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0岁了,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就想着在我还没有糊涂的时候把我的身后事安排一下。
我和老伴一辈子关系非常的好,虽然农村人不懂浪漫,但我和老伴可以说是从一穷二白的苦难日子一起过来的,老伴性格温良,但干活麻利。
我有两个儿子,小时候大儿子聪明文静,小儿子活泼可爱。老大从小就学习好,老二从小就不爱学习。
当年老大考上了高中,一家人都挺开心的,但老二却死活不愿意上学了,我语重心长的给小儿子做工作,希望他能继续学业,不要因为家里两个儿子负担重而不愿意上学,只要他愿意上我砸锅卖铁也供他上学,不让他以后后悔。
但小儿子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上学,小儿子去学习汽车修理。刚去学汽修,学徒工,管吃管住没有工资。一天老伴让我给小儿子送点饺子,我第一次到小儿子工作的地方,环境非常的艰苦,晚上几个学徒工就住在一辆废弃大客车改装的宿舍里。看着小儿子手上的裂痕,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后来小儿子慢慢有了工资,而大儿子也大学毕业继续读研。亲戚朋友都非常的羡慕我,说我儿子是我们村学历最高的人,将来我等着跟大儿子享福吧。我和老伴都为大儿子骄傲,也知道小儿子挣得钱也用来供哥哥上学了,小儿子为这个家也付出了很多。
后来大儿子又读了博士,家里的事一点都帮不上忙,家里家外都是小儿子在操持。后来小儿子自己开了一家修车店,也给自己娶了个媳妇,小儿媳妇没有多大的文化,但老实肯干,一家人非常的和谐。
大儿子在省会高校找到了工作,找了个城里的媳妇,留过学,儿媳妇要求全款买房。儿子的安家费不够买房,没有办法我和小儿子想办法给大儿子凑了30万,让大儿子在城里安了家。
大儿子结婚的时候彩礼酒席都是我和小儿子想办法凑的,但能把大儿子的婚事办了,我和老伴心里也比较的安慰。
大儿媳生孩子了,老伴去伺候月子,但每次我给她打电话,她都是非常的忧郁的感觉,我不放心过去看看。到了儿子家,我才知道老伴在大儿子家过的啥日子,儿媳妇每天都在找事,不是这不行,就是那不中,亲家每天啥也不干,专门监督我老伴,挑我老伴的刺。
给你说了没有孩子擦脸巾每次都要消毒,你咋就记不住,儿媳妇又在大声的呵斥老伴。
大儿子的岳母也在旁边火上浇油:亲家不是我说你,你的讲点卫生,不能还是农村的习惯。
我看儿子像一个鸵鸟一样,埋头不吭声,知道儿子在这个家也是不作为,难为老伴了。
我脾气不好,直接说:你妈习惯不好,不如亲家母有文化讲卫生,明天我们就回去了,别再在这给你们添乱了。
儿子,儿媳和亲家母面面相觑,可能没有想到我会这样脾气火爆吧。
亲家看我这样,直接说:这是你们家的孙子,你们不伺候谁伺候?
老伴拦住我,不让我说,我气不过连夜离开了大儿子家。
老伴受着气,捏着鼻子在大儿子家帮他们带了三年的孩子。
孩子三岁了要上幼儿园,不用老伴带了,我去接老伴回家。到了大儿子家,看见亲家正在客厅和小孙子玩:我家龚小豆马上就上幼儿园了。
龚小豆?我心里一惊,儿媳妇姓龚,我们姓豆,平时都是叫小孙子豆豆。
难道孙子姓了儿媳妇的姓?
你说豆豆的大名叫啥?我问我亲家
龚小豆啊,亲家理所当然的说。
我抬头问儿子:孩子姓龚?你是倒插门吗?
大儿子不敢看我,儿媳妇一看不愿意了:我生的儿子,我想叫他姓啥就姓啥。
看着儿子窝囊的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姓龚我心里不舒服,但也不是不能接受,但你们总的给我商量一下吧,你们这三年也不用成天你们的孙子你们不看谁看挂在嘴上啊,你们不要成天挤兑我老伴啊。
我生气的带着老伴离开了,从此大儿媳和孙子就没有再回过我们家,过年过节都是大儿子当天回去当天走,没有在家过过夜。
这么多年都是小儿两口给我做饭,买衣服,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是小儿子两口子跑前跑后的。
今年我70岁了,正好碰上村里拆迁,我想在我还清醒的时候把家分一下,于是我就让大儿子和大儿媳回来家里一趟。
找了本家的几个人和村里的干部,我要把我的家分一下。
我对两个二儿子说:我手里有啥你们也知道,1500平的安置房,每月15000元的过度费。我的方案是每月的过度费我和老伴掌握,以后剩多剩少都是小儿子的,房子给老大200平,写大儿子的名字,其他的1300平300平写我和老伴的名字,1000平写老二孩子的名字,我和老伴老了我们的300平也归老二所有,以后我们老两口的生老病死由小儿子负责。
老大媳妇一听不愿意了,认为必须的平分,我想起了她以前说的话“我生的儿子,我想叫他姓啥就姓啥,”直接回怼她说:你生的孩子想姓啥你当家,我的东西我想给谁我当家。
本家和村干部也认为我分的不公平,我也家丑不怕外扬了,我问老大两口子:你们给我过过一次生日吗?你们带我们看过一次病吗?我吃过老大媳妇做的饭吗?你家孩子知道我是他爷爷吗?你孩子姓豆吗?
别看大儿子书读的不错,文化水平高,但他对于家庭关系的处理一塌糊涂,人情世故狗屁不通,老大媳妇整天觉得自己是城里人,高高在上,目无尊长,能给他们200平都是给多了。
小儿子两个人虽然没有文化,但对我和老伴两个人嘘寒问暖的,老二家的孩子每天爷爷爷爷的叫着,我心里暖洋洋的,我看透了,小儿子两口子才是我以后的依靠。
这么多年我也看透了,孝顺不孝顺不在于文化程度的高低,而是他们有没有一颗孝顺的心。
虽然老大两口子不同意我的方案,但我会坚持,家一定要按我的方案分,他们不同意不签字我该怎么实行我的方案呢?
这是老豆家的故事,有人说老豆太偏激了,两个儿子都是儿子,应该一碗水端平,但老豆却认为,靠得住的才是儿子,他不可能把房子留给姓龚的孙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28952fc52a5085d075acdf0271f9b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