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娱乐圈闹得最凶的新闻,莫过于利路修、高泰宇、李明德这三个人接连宣布退圈。
这事儿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毕竟去年这时候还看他们在红毯上光鲜亮丽,转眼就成素人了。
好家伙,才四月份就凑够仨人,这退圈速度比明星塌房还快。

要说最魔幻的还得数利路修。
这俄罗斯老哥当年参加选秀就一副"别投票求放过"的摆烂样,没想到熬了四年真给熬到合同到期。

愚人节当天在红毯上扔下句"退圈了"扭头就走,社交账号连夜改签名,连经纪公司都来不及公关。
有粉丝翻出他前年录综艺时说的"明星就像橱窗里的模特,每天被摆成不同姿势",现在看真是句句戳心窝子。

高泰宇这事儿更让人唏嘘。
科班出身的演员,当年在《天龙八部》里演慕容复迷倒多少小姑娘。

谁成想他退圈声明里写"镜头前演了十年别人,该做回自己"的时候,粉丝才惊觉这哥们儿早就在青岛盘下三家西餐厅。
有食客拍到他穿着围裙在后厨颠勺,胳膊上肌肉线条比拍戏时还结实。

这哪是退圈啊,分明是换个赛道当霸道总裁。
最戏剧性的还得看李明德。

年初还在微博跟剧组撕逼,说人家男一号耍大牌,结果转头自己因为砸车被拘留。
这兄弟退圈后跑去河南万岁山搞露天演唱会,台下大爷大妈跟着他唱《亲爱的热爱的》插曲,比在横店拍戏时人气还旺。

有网友调侃:"李明德这是从娱乐圈转战民间艺术团了?"
仔细扒拉这些退圈明星的经历,发现他们走的路线各不相同。

利路修退圈后注册成经济咨询师,首月收入直接破八位数。
高泰宇的西餐厅开分店比接戏还勤快,李明德搞汽修店天天直播修车。

这哪是混不下去,分明是找到新财路了。
难怪有网友说:"以前以为明星离开镁光灯活不了,现在看人家过得比当明星滋润。

"
不过要说最扎心的,还是胡歌四年前那句"演员活在别人世界里"。

这话现在被退圈明星们反复引用,高泰宇在声明里写"想感受真实阳光",李明德直播时念叨"零件不会说谎",连利路修都说"真正的下班是找到想上的班"。

合着这帮人退圈不是为了躺平,而是想活出个人样。

看看现在的娱乐圈生态,新人选秀还没出道就签十年卖身契,老艺人三十出头就被说"年纪大"。

横店现在改叫"竖店",六百个微短剧组同时开工,演员片酬压到每天三百块。

有群演吐槽:"现在跑龙套得自带服装,剧组盒饭里连鸡腿都没了。

"这种环境下,也难怪明星们宁可去开餐馆修车。

但话又说回来,退圈这事儿真不能全怪行业。

金子涵当初清空微博被猜要退圈,结果人家转头在成都开舞蹈教室。

有家长拍到她教小朋友压腿,素颜扎马尾比舞台上更有活力。

这说明啥?有时候不是圈子容不下人,是明星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活法了。

现在最逗的是各家经纪公司反应。

听说有公司连夜修改合同,把"五年不准恋爱"改成"每年送艺人做心理辅导"。

视频平台也搞什么"创作保护计划",但网友不买账:"先把注水剧集砍一半再说吧。

"要我说,与其搞这些虚的,不如学学高泰宇的西餐厅,至少人家菜单是实打实的好吃。

这场退圈潮最耐人寻味的是观众态度。

以前明星退圈评论区都是哭天喊地,现在满屏"恭喜脱离苦海"。

利路修退圈微博底下最高赞评论是:"哥你早该走了,当经济顾问不比当明星有前途?"连李明德砸车被拘那事,都有网友玩梗:"修车师傅脾气暴点怎么了?"

娱乐圈这场大戏越来越像围城。

外边的人挤破头想进去,里边的人变着法想出来。

但你说这些退圈明星真就彻底告别了?李明德在万岁山开演唱会,高泰宇的西餐厅成网红打卡点,利路修当经济顾问照样上热搜。

这年头,退圈可能才是最好的营销。

不过有个问题真得琢磨琢磨:当修车工、开餐馆、教舞蹈这些普通职业,为啥明星干起来反而更圈粉?是不是咱们对"明星"这俩字有啥误解?观众早就看腻了包装出来的完美人设,反倒是这些烟火气十足的生活状态,戳中了大家心里最真实的那块地方。

扔两个问题给大伙儿:你觉得这些明星退圈是真心想开了,还是换个方式捞钱?要是你混娱乐圈,能挺几年不跑路?评论区唠唠呗,保不齐哪天你爱豆真退圈开火锅店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