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什锦菜总是让人想起那些窗外飘着细雨的日子,厨房里一锅热气腾腾的五颜六色的蔬菜在灶台上翻腾,那是妈妈最拿手的一道菜,她说只要家里有个锅就能炒出一整个春天的味道。
南京人说这道菜一定要在过年的时候做,因为年夜饭的餐桌上总要摆上这么一大盘子,有些人家里的老人还会说这个菜的由来,那时候人们把这叫做十样菜,每个蔬菜都代表着一个家人的团圆。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太记得这些讲究了,但是每次回家过年的时候,妈妈还是会把这道菜端上餐桌,说是要让在外打拼的孩子尝尝家乡的味道。
有时候想想这道菜真的很奇特,它不像其他菜那样需要特别的调味料,只要简单地放点盐和麻油就能让一大锅蔬菜变得香气四溢。
记得小时候总是站在厨房门口看妈妈做这道菜,她会把每种蔬菜都分开炒,说是这样才能保持每种菜的本味。
其实做这道菜最麻烦的就是准备工作,要把十几种蔬菜都洗净切好,光是这个过程就要花上大半个上午的时间。
有些家庭会选择在腊月二十九的早上开始准备这道菜,因为这样可以让全家人一起动手,边做边聊着过去一年的故事。
现在想想,其实这道菜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于它能让一家人有机会聚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南京什锦菜最讲究的就是选材,要避开那些带着浓重味道的蔬菜,比如韭菜和大葱这些,因为它们会破坏整体的口感。
每种蔬菜的切法也有讲究,一般都是切成细丝或者条状,这样不仅容易入味,还能让整道菜看起来层次分明。
有些老南京还会特意把一些干货提前泡发好,比如木耳和黄花菜,说是这样可以让菜的口感更加丰富。
在炒制的过程中,每种蔬菜都要掌握好火候,比如豆芽只需要炒到八分熟,而胡萝卜则要多放些油慢慢炒。
最后调味的时候,一定要用上好的芝麻油,这是让整道菜提升层次的关键,有些人家还会撒上一些芝麻点缀。
虽然现在超市里也能买到现成的什锦菜,但是那种味道总是差了点什么,可能是少了那份家的温度。
这道菜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存放几天,每次热一点来吃都觉得味道不错,甚至有人说放了一天后味道会更好。
在南京的一些老字号饭店里,什锦菜也是必不可少的招牌菜,只是比起家里做的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烟火气。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简单快捷的料理方式,但是这道菜却一直保持着它最原始的做法,可能这就是传统的魅力。
有些人开始尝试给这道菜加入新的元素,比如加入一些西式的蔬菜,但是老一辈人总是觉得这样就不是正宗的南京什锦菜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已经没有时间像从前那样慢慢准备这道菜,但是过年的时候还是会坚持做一次。
这道菜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餐桌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了延续一种家的味道和记忆。
在外地生活的南京人,有时候会特意跑回家吃一顿什锦菜,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太多的乡愁和思念。
现在的年轻人虽然不太会做这道菜,但是他们会拍照发朋友圈,记录下这份来自家乡的温暖。
城市在发展,生活在变化,但是这道菜依然保持着它最初的模样,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
这些年来,什锦菜的做法在每个家庭都有一些微小的变化,但是不变的是那份传承的心意。
这道菜其实很巧妙地解决了冰箱里零散蔬菜的问题,把所有的食材都利用起来,一点都不浪费。
在物质不那么丰富的年代,什锦菜就是一道非常实惠的菜,可以让每个家庭都吃到营养均衡的美食。
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这道菜恰好满足了这个需求,既有各种蔬菜的营养,又不会太油腻。
做这道菜的时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因为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用心去对待。
有些人说这道菜就是一门艺术,因为要把不同的食材搭配得恰到好处,既要保持各自的特色又要融为一体。
这些年来,很多人开始重新认识这道传统美食,发现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道需要慢慢制作的菜,反而成了一种让人放慢脚步的提醒。
每次做这道菜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老一辈人的智慧,他们总能把简单的食材做出不简单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