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史湘云和冯紫英的姻缘伏笔,只说贾宝玉在说了“悲愁喜乐”四句,又唱了《红豆歌》后提到的那个“酒底”,才算是对薛宝钗后婚姻时代不幸的全面影谶。
宝玉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梨来,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完了令。(引第二十八回)
贾宝玉的酒底是“一片梨”,以“梨”喻“离”,暗示贾宝玉的离去,就和甄士隐一样是主动离去,与薛宝钗无关。而留下薛宝钗的往后余生,就体现在这句“雨打梨花深闭门”的词中。“雨打梨花深闭门”,出自秦观(秦太虚)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树上黄莺的啼鸣,让人听后泪流满面,新旧泪痕交织在一起。整整一年都未收到远方丈夫寄来的家书,只能在梦中与他相见。无人可以倾诉知心话,唯有借酒消愁。等到灯油熬干,天色将明,门后的人已是泪湿如雨打梨花。
这首词讲述的是一位妻子思念远方未归的丈夫,整夜无眠以泪面,延续的是薛宝钗在《忆菊》与《画菊》中的悲情,可以作为薛宝钗在贾宝玉离去后,余生凄苦的侧面佐证。正是贾宝玉的背弃,给薛宝钗带去最为沉重的打击与折磨!
虽然说薛家谋求金玉良姻,是“自寻烦恼”。但贾宝玉既然同意娶了薛宝钗,就需要对妻子尽心尽责,履行身为丈夫的责任。
根据八十回前的线索推测,根本不存在续书所谓“调包计”的情节。刘姥姥的雪下抽柴故事和杏子阴假凤泣虚凰的“续弦说”,两个情节结合,可知贾宝玉娶薛宝钗是为病入膏肓的贾母“冲喜”,且是以续弦对待的薛宝钗。
然而,根据“终身误”曲子,以及《红豆歌》的内容来看,贾宝玉在婚后,面对与薛宝钗齐眉举案的和美姻缘,自觉对不起林黛玉而备受内心的矛盾与煎熬,最终应该是在梦中,像感知晴雯之死一般,感受到林黛玉的去世,便受癞头和尚的度化,如甄士隐一般出家而去。
虽然他履行了对林黛玉的承诺: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但却是对薛宝钗不起。
“雨打梨花深闭门” 引出《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呼应了牡丹花签 “任是无情也动人”也出自秦观的《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双双以离人恨重之怨,刻画了薛宝钗被丈夫抛弃的不幸结局。
另外,薛宝钗的丫头名叫莺儿,不排除也出自秦观的这首《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只是莺儿如同紫鹃,名字中隐含悲情色彩,都未能为主人带来好运。好在薛宝钗还有个丫头名叫 “文杏”,隐喻着微小的幸运,暗示她的人生或许还有一线转机。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