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便对军人授予军衔与勋章,他们在战场上立下卓越功勋,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荣誉。
为确保军衔制顺利施行,中央军委在1952年3月就展开了对人民军队各级干部进行等级评定,此次评定结果将决定未来授衔等级。
然而随着军衔的出炉,众人也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在开国将军群体中,许多将军早年都历经过不幸,后来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其中就包括开国少将陈奇。
陈奇早年命运多舛,在战场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绩,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但更令人惋惜的是,在授衔后的第二年便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在评定军衔的时候,陈奇因健康原因离开部队,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疗养,之前最高职位仅是师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奇理应被授予大校军衔,但最后仍被确定为准军级,军区首长亲自去医院将授衔令送给陈奇,郑重地向他敬礼致贺。
可以看出,陈奇是个特殊的存在,那么他究竟有何特殊贡献,能在人民军队授衔中享受如此特殊待遇呢?
陈奇于1910年出生于河南罗山县,他的家庭是非常贫困的,连属于自己的土地都没有,父亲以给村里地主当佃户为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奇不得不自幼便在田间辛勤劳作,然而“厄运专找苦命人”,陈奇的父亲陈以安因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那个时候只留下母亲杨氏孤身一人照料孩子们,陈奇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家庭变得异常困难,陈奇的生活也更加艰难。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进驻罗山县,加上当时地主和人民有极大的矛盾,当红军积极号召群众参与革命斗争时,很多人参与其中。
当时陈奇正值二十岁壮年,他决心为农民捍卫利益,一年后凭借卓越的悟性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
然而命运总是残酷的,陈奇的家人陆续离开了人世,大哥杳无音信,二哥被残忍的地主活埋,母亲也饿死了。
陈奇只有自己了,他更加憎恨当时的社会,坚定地投入革命斗争,从小战士逐渐成长到红四军班长,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磨练。
长征胜利结束之后,蒋介石又开始调集兵力对宁夏红军展开进攻,当时陈奇不幸被捕,好在他足够机灵,适时地隐瞒了身份,凭借胆识逃出敌人魔掌。
但可惜的是,陈奇也因此落下病根,但他很坚强,依旧参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刻苦学习。
学成归来之后,陈奇被任命为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副团长,之后一路晋升,在军中树立了极高威望。
但由于多次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陈奇在解放战争打响前就达到了二等伤残军人标准,组织将他派往地方部队工作。
1948年2月陈奇重回军队,担任胶东区新五师师长一职,这也是他参军道路上最高的职位,后来又担任第三十二军九十五师师长。
新中国成立后,上级有意提拔陈奇为军长,让陈奇率领第三十二军九十五师从青岛开赴福建一带,为解放台湾做准备。
然而就在陈奇抵达南京后,经年累月的战伤再次将他击垮,当时不得不前往医院治疗,这也让他缺席了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家开始评选军衔,而陈奇已无实际职务,按照规定应被评定为大校。
但党组织经过一系列慎重考虑后,决定将其评定为准军级,因为他为革命抗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就这样,上级又授予陈奇为少将军衔,授衔时他在医院休养,后来军区首长手捧授衔令来到陈奇的病床前,亲自交到陈奇将军手上。
对于这个崇高的历史荣誉,陈奇很是感激,但更加难过的是,陈奇在授衔后不到一年就在南京病逝了,享年46岁。
得知此消息的众人纷纷流下了眼泪,中央也特批陈奇为烈士,将其安葬在南京雨花台望江矶。
其实在历史上,很多战士都是这样,他们为了祖国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