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务头子唐纵,杀人如麻爱记日记,逃到台湾后仍获蒋介石父子重用

念由心生 2022-10-28 14:18:40

1946年3月17日,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因飞机失事,摔死在南京附近。此时的军统内部,来不及为戴笠的死感到悲伤,很快就掀起了一轮权力争夺战。一向协助戴笠处理军统事务的毛人凤很想上位,但也深知自己资历不够,于是召集一众心腹商量应对措施。

经过商定,毛人凤向蒋介石建议,请正在北平参加军调部工作的军统主任秘书郑介民代理军统局长。毛人凤之所以急于想让郑介民回来,绝不是因为他跟郑介民的关系有多亲近,事实上他们日后还将斗得不可开交。他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阻止一个人上位,那就是时任国民党内政部政务次长,有着军统“智多星”之称的唐纵。

在毛人凤看来,郑介民虽然一直挂名军统局主任秘书,但他自诩黄埔二期的身份,根本不甘居于戴笠之下,其志向根本不在军统。如果由郑介民代理局长,日后军统内部事务,大概率还是由毛人凤处理。而唐纵则不然,他一直都在特务系统,为蒋介石主管全国情报,如果由唐纵代理局长,大概率要亲力亲为,到时候就没毛人凤什么事了。

郑介民

当然,这些都是毛人凤打的如意算盘。相反,郑介民腾出手后立马对军统改革,大大缩小了戴笠时代的规模。反倒是唐纵,从一开始就不愿趟军统这趟浑水了。郑介民因为在北平还有工作,又不愿放权给毛人凤,因此向蒋介石提议由唐纵暂时代理。唐纵都是来个代而不理,他的理由是,军统局的问题太多,戴笠生前得罪的人太多,他乐得不去插手。

能够在纷纷扰扰中洞穿局势,唐纵不愧是军统“智多星”,而杀人如麻的他,相比戴笠、毛人凤、郑介民等人,其下场好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到了台湾,蒋经国一手掌控特务系统的情况下,唐纵还能得到重用。唐纵这个特务头子,是怎样成为国民党政坛不倒翁的呢?

唐纵是湖南酃县(今株洲市炎陵县)人,黄埔六期毕业。黄埔六期走出了不少优秀将领,但多数都是解放军的将军,比如罗瑞卿、张宗逊、陈伯钧、程子华等,而在国民党方面则是出了两个大特务,一个是唐纵,另一个就是戴笠。

在黄埔六期受训期间,唐纵就表现出来从事情报与特务方面的天赋,经常秘密向蒋介石写“小报告”。凡是一些教官讲课时他认为有问题的或者是对蒋有任何不满的言论,他都随时向蒋报告。由于他做得很秘密,一些人都没有发觉他。在他当学生的时候,就有不少共产党员遭到他的暗害。相反,他对军事训练并不感兴趣,到毕业时还打不好三个人字的绑腿。

据沈醉描述,唐纵这个人,从外表上看,很是斯文。他戴着一副近视程度不是很深的白金框架的眼镜,白瘦的面孔,说话时不但声音很轻,而且老是带着微微的笑容,态度很冷静。从表面上看,既不易看出他是一个军人,更不易看出他是一个凶残的杀人魔王和特务头子。

唐纵

唐纵跟戴笠由于是同学,很早就相识,交谈也颇为投机。蒋介石成立法西斯特务组织“复兴社”时,戴笠被任命为特务处处长,郑介民是副处长,唐纵则担任书记。

蒋介石一心要搞法西斯统治,因此安排了不少亲信去德国学习,唐纵便是其中一个。回国后,唐纵在许多场合发表演讲,介绍德国特务是如何效忠元首希特勒的,以此来督促国民党特务们学习这种“忠于领袖”的精神,誓死报效蒋介石。唐纵这种行为自然很讨蒋介石欢心,同时也让戴笠很是欣赏。正是在戴笠的极力推荐下,唐纵进入到蒋介石的侍从室工作,成为老蒋身边的红人。

戴笠原本是想将唐纵摆在蒋介石身边,对自己和军统都有利。但唐纵似乎并不这样想,他从来不包庇军统,别人攻击军统的情报都一一送给老蒋看,并且还极力讨好CC系,巴结政学系。此外,唐纵还有一个最大的长处,能做到“守口如瓶”,蒋介石交代他办的事,或者是派系斗争中相互攻击的话,他从不泄露,即便是戴笠,也别想从他嘴里得到什么机密。

事实上,此时的唐纵已经脱离了军统,成为蒋介石身边主管情报工作的第六组组长。直到1943年,戴笠兼任了中美合作做主任,蒋介石为了让戴笠有更多时间跟美国人合作,才又派了唐纵去兼任军统帮办。但唐纵也只是每周到军统一两次,只谈些形势问题。

军统的大小特务们总是喜欢去听唐纵讲话,希望从他那里获得一些接近蒋介石的机会,但唐纵从来不会多讲。这也让他在那些特务们心目中,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因此在戴笠死后,当毛人凤找人出主意时,大家一致认为要让郑介民来阻挡住唐纵入主军统。

唐纵有他自己当官的法宝,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无限讨好蒋介石。在他的会客室正中,悬挂着一幅蒋介石和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时的照片。他经常指着照片对人说,“这是我们国家最高领袖和世界上两个大国领袖在一起的照片。中国有这样伟大的领袖,才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拍马屁之情,令人作呕。

唐纵逢迎蒋介石的另一个办法是,蒋介石看什么书读什么报刊,他再忙也要抽时间找到同样的东西看,这样才能在蒋介石偶尔谈到相关问题时能对答如流。像蒋介石经常看的曾国藩全集和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的自传,他都读得滚瓜烂熟。唐纵不仅读这些书,还写了很多读书心得,每天写日记不断。

有一次,蒋介石突然问到一件事,随行人员因为没有带档案,无法查出时间和内容,蒋介石大发脾气。他便从他的日记中找出来抄给蒋看,受到蒋介石大加赞赏。

对于蒋介石的两个儿子,唐纵也是极力接近。戴笠平时请客时经常找唐纵作陪,他总是推说有事分不开身,但只要是蒋经国或蒋纬国来了,他就是再忙也会抽时间过去。有时候还要专门准备酒菜,在家中再招待一次。

抗战胜利后,唐纵更是平步青云。蒋介石在戴笠还没死时,就打算重点培植唐纵,戴笠死后,老蒋对他就更重视了。1945年9月起,唐纵先后任国民政府中将参军、内政部次长、军统局代局长兼警察总署署长,主持全国警政,并负责掌握全国保安部队。

唐纵在出任警察总署之前,与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李士珍一向处得不错。戴笠过去与李士珍闹摩擦弄得不可开交时,他从不介入,有时还说戴笠对李太过分了一些。他去侍从室的几年中,李经常去找他。

他当了上署长以后,初时也很想避免和李发生矛盾,希望李在训练警官方面能与他很好地配合工作。他不但首先去拜访过李,同时对李也很恭维,他甚至当着很多人的面称李为“老大哥”。但李士珍却并不因为唐纵对他的态度好,就能真正和他合作而消除嫌怨。李士珍等了十多年,眼看戴笠死于非命,满以为十拿九稳可以把全国警察领导权夺到手中,连做梦也没想到唐纵把这个职位抢走了,他怎么会甘心?

就这样,李士珍跟唐纵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夺。但要论起懂得如何讨蒋介石欢心这一点,李士珍又怎么会是唐纵的对手呢。

戴笠生前拟有统一掌握全国警察的计划,准备成立警察总监部,由他兼任总监。李士珍多年来准备了一个《十年建警计划》,抢在戴笠之前送给了蒋介石,满以为抗战胜利后成立警察总署时第一任署长就会轮到他。结果署长被唐纵抢了。李就把他的《计划》印成小册子,向人分送。可是这个计划送到蒋介石处,遭到了“阅而不批”的命运,被蒋介石搁置下来。

唐纵针对李的计划的缺点,迎合蒋介石的意图另外赶制了一个《五年建警计划》。他究竟在蒋介石身边多年,懂得蒋介石的心理比李多得多。他的这一计划大受蒋介石的赏识,准其按计划逐步施行。

唐纵计划的主旨是“统一事权,加强职能”,这就和蒋介石“戡乱建国”的方针相吻合了。他计划中的“警保合一”以及运用警察力量巩固后方治安,与大城市的警管区制、警员制,使警察与特务一元化等,都符合蒋介石的心理,因而使他这个“外行”比李士珍那个“内行”在蒋介石面前吃香得多。

为了进一步和李士珍争夺警察教育权,唐纵的计划中也采用了李的一些办法,所以看起来比李的就更完善了。

唐纵对李的那个计划,曾用讥讽的口吻批评过,说是“书生之见”。最使李伤心的是唐纵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从这个计划中可以看出李大哥对教育长很有兴趣,还想再当上十年的样子。”自然,这些话很快就传到李的耳中。据说李士珍听了气得脸色发白,大骂唐纵的计划是“邪门歪道”、“流氓作风”。

从此以后,唐纵和李士珍两人从当初互找对方工作上的毛病,发展到进行人身攻击,仇恨越来越深,形同水火。不过他们在公开场合中见面的时候,彼此还是有礼貌地招呼一下,唐纵有时还故意表示亲热的样子。

唐纵虽然官运亨通,但日子却很不好过,使他伤脑筋的事层出不穷。当他刚刚就任警察总署长时,连总署还没正式成立,只是一个光杆署长的时候,就在昆明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李闻血案”。蒋介石为了平息民愤,立即指名派这个刚上任的警察总署长亲自前去“彻查”。

这件事本就是国民党特务做的,背后的大老板当然就是蒋介石本人了。这样的事要让唐纵去彻查,又能“彻”到什么程度呢?不管他怎么做,到头来都是个得罪人的事。唐纵先是在重庆待了几天,毛人凤打电报告诉他,李闻血案是云南警备总司令霍揆章所干的。

霍揆章是唐纵的酃县老乡,跟他私交很好。更重要的是,霍揆章是陈诚土木系的重要将领,唐纵不但害怕得罪霍揆章,更害怕得罪陈诚。最后,连蒋介石也看出来他的“左右为难”,改派顾祝同前往调查,他才长舒一口气。

随着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败退,唐纵也不再那样兴致勃勃了。尤其是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大部被歼灭后,南京人心惶惶,大官们的家眷都在作逃往台湾、香港和海外的打算。唐纵的老婆不断抱怨,他还故作镇静不送她和孩子走。唐纵总是叹气道,“我一走,别人的闲话就更多了。”但转头又说,“迟早要送走的,我们都得走的。”

1949年,蒋介石的反动政权行将覆灭,唐纵感到大势已去,心情极度悲观沮丧,但有感于蒋的主仆之恩,表面上仍强作镇静,主张坚决抵抗到底。至于这样的表态是否出于真心,就不得而知了。

他在败退之际曾对沈醉说,“共产党最厉害的是统一战线这个政策,将来许多国民党的大官都要被拉过去。只有对干特务工作的人不肯要,而且始终是仇恨万分、非置之死地不可。”从这点看,唐纵对于共产党的政策有相当了解,而且还很有自知之明。只是,他到底还是低估了统战政策,当年听他讲这话的沈醉,若干年后当上了副部级的干部。

逃到台湾后,唐纵又显现出他比郑介民、毛人凤更高明的地方。郑介民因为跟美国关系走得太近,遭到蒋介石猜忌,最终死得不明不白。毛人凤则连起码的自知之明都没有,妄想跟蒋经国争夺特务系统的控制权,险些被蒋介石枪毙,最后也不过是郁郁而终。

唐纵则不然,当蒋经国准备接管特务系统时,成立了一个名叫“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机构,唐纵出任这个机构的代理主任。有自知之明的他依然还是代而不理,不久后索性将这个位置让给了蒋经国。

这样“懂事”的唐纵,在蒋家父子控制的台湾政权中,仍然得到了重用,历任“内政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大民银行董事长等职。退休后又继续担任蒋家父子的顾问。1981年在台北病逝,终年76岁。

唐纵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那就是写日记,他的日记乃绝对私密性记述,连老婆都不让看的,军统高层人士都知道唐纵的日记很“精彩”,沈醉在其文章《唐纵其人》中曾回忆说,一次趁唐不在家,(沈醉)“曾好奇地问他老婆,是不是看到过唐每天写的日记,不料此话一出,她马上表现出很气愤的样子,对我大发牢骚,说他写的日记谁也不准看,他们结婚十多年,多次想看看他的那些宝贝日记,都被拒绝了,吵过好几回也没有让她看。”

他的日记到底有多私密呢?举个例子:他曾记录了宋美龄跟蒋介石闹矛盾,住在大姐宋蔼龄的家中,长达半月不回家。蒋介石两次去接她回来,居然都吃了闭门羹。因为这则日记,陈布雷跟蒋介石告状,还险些吃了枪子。

至于陈布雷是怎么知道日记内容的,只能说是个谜。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