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燮是《琅琊榜》中的一个著名人物,为大梁最为精锐的赤焰军统帅,身经百战,威名赫赫,其曾与梁帝是年少好友,更是曾助梁帝登基的大功臣,他本该是风光万千,显赫一世,可是却被梁帝所忌,在谢玉,夏江联手制造的冤案下,与他的七万赤焰精锐一起冤死梅岭,其所在林府也落得了个满门抄斩地步,然而在梁帝,乃至网友看来林燮之死都并不冤枉,乃是死得其所。
为什么一个功勋赫赫的名将统帅惨死,却会被觉得并不冤枉?
其实在《琅琊榜》大结局时梁帝和梅长殊,关于对林殊之父林燮的讨论对话,就已经将原因彻底表现出来。
“但是林燮,拥兵自重,这是事实!朕派去的人,他一概旁置,只重用祁王的人!出征在外,总是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岂能姑息!”
梁帝这番话,道出了一个关于帝王的立场。
自古以来将军功高盖主,便已是皇帝心中大忌,而林燮不仅功高盖主还要拥兵自重,这无疑就是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何为拥兵自重,就是将军队打造成自己的势力,不服朝廷管制,挑战中央皇权,作为朝廷大将,拥兵自重,这便是最令皇帝忌惮。皇帝乃天下之主,全国的军队,包括林燮都是皇帝的臣属,林燮身为臣子乃受帝命统帅大军,但却摆脱皇权约束,狭大军一自重,这便是对皇权的挑战。尤其是林燮本人才情武功出众,所率赤焰大军更是战无不克,所向披靡,这更加加剧了梁帝内心的刺痛,坐卧不安,林燮的悲剧在他拥兵自重时便已注定,即便没有谢玉,夏江也会有其它人揣摩圣意,制造冤案。
除了拥兵自重,大臣不受监督,勾连皇子亦是朝堂大忌
而林燮身为皇帝亲命的赤焰统帅,朝廷重臣,对于皇帝选派人员一概旁置,只重祁王之人,这在帝王乃至旁人眼中都完全可以看作是,军方重臣与当朝皇子勾结,不受中央监管。
梁帝选派人员入赤焰军,有两层深意,一为帮助,二为监督。帮助即是辅助打理军中杂务,也是平非议,安帝心,林燮执掌赤焰大军,还是晋阳长公主之夫,其妹林乐瑶又为后宫宸妃,林燮集元帅,国舅,驸马于一身,可以说是梁朝当朝最为显赫的重臣了,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出于众,众必非之,林燮的位高权重,林氏帅门的显赫荣耀,必然会受到大家关注,也会受到皇帝的猜疑,这时中央朝廷派来监军就可以起到监督作用,一定程度打消小人谗言,皇帝猜忌。
本来接受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没想造反),可是林燮却选择了闲置皇帝选派,这明摆着不把皇帝当回事,皇帝不猜疑才怪。一个掌握强大军权的将领不接受中央皇权的监管,那和自立为王有什么区别,这对任何一个掌握实权的皇帝都是不可接受的,梁帝必杀他之心就可以理解了。
可怕的是林燮在将梁帝派往赤焰军的人员闲置后,又将祁王之人重用,这不仅是直接打脸了梁帝,更是在本已深埋在梁帝心中的刺上狠狠推了一把。
梁帝本就心胸狭隘,猜忌极强,祁王是他最优秀的皇子,也是赤焰统帅林燮外甥,贤明仁德,深孚众望,得到众多朝臣支持,被认为有明君之姿,林燮旁置皇帝派人,重用祁王之属,这就如一个信号,林燮不尊皇帝,只唯祁王命从。
皇子与军方重臣的连结,在古来朝堂皆是一大重患,极大的威胁了皇权存在,作为最看重皇权,脸面的皇帝梁帝自然会心生杀机。
常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必是死罪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统治时代只有特定紧急作战时才能够使用决断,事后还要向皇帝汇报,而林燮一个统领重兵的大将,却总是以此借口不听皇帝命令时,他就已经注定了凄惨结局,毕竟今天林燮可命赤焰军不听皇帝命令,明天就能起兵造反。军权是皇帝维持统治的重要手段,任何时候都要牢牢控制,赤焰军的君命不受对于梁帝来说相当于背叛,必杀之,没有谢玉,夏江也可以有张三,李四在梁帝的支持下制造冤案,裁决林燮和赤焰军。
正如剧中沈追解说祁王悲剧的根本原因那样,重要的不是你是否谋反,而是你拥有随时谋反的实力,而林燮功高盖主不但不低调做人,还拥兵自重,不断刺激梁帝狭隘的内心,这就注定了他的死路。名义上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但实际上天下一直是皇帝的天下,威胁皇权哪怕你战功赫赫,浴血沙场,站在皇权的统治立场上你也得死,所以说林燮之死并不冤枉,乃是死得其所。
就跟长林军一样,就凭三个字就能拉起十万大军,这就是罪
林燮本应该学汤和,结果却学了白起和蓝玉;祁王应该学四阿哥胤禛,结果却学了八阿哥胤禩,活该那样的下场
林家忠的不是梁帝,而是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