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位期间废除了上千年的宰相制度,他认为宰相会专权,也会分走属于皇帝的权力。他大权独揽,一人之力代替宰相。但后世的帝王不一定有他的能力,代替宰相制度的内阁慢慢形成,内阁首辅也逐渐变成宰相。
内阁首辅,内阁排名第一之人,其实就是宰相。首辅的产生,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在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产生的,首辅李贤。
人员统计
内阁首辅,从李贤开始,至明朝灭亡,187年的历史中,共计76任首辅,总人数为56人。任职时长不定,取决于斗争和皇帝的喜好。有些做过好几任首辅,比如李贤,两任首辅。夏言,四任首辅。
严嵩
任期最长
首辅任期最长的是严嵩,对,就是他,身后都是骂名的严嵩。严嵩两任首辅,第一任是1544年8月-1545年12月,干了一年多被降职。第二任是1548年-1562年,这次担任首辅任期时长14年四个月。两任合计16年,明朝第一。严嵩结局很惨,被罢官抄家,死无葬身之地。
任职最多
夏言,四任首辅。第一任,1538年12月-1539年5月,时长半年;第二任1539年5月-1541年8月,时长2年三个月,在这两个任期之间还有一个首辅,叫顾鼎臣,任期不到一个月;第三任,1541年10月-1542年7月,时长十个月;第四任,1545年12月-1548年1月,时长2年2个月。累计任期5年半。夏言作为首辅,很有政绩。但性格耿直,为人强硬,逐渐失去嘉靖帝的喜欢,被严嵩诬陷,含冤致死。
投机首辅
万安,30岁考中进士,说明他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学习能力,但人品实在不怎么地。第一次投机,作为四川人的他,冒充北方人被选为庶吉士。这相当于进了潜力干部培训班,是入内阁的重要途径。
这家伙没有实际处理政事的能力,遇事就甩锅,他能继续升迁的原因一是结交宦官,二是巴结万贵妃。万贵妃是成化帝的宠妃,地位冠绝后宫。他们都姓万,扯上亲戚后,万安的地位更加稳固。1477年-1487年,竟然做了十年的首辅。任期之内,没有政绩但善于排除异己,被世人评为“纸糊”的内阁。明孝宗继位后,被罢免。
状元首辅
彭时,江西吉安人,32岁中状元。首辅任期,1468年-1475年。为人正直,很有政绩。
商辂,浙江淳安人,三元及第,31岁中状元。首辅任期,1475-1477,人品能力俱佳。
费宏,江西上饶人,19岁中状元。首辅任期,1524年-1527年。后世评价挺高的。
顾鼎臣,江苏昆山人,33岁中状元。首辅任期不到一个月。
李春芳,江苏泰州人,36岁中状元。首辅任期,1568年-1571年。太平宰相,功过一般。
周延儒,江苏宜兴人,24岁中状元。首辅任期,1630年-1633年。受贿处死,被《明史》列入奸臣传。
魏藻德,北京通州人,35岁中状元,首辅任期不到一个月。能力一般,明朝灭亡,死于狱中。
首辅更迭频繁
崇祯帝在位期间,是首辅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朱由检1627年8月登基,至1644年3月自杀,不到17年的时间,共有20任首辅,平均任期10个月。而崇祯之前的170年间,共有56任首辅,平均任期3年。这跟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系,内外交困。也跟崇祯自己有关系,志大才疏、刚愎自用,明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权力巅峰
内阁首辅为皇帝之下第一人,掌权很大,但权力最大的首辅是谁?我认为是张居正,斗败高供之后,他成为内阁首辅。小皇帝10岁,还是自己的学生,对自己也是言听计从;皇帝母亲李贵妃,也是强力支持他;大太监冯保是他的政治联盟;朝中大臣敢跟他唱反调的也不多;真正的达到了权力巅峰。开启了他富国强兵的改革,不得不说,他是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
不过,功高盖主,很多属于皇帝的权力被他拿走,万历帝的内心愤恨。张居正死后的四天,清算便开始了。最后被抄家,所有一切化为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