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和印度某贸易伙伴成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和另一家公司达成电动车供货协议,供货到印度的公共交通系统。这种模式在印度市场并不鲜见,为什么单单就比亚迪逃税?
要知道,比亚迪在印度的电动巴士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6%,在9个邦、32个城市开展业务,为印度绿色出行贡献良多。
此时此刻,印度对环保需求迫切,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但这条处罚对比亚迪来说,未免有些不讲理。
因为比亚迪在印度几乎没有直接业务,它与贸易伙伴的交易额,仅售出1900辆电动车而已,而这1900辆电动车,都是通过贸易伙伴售出,且交易并未使用印度卢比,而是用美元结算。这6300万罚款,印度本土的合作企业都觉得冤,更何况是比亚迪?
自2022年以来,比亚迪在印度售出约1960辆车,这一罚款几乎将赚取的钱全部罚没,而且可能还要面临额外的处罚。印度一直梦想成为全球工业基地,但以这种态度看来,外国企业看印度肯定是退而远之!
合作企业也好,外资企业也罢,都希望在当地市场,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而不是随意被制裁,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这条制裁下来,很可能会影响比亚迪在印度的后续业务,也会让印度本土企业感到尴尬,还不如不罚。法律制裁很重要,但精准更重要,你制裁的是比亚迪,但损害的是印度本土企业的利益。
该!让你去印度!
比亚迪想赚印度的钱,印度想让比亚迪破产。
我早就把印度比做一堆大粪,苍蝇会不计生命往大粪坑奔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