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谋女郎"的蜕变:从巩俐到刘浩存的审美转向
娱乐圈的审美风向标在变,而这变化最明显的信号,莫过于"谋女郎"的转变历程。
还记得第一代谋女郎巩俐吗?那是一个五官舒展、气场全开的时代。她不需要刻意营造小鸟依人的形象,站在那里就自带光环。
《秋菊打官司》里,她将农村妇女的倔强演绎得淋漓尽致;《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她眼神里藏着的不甘与韧劲,至今让人过目难忘。
到了章子怡时期,"谋女郎"的长相虽然更加秀丽精致,但角色依然保持着坚定勇敢的特质。《藏龙卧虎》中她的玉娇龙,《一代宗师》里的宫二,都是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
可谁能想到,张艺谋的审美开始在《山楂树之恋》时期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当时他力排众议,选中了娃娃脸的周冬雨。
这个选择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毕竟原著中的静秋可是个丰满女孩,而周冬雨的长相和身材都透着一股未长开的青涩感。
从周冬雨开始,"谋女郎"的选角标准仿佛被重新定义。《归来》中的张慧雯,淡妆轻颜;《一秒钟》和《悬崖之上》中的刘浩存,更是将"楚楚可怜"演绎到了极致。
即便在冰天雪地里,也要保持一副需要被呵护的柔弱模样。
看看这些年"谋女郎"的变迁,你就明白了整个行业的审美走向。从前是"英气"配"霸气",现在却变成了"萌态"加"奶萌"。
这哪里是在选演员,简直是在复制"幼态脸"的模板。
连张艺谋这样的业界大导都开始青睐幼态审美了,其他人更不用说。资本追逐流量,流量追逐幼态,这种连锁反应正在悄悄改变整个演艺圈的生态。
说到底,这种审美转向背后折射的是整个市场的取向。
二、IP改编中的容貌之变:从经典到争议
想看清内娱审美变迁的轨迹,翻拍剧就是最好的示范。
说起《仙剑奇侠传》,05年刘亦菲版的赵灵儿堪称经典。那时的刘亦菲才18岁,一颦一笑都灵气满满,让人挪不开眼。
她不需要靠夸张的妆容和造型来凸显"仙气",举手投足间就把赵灵儿的清纯灵动演活了。
可到了新版《仙剑》,杨雨潼的赵灵儿却让观众大跌眼镜。造型师给她安了个劣质的空气刘海,脸上涂着粉嘟嘟的腮红,看着像是在cos"呆萌"。
镜头扫过时,她还要刻意做出一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样子。
好嘛,要说杨雨潼还算能看,网剧版《新仙剑奇侠传之挥剑问情》简直要颠覆三观。14岁的黄杨钿甜演赵灵儿,这年纪演童年戏份还说得过去,可偏偏要她和男主谈恋爱。
这种"返龄"现象在《上错花轿嫁对郎》的翻拍中也格外明显。还记得黄奕版的李玉湖吗?又飒又美,配上她精湛的演技,把侠女形象诠释得入木三分。
结果新版找来了田曦薇,肉嘟嘟的脸庞配上纯纯的笑容,活脱脱就是个"大眼萌妹"。大婚时的戏份,看着就像小朋友偷穿了妈妈的嫁衣,网友都说这哪里是古装剧,根本就是儿童剧。
看看这些翻拍剧的选角,你就知道现在市场追捧的是什么了。演技?气质?故事需要?都往后稍稍,"幼态"才是标配。
这哪里是在拍戏啊,简直是在做"返老还童"实验。
三、谭松韵:一个"娃娃脸"的突围之路
在这片"幼态脸"的海洋里,有人选择随波逐流,也有人在努力寻找出路。90后的谭松韵就是个典型例子。
说起谭松韵,大家第一反应可能还停留在《以家人之名》《最好的我们》里那个青春洋溢的高中生形象。虽然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因为长相太过幼态,她总是被局限在学生妹的戏路里。
你看她在这些剧里的造型:一头乖巧的短发配上齐刘海,妥妥的减龄利器。就算和小七岁的刘昊然演对手戏,也看不出年龄差。
这种"制服控"人设确实为她赢得了不少关注,但也成了她突破的最大阻碍。
但谭松韵并没有被"幼态"标签困住。近几年,她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参加活动时,她果断抛弃了可爱风,改穿更显女性魅力的礼服,大胆展现身材曲线。发型也从蘑菇头换成了中分卷发,整个人立刻成熟了好几岁。
最惊艳的转变要数去年的《请叫我总监》。剧中的宁檬是个敢想敢干的职场女强人,谭松韵特意留长了标志性的短发,配上剪裁利落的黑西装,眼神犀利,气场全开。
谭松韵的转型告诉我们,"幼态脸"不是终身牢笼。只要敢于突破、善于创新,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这在当下"幼态至上"的娱乐圈,不得不说是一种难得的勇气。
四、昔日群芳今安在:审美断代史
翻开昔日的娱乐圈相册,那可真是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盛况。
看看18岁的李嘉欣,一颦一笑都堪比中世纪的油画,高贵典雅得让人移不开眼。再瞧瞧20岁的王祖贤,"聂小倩"一角让她红遍大江南北,清纯的外表下藏着惊人的演技。
还有19岁的张雨绮,在《长江七号》里就已经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那时候的美人各有各的特色,可甜可盐,可英气可娇媚。你绝对不会把李嘉欣和王祖贤认错,更不会把张雨绮和别人搞混。
可现在呢?随便打开一部新剧,全是圆润脸型、短小下巴、大眼睛的"标配"。笑起来还都一个味儿:甜美可爱,人畜无害。
说白了,就是一水儿的"小白花"。
演技?实力?这些在"幼态脸"面前都成了浮云。有些女演员仅靠一张娃娃脸就能在圈内野蛮生长。反倒是那些有个性、有特点的演员,因为长相不够"幼态",反而被市场冷落,成了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
这种审美趋同来得太快太猛,以至于现在的观众看剧时都需要对着演员表才能分清谁是谁。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有台词提示,有些女演员的脸都能无缝替换。
当审美都变得千篇一律,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多样性又该何去何从?
五、男演员也难逃"幼态化"魔咒
别以为"幼态化"只是女演员的专利,现在的男演员也逃不过这道魔咒。
还记得老版《仙剑》的男演员阵容吗?胡歌潇洒英俊,霍建华眉清目秀,袁弘风神俊朗。三个人往那一站,各有各的帅法,却都能让人过目不忘。
当时我们还以为《仙剑》会开创仙侠剧的新纪元,谁知道这却成了绝响。
再看看新版《仙剑》的选角。饰演李逍遥的何与,妥妥的奶油小生,长相是干净,但要他演霸气英雄,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演唐钰小宝的叶盛佳也是一脸稚气,看着就像没长开的高中生。
更尴尬的是,这两位男演员的脸都没什么明显缺点,但也没什么特点。你说他们帅吗?确实挺帅。但要说他们哪里帅,又说不上来。
甚至如果他们互换角色,观众可能都发现不了什么违和感。
这种"去个性化"的趋势正在整个演艺圈蔓延。现在的男演员们,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白白净净,干干净净,最好再带点奶萌奶萌的感觉。
可问题是,演员不是复制机器,角色也不是流水线产品。
以前的古装剧,光看男演员的侧脸就能分出谁是谁。现在可好,正脸都不一定认得出来。这哪里是演艺圈的进步,分明是审美的倒退。
这种趋势如果继续下去,恐怕过不了多久,"个性演员"就要成为珍稀物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