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岛素一点肥肉不能吃?提醒:长期打胰岛素,最好远离“5物”

昌勇下 2025-04-07 21:04:4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年第14卷第5期,文章《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变化的影响分析》,作者:李建国等

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年第41卷第12期,文章《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作者:王志强等

老李头气得直翻白眼:“我这条命是胰岛素吊着的,连一口红烧肉都不能碰?这日子还有啥奔头?”

这话糙理不糙。

打胰岛素到底能不能吃肥肉?吃点糖就真要命?吃错一口饭就得多打一针?很多人活得像个犯人,饭桌上比法庭还严肃。

但真相,远比你想的复杂。长期打胰岛素的糖友,其实最该提防的,不是那一口肥肉,而是生活里潜藏的“5物”。

这些玩意儿表面人畜无害,实则步步为营,能让你的血糖坐上过山车,打再多胰岛素也压不住。

今儿就来掰扯掰扯,胰岛素这玩意儿到底是福是祸?糖尿病患者到底该离哪些东西远点?

先说个让人脑壳嗡嗡的事实。

据《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年刊数据,超过6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2年内体重明显增加,平均增重达6.4公斤。

这不是吃多了,是胰岛素惹的祸。

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湿为生胖之本”,西医说“胰岛素促进脂肪合成”。

你看,一样的道理,从不同嘴里说出来,味道都不一样,但意思一个——胰岛素不是减肥针,是长肉剂。

这时候你还天天吃那几样“隐形炸弹”,别说血糖,连命都可能保不住。

下面这“5物”,打胰岛素的人最好别碰,碰一个都得小心。

第一样,精制碳水。

白馒头、白米饭、蛋糕、饼干,吃一口,血糖飙一波。

表面看着清清白白,实则是糖友的“白无常”。

中医讲“甘味入脾,甘多则伤脾”。意思是甜的、黏的、细腻的东西,吃多了就把脾胃拖垮了。

脾一弱,气化无力,湿气一堆,糖尿病就像疯狗一样拉都拉不住。

现代研究也印证这一点,精制碳水的高升糖指数,直接推动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让胰岛素打得再多也没用。

第二样,加工肉制品。

香肠、腊肉、火腿,看着香,吃着更香,但糖友吃了就像点了个定时炸弹。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年第3期指出,加工肉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及饱和脂肪,容易诱发胰岛素抵抗,加重糖尿病病情。

中医不直接说什么亚硝酸盐,但讲一句话:“肉多生痰,痰多化热,热伤阴液。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吃多了这些油腻玩意儿,身体里开始冒火,血糖自然就烧起来了。

第三样,甜饮料和果汁。

哪怕你说是鲜榨的,哪怕你说加了无糖标签,只要甜的入口,血糖立刻抬头,胰岛素跟不上就得换更猛的剂量。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报告明确指出,含糖饮料摄入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呈正相关关系。

别说糖友了,正常人喝多了都容易“喝”出高血糖。

中医叫这类饮料“生冷寒凉”,尤其果汁类,属“生津止渴”之品,但津液过多反伤阳气,阳气一虚,脾胃运化就跟不上,气血生化无源,糖尿病就像水塘里滋生的蚊子,一发不可收拾。

第四样,过分强调“低脂饮食”。

你没听错,一味追求低脂,反而是个坑。

很多糖友觉得“我不能吃肥肉,干脆啥油脂都不碰”,结果搞得身体缺油,内分泌紊乱,血糖更不稳。

中医讲“阴阳调和,五味调剂”,油脂虽属“滑腻”,但为肝肾所需。

长期无脂饮食,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反而损伤气血,血糖起伏不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年的临床研究表明,适量摄入优质脂肪(如橄榄油、深海鱼油)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所以别再一口油都不沾,该吃的好油,吃;不该吃的垃圾脂肪,别碰。

第五样,情绪暴躁和熬夜。

别以为胰岛素就能保你无忧,情绪起伏和作息紊乱,照样让血糖飞天。

中医早就讲了,“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伤心”。

五脏皆伤,糖尿病就成了个总司令,带着一堆病小弟来串门。

现代医学也不含糊,多项临床试验证实,长期睡眠不足和压力过大会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干扰胰岛素作用,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你看,打胰岛素不是通行证,它只是补位的帮手,真想稳住血糖,你得从身体、饮食、情绪三路下手。

说到底,糖尿病不是“糖”的问题,是“气”的问题。中医讲“气血两虚,痰湿内生,阴阳失衡”,西医说“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

其实殊途同归,一体两面。

所以,那些整天对着红烧肉流泪的人,大可不必如此悲情。

关键不是吃不吃肥肉,而是你吃的是啥肉,怎么吃,吃完干啥。

吃肉可以,蒸煮代替煎炸,瘦肉配点蔬菜,饭后别窝着,起来走两步,血糖自然稳如老狗。

总之,打了胰岛素,不是就得活得像和尚。

该管住的不是嘴,是那颗永远想偷懒、想放纵的心。

远离那5样要命的东西,偶尔吃口肥肉又如何?

人生苦短,糖尿病也得讲个活法。

打胰岛素不是原罪,吃对、睡好、情绪稳,才是正道。

记住一句话:治病先治人,稳糖先稳心。

愿你在糖的世界里,不做糖的奴隶,而是个行走江湖、有章法的老中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