就不喜欢吃,正宗吃法是一鸭三吃,鸭皮配荷叶饼,黄瓜丝,葱丝和甜面酱;鸭肉切丝炒蒜薹,鸭骨头(架子)和冬瓜一起滚汤。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桂平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员流动性加大,生活也开始变得多样化起来。现在桂平城里普通话也变得经常听到起来。
在街头巷尾,除了熟悉的桂平白话,普通话的普及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商场、餐馆、甚至是小摊贩前,普通话的交流畅通无阻,不仅方便了游客,也让本地居民感受到了交流的便捷与文化的交融。许多年轻人更是将普通话作为日常沟通的首选。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桂平的孩子们从小便接受着普通话与方言并重的双语教育,他们既能流利地说着家乡话,也能自信地用普通话表达自我。这种双语的成长环境,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发展,更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拥有了更广阔的天地。不过同时也发现,有一部分孩子已经不会或者不怎么说白话了,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吧?
其实,在这多元化的语言学习背景下,保护并传承地方语言文化同样重要。这需要桂平的校园和社区组织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最好不仅限于简单的语言教学,最好融入地方历史、民俗故事和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白话的魅力,理解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白话与普通话对话课”,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们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利用节假日组织“白话故事会”,邀请老一辈讲述白话版的民间传说,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薪火相传。社区也需要建立“白话图书馆”,收集整理丰富的白话书籍、音频资料,为居民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周末时,举办“白话电影放映会”,选取经典影片的白话配音版本,让居民在观影中感受白话的韵味与温情。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可以有效减缓了白话使用频率下降的趋势,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家乡、尊重多元文化的种子。他们开始主动探索、记录并传播白话中的美好,让这份独特的语言遗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
正如桂平的山水一般,白话与普通话在这里和谐共生,共同绘就了一幅多彩的文化画卷。
要知道,现在白话在很多大城市开始消亡,对于小县城来说,船小好调头,还是从县城抓好一点吧!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