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拥兵百万占据江南,却被十万清军迅速消灭,这四个人当负全责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7-17 09:01:52

1644年3月19日,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北京煤山自缢,至此,大明王朝土崩瓦解。但当时的局势并非毫无转圜余地。

那时,江淮、江南等广袤且肥沃的区域,尚未被战火侵袭,仍稳稳掌控在大明手中。

并且,大明的陪都南京,拥有完备的官僚管理体系,照常运行,政治、经济基石相当牢固。对比历史上东晋的“衣冠南渡”以及南宋的仓惶南逃,南明当时的形势明显要好得多。

再看军事力量,南明实力不容小觑。单说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对外号称拥兵百万,就算有夸大成分,减半计算,也有四十万兵力。

江北四镇的刘良佐、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四位总兵,麾下兵力总计约二十万。依据《清世祖实录》记载,多铎攻克南京后,江北前来归降的南明官兵,有总兵23名,副将47名,马步兵23万8千300名。

还有军阀郑芝龙和郑鸿逵兄弟,手下兵力至少十万,孙可望和李定国等人率领的大顺军、大西军残部,大约三十万人。

如此算来,南明的总兵力至少一百万,而清军入关时,兵力仅十万余人。 可是,占据这般优势的南明政权,仅存世15年(从1644年到1659年,也有说法称名义上存续39年)。

相较之下,南宋存续152年,东晋也延续了103年,南明败亡速度实在惊人。 关于南明迅速败亡的缘由,史学家普遍认为,皇室宗亲之间无休止的争斗、朝廷大臣各怀心思、各路藩镇各有打算等,都是关键因素。

从个人责任角度来讲,以下四人责任重大。 首先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当李自成的大顺军逼近北京时,有大臣提议崇祯南迁,以保存朝廷,崇祯因坚守“君王死社稷”的理念拒绝了。

后来,大臣又建议让太子离开北京,南下坐镇南京,以防不测,崇祯依旧拒绝。

崇祯自己不南迁,一方面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其看重名节;另一方面,他对当时战局仍存幻想,觉得以往北京被围都能化险为夷,此次或许也能如此。

但不让太子南下,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太子南下南京,既符合惯例,又能召集兵马,还不会影响军队士气。

崇祯此举,很大程度上是过于在乎所谓的“名节”,加之刚愎自用,不知变通。 由于崇祯和他的儿子们都未能逃出北京,致使南明在选择皇帝时,没有一个能令众人信服的人选。

这使得南明四朝,皇室宗亲为争夺正统之位,相互厮杀,大量的军事力量和国家实力都在内斗中白白消耗。

例如,东林党人想拥立潞王为帝,马士英和江北四镇总兵却要拥立福王,双方为此争执不休;弘光帝被俘后,唐王被立为隆武帝,与此同时,鲁王在浙东出任监国,两人又为正统之位大打出手。

隆武帝被清军擒获后,其弟被立为绍武帝,而桂王又在肇庆被立为永历帝,绍武与永历也因正统问题相互争斗。

整个南明始终未能形成统一核心,自然难以与清军抗衡。所以,崇祯的错误决策,是南明败亡的重要根源。

史可法身为南京留都的兵部尚书,在南明选择皇帝这一重大事件上,表现差强人意。

当时,崇祯的三个儿子均困于北京,新皇帝只能从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潞王朱常淓等人中挑选。

按照血统和惯例,福王即位最为合理。但史可法却摇摆不定,先是想迎合东林党拥立潞王,随后又想立桂王。

结果,马士英抢先一步,联合各方势力拥立了福王为弘光帝。 史可法的这种失误,造成了严重后果。

其一,他自己被排挤出权力核心,只能外出督师;其二,马士英掌控了朝政大权,政治生态变得污浊不堪,江北四镇总兵因迎立福王有功,变得嚣张跋扈,不听从朝廷指令,最终致使南明被清军逐个击破。

弘光帝朱由崧登基后,未能履行应尽之责。他能力欠缺却觊觎皇位,为了登上皇位,寻求军阀支持,导致江北四镇总兵肆意妄为。

他称帝后,还排挤史可法,宠信马士英,致使朝政混乱。

马士英既无能力也无威望,还加剧了内部矛盾,左良玉以“清君侧”之名率军逼近南京,南明的军事力量在内斗中不断损耗。

最后讲讲吴三桂,。他投降清军,还亲手缢死了永历帝,成为了南明的终结者。

而且,正是因为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清军才能迅速进入中原。

否则,清军和大顺军会在长城一线僵持,南明就能获得战略缓冲期,有机会休养生息、恢复元气,长期在江南偏安一隅也并非毫无可能。

总之,崇祯、史可法、弘光帝、吴三桂这四人,由于各自的问题,使得原本占据优势的南明迅速走向覆灭。

5 阅读:1778
评论列表
  • 2024-08-14 10:18

    离既得利益者太近了。

  • 2024-08-27 03:50

    号称百万的兵全没打过仗,而且号称百万,实际上也就十几万

  • 2024-08-24 18:39

    史上无南明一朝!明自思宗殉国,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