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局势近日迎来戏剧性转折,原属前总统阿萨德势力范围的阿拉维派民众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标志着该国进入新一轮权力洗牌周期。这场始于沿海地区的反抗运动,正迅速演变为席卷全国的"二次内战"。
血色统治引爆民变在拉塔基亚省贾布莱市,前政府军老兵组成的突击队深夜奇袭得手,成功夺取HTS极端武装的多辆主战坦克。这些曾属于叙利亚政府军的装备调转炮口,成为反抗力量压制极端分子的利器。当地居民透露,HTS占领期间以"清除异己"为名实施集体处决,仅上月就有超过200名平民被虐杀。
派系联盟逐步成型德鲁兹武装率先在南部德拉省发难,与阿拉维派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库尔德武装虽未公开表态,但其控制区已切断通往HTS大本营的补给线。军事观察家注意到,各派抵抗力量正在共享情报网络,这种协同作战模式在叙利亚十年内战中尚属首次。
极端政权陷入孤立面对多线作战压力,HTS领导人朱拉尼的强硬喊话显得苍白无力。其所谓"全面镇压"的威胁,反而加速了地方武装的倒戈。值得关注的是,连长期与HTS暗通款曲的外部势力也暂停了资金支持,国际社会对极端组织的容忍度触及临界点。
地缘格局暗流涌动以色列军队在戈兰高地方向的异常调动引发猜测,分析认为以方可能在等待HTS政权崩溃的时机,趁机扩大缓冲区。而俄罗斯驻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侦察机活动频率骤增,显示出莫斯科对局势升级的深度关切。
随着反抗力量在塔尔图斯港建立临时指挥中心,叙利亚正重现2011年内战初期的碎片化态势。但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次起义浪潮带有明确的反极端化特征,或将重塑中东反恐战争的地缘政治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