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乱世即将终结:从后汉到后周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爱的夏天 2022-03-05 10:04:05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后汉是偷袭得来的短命王朝,历两位皇帝、四年国祚。而这个短命王朝,却极为重要。重要的不是建设,而是破坏。

后汉隐帝刘承祐,对将军集团实施大清洗。后周太祖郭威,又一次权力洗牌。将军集团主导权力走向的趋势,在一番风云变幻后,被大大削弱了。

五代乱世的终结原因,不是在建设中找到了共识,而是在破坏中消灭了潜在的竞争力量。但趋势的变化,还远不止于此。

01.后汉王朝在黑暗中的权力清洗

后梁代唐,是百战余生的黄巢起义军与河南藩镇职业军人的胜利。

后唐代梁,先是山西沙陀军事集团称雄,后是河朔职业军人助力。

后晋代唐,是山西沙陀军事集团和契丹游牧骑兵的合作结果。

后汉代晋,先是契丹游牧骑兵主导变局,再是山西沙陀军事集团偷袭得手。

从后梁到后汉,权力始终在将军皇帝和将军节度使手中。而后汉,表现得最明显。后汉代晋,虽是偷袭,但登顶过程仍是一路暴力流血。五代十国的改朝换代,不管是、何种名目,但底层方式一定是战争流血。

后汉建国后,掌握朝堂权力的,是清一色的职业武将,全部系出河东藩镇幕府。

都押衙杨邠、都虞候郭威,拜为正副枢密使;河东节度判官苏逢吉、河东观察推官苏禹珪,拜为宰相;孔目官王章拜为三司使,都将史弘肇拜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平章事。

公元947年,刘知远建汉称帝,但转过年来,刘知远就病逝了,次子刘承祐继位。此时的后汉王朝,就是这样一种局面:一个没有威望的年轻皇帝,一群只知杀伐的彪悍武将。

所以,根本就没有杯酒释兵权的双赢权谋,只有兔死狗烹地互相杀伐。后汉隐帝刘承祐组织宫廷政变,杀死了杨邠、史弘肇和王章三人,并灭族。然后,就把屠刀砍向了镇守邺都的枢密使郭威。郭威立即发动兵变,击溃后汉禁军,杀入开封,请太后临朝称制。

之后,谎报契丹入寇,于是郭威率后汉主力北上御边。但,走到澶州,出征将士就发动了“自下而上”的军事政变,一袭黄色军旗强加在郭威身上,拥立郭威为帝。这个脚本,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如出一辙。但,还是郭威的演义得更好,黄旗加身更显被逼无奈;而黄袍加身就把戏演得太过了。

于是,后周代汉,中原天下迎来了郭威和柴荣时代。

02.郭威为五代暗夜擦亮了星空

自唐末藩镇以来,中原天下就一直乱。从藩镇割据搞朝廷,到藩镇割据自己搞,最后更是以藩镇称霸的形式主导了五代十国这段历史。

但,五代十国的乱世,为什么能在北宋突然终结呢?

其实,北宋只是站在了后周的肩膀之上,坐享其成地收割了果实。五代乱世,在后周时代就已经走向了终结。

后周,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收取人心、一件是发展力量。而决定历史前进的,就是人心和力量。

收取人心这件事,主要是郭威完成的。郭威与其他山西沙陀军阀完全是两种行为模式。后周建国后,郭威的主要工作是输出秩序、赢得人心。

怎么才能收取人心呢?输出秩序。

后周建国后,郭威把朝堂政务交给了枢密使王峻,而自己主要是做大政风气方面的改革。一是厉行节约,禁止地方藩镇的各种进贡;二是发展经济,奖励耕织、招抚流民;三是尊崇文士,亲至曲阜拜祭孔子,实施科举选士。

比如取消牛租,朱温在扫荡淮南时,把抢来的上万头耕牛租给百姓,然后年年收取牛租。这相当于在正常税赋之外,又开了一项非正常的附加税。虽然改朝换代不断,但牛租之税一直被历代王朝所继承。直到郭威为帝,才给废除。

再如取消营田务,自唐末以来,朝廷户部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在地方开辟营田,雇佣佃农耕种。实际上,这就是中央朝廷建立的国有农场,也是正常税赋之外的附加税。传统国家的正税,就是田赋。除此之外,都是增加百姓负担的苛捐杂税,是对正常财政补充,但也是对经济的破坏。

后周的这些大政方针,明显不同于五代争霸的风气。其效果就是中原百姓终于有了对未来的确定性,大家能够去发展生产来解决温饱生计问题。

03.柴荣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力量格局

柴荣做的事情,主要是发展力量。

一方面,通过高平之战打残了山西的北汉政权。五代乱世不断的重要原因,就是军事中心山西与政治中心河南的长期分离。一波又一波的山西军阀,走马灯似地杀到河南当皇帝。但是,后周柴荣对北汉的战争,彻底打灭了北汉复制前代模式的可能。

另一方面,通过拓土江淮实现了中原王朝的力量增长。中原这个政治中心要能够制住山西、碾压各方,就得开拓新财源。而这个财源就是近在咫尺的江淮地区。后周柴荣向淮南拓土十四州、饮马长江,不仅巩固了南方疆土,而且实现了财源开辟。

同时,对关中和后蜀的战争,不仅稳定了西境,而且将后蜀封死在四川。这时候,后蜀灭亡就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中原但凡一统,蜀道难、便不再难,因为再难的蜀道也扛不住统一王朝的力量碾压。

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后周集中全力发动了对契丹的战争,目的就是要夺回燕云十六州。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后周世宗柴荣在山河将复之时突然病逝。而收复燕云十六州之事,只能再等数百年。

即便如此,柴荣奠定的这个力量格局,决定了五代乱世难再继续,中原即将完成一统。因为河南的政治中心与江淮的财富中心已经实现了结合,所以中央王朝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来整治山河。

04.历史没有必然但偶然可以促成趋势

五代乱世,可以追溯到安史之乱。因为从安史之乱以后,天下就算步入了乱世。

安史之乱,使大唐失去了河北这个经济中心。江淮发力,为大唐延续了150余年国祚。但,失去河朔三镇的大唐,已经难以成就帝国辉煌了。

安史之乱,你无法找到一个必然爆发的根本原因。安禄山为什么造反?也许就是权力斗争激化后的一起偶然事件。但这个偶然事件,却终结了大唐盛世。

没有河朔三镇,就没有大唐盛世。河北,成为大唐永远的痛。

安史之乱导致了又一波北人南迁,于是江淮快速发展。没有安史之乱,地广人稀的江淮就没有开发的人力基础。虽然河北三镇旧事依旧、虽然关中藩镇时常彪悍,但江淮在大多数的时间里,一直是大唐拥泵。

庞勋之变,仅是八百桂林戍卒却发动了江淮大起义,武宁军人与大唐势如水火。你怎么解释八百人掀起得这个大起义?解释很多,如武宁军人与朝廷的爱恨情仇、大唐对南方藩镇的削弱裁军。但,都难以聚焦到八百戍卒身上,大背景在小事件身上不具说服力。所以,还是一场偶然。

而之后的王仙芝起义和黄巢起义,偏偏没有爆发于苛政猛于虎的江淮之地,而是山东这个地方。当你想寻找必然原因的时候,你总能找到,但这些必然原因从来不是充分加必要的原因。

此后,大唐大厦将倾。这个大厦之下是一个又一个的诸侯藩镇。

先是大唐盛世的趋势终止,再是乱世战国的趋势上演。

藩镇兼并战争,打出了两个争霸端点。一个端点是山西、一个端点是河南。王朝皇帝总在河南登基,但山西军阀总会杀到河南。于是,五代王朝就走马灯般地换来换去。这又是一个趋势。

短命的后汉王朝,开展了血腥的权力游戏,把山西集团的武将们杀得哀鸿遍野。而又是李存勖、又是石敬瑭、又是刘知远,这些山西枭雄将山西力量消耗殆尽。于是,力量格局在后汉以后就开始了新变化。这还是一个趋势。

后周的两位皇帝,郭威和柴荣也非必然,而是偶然。五代乱世只有冷酷计算,对敌人要残忍,对自己人和治下百姓就要更残忍。但郭威却情怀满满,他输出了秩序。五代乱世已是囚徒困境,竞争越激烈、打法越相似、实力越相当。但柴荣却是不世出的豪杰,他重塑了格局。汴梁与江淮这个大运河区域,就实现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合流。于是,中原崛起,就是一个更大的趋势。

多做反应,少做预测,因为你预测不到结果而只能顺应趋势。历史就是一个偶然接着一个偶然,但偶然之中却在酝酿趋势。一旦时机成熟,趋势则会成为某种必然。五代乱世,在后周即将结束。即便大宋代周,也阻挡不了这个趋势。

但是,还有没有比这更大的趋势呢?当然有,那就是中原和草原的竞争。

辽世宗匆匆离世、辽穆宗放荡残暴,加之一系列的宫廷政变,草原霸主契丹恰恰在这个时候,放弃了博弈中原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偶然,让郭威情怀得以经天、让柴荣武功得以纬地,也让北宋能够延续后周模式。但这个偶然挡不住中原和草原的激烈博弈。因为最大的趋势已经开启。所以,即便中原一统,但天下也不再是中原中心,中原王朝与草原征服者的较量,即将上演。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 2023-03-08 16:35

    [点赞][点赞],讲的很有逻辑,有些历史确实有很多偶然性,[呲牙笑]

可爱的夏天

简介:带你们走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