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 玉箫苒的笔记
元宵节这天,全网都被一条视频吓出表情包,奥运冠军全红婵的亲哥全进华,在湛江游神活动里当众表演“铁齿铜牙”,一根半米长的令箭直接刺穿腮帮子。
围观群众手机都吓掉了,网友们看到后也是表示:好吓人啊,这是不是假的?
但当地老铁却淡定飘过:“别慌,常规操作啦!”
人家可是“天选公务员”
湛江的元宵节,那可不只是吃元宵赏花灯这么简单。
每年正月十五,湛江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派对现场。
别的地方可能就吃个元宵,看看灯就算了,但湛江人可不干这事儿。
他们要来一场惊天动地的游神仪式,把传统和现代,信仰和生活统统扔进一个大熔炉。
成群的村民,抬着威武的神像,锣鼓声震天响,绕着村子一路狂奔。
这可不是普通的游行,他们这么做,可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种习俗,那可是有来头的,明朝时期就有了,是当地人敬畏神明,传承信仰的超级大秀。
湛江的元宵游神,男丁们绝对是这场大戏的主力军,他们一个个穿着火红的战衣,就像是要去打怪兽的超级英雄!
这些壮汉们抬着神轿,那气势简直了,就像是在说:“神明在上,我们来了!”舞龙舞狮更是不在话下,龙腾狮跃。
这还没完,最最最惊爆的环节来了穿令箭,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穿令箭,这不是在拍电影,这是真实发生的硬核表演。
穿令箭,听起来就疼,但它可是广东部分地区流传了千年的敬神大戏。
每年元宵,全红婵的老家迈合村都会上演这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参与者们可是要真的把箭穿過腮帮子或者面颊的,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这事儿不仅考验勇气,就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但你知道吗?当地人却觉得这是对信仰最坚定的体现。
他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接近神灵,得到神明的庇佑。
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今年可是摊上“大事”了,他被选为穿令箭的“神童”。
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玩的把戏,这可是要真刀真枪上场的。
在仪式还没开始前,全进华就已经进入了状态。
他虔诚地跪在神轿前,嘴里念念有词,仿佛在说:“神明大人,我来啦!请保佑我一切顺利!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村里那位经验丰富的师傅走上前,手里拿着闪闪发光的金属令箭。
只见他手法娴熟,一插一穿,令箭头就从全进华的右嘴角进,左腮出。
但你知道吗?全进华小哥居然从头到尾都没皱一下眉头,他神态自若。
虽然穿令箭这事儿看起来有点残忍,但当地人却觉得这是神明的特别关照。
他们认为,被选中的人会得到神灵的保佑,全年都能平安顺遂,啥坏事都找不上门。
所以啊,很多家长都抢着让自己儿子去试试,希望他们能成为那个幸运儿,获得这份殊荣。
毕竟,在湛江人看来,这穿令箭可不是简单的表演,而是神明赐予的吉祥和庇佑!
游神仪式的焦点
说起全进华,那可是全红婵的亲哥哥,本来就有不少粉丝,但这回游神仪式,他可是彻底火了,成了全场焦点中的焦点。
一开始,全进华就热情参与到敲锣打鼓的队伍中。
他手持铜锣,挥动锤子,那气势简直了!锣声震天响,跟村民们配合得默契十足,瞬间就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加入到抬神轿的行列。
这可是个力气活儿,但他却乐在其中。
他跟其他男丁们一起,稳稳当当地抬着神轿,脸上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笑容。
穿完令箭后,他被村民们抬上了神轿,与神明同乘一轿。
他全程神情自然,小心翼翼地扶着那根长长的令箭,就像是在保护一件无价之宝。
尽管神轿在行进中有些颠簸,令箭也跟着颤动,但全进华却始终稳如泰山,仿佛有神明在暗中庇佑他。
现代的视角
随着时代的滚滚向前,湛江的游神仪式也玩起了“现代化”。
神轿下面偷偷装上了小轮子,这可真是省力又省心,抬轿的兄弟们再也不用累得跟牛一样,轻轻松松就能让神轿飞起来。
而且,这游神仪式现在可是火得不行,游客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媒体们也扛着长枪短炮来报道。
但是,现代化视角也带来了一波争议。
有的网友在网上炸开了锅,直呼穿令箭这事儿太残忍,太不卫生,就是迷信。
但当地人一听这话,立马就不干了。
他们坚决表示: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信仰!这些外行懂什么,别轻易来指手画脚。
这场争议就像是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瞬间炸开了。
但不管怎样,游神仪式依旧热火朝天,该穿令箭的穿令箭,该庆祝的庆祝。
毕竟,在湛江人眼里,这就是他们的根,他们的魂。
管你什么现代不现代,传统信仰不能丢。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儿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和传统习俗,就像四川人吃辣,上海人吃甜,你不能说哪个不对,对吧?
湛江的游神仪式,也是他们那儿的宝贝,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得尊重,不能一上来就喷。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游神仪式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它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
就像你对你家祖传的手表特别有感情一样,别人可能不懂,但你心里明白它的价值。
至于那个让人瞪大眼睛的“穿令箭”,虽然看着惊险,但当地人自有分寸,安全妥妥的。既然他们玩得开心,也就别瞎操心了。
当然,问题也得看,穿令箭这环节,确实有点吓人。
安全风险是有的,卫生问题也得考虑,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一棍子打死,传统习俗也需要与时俱进,可以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做一些安全和卫生方面的改进。
总之,游神仪式这场火爆争议,得理性看待。
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注重现代需求,让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处,才是王道。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