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精神内耗最好的方法,不是运动,不是读书,而是停止责备自己

亦乔读书娱乐 2025-04-07 18:50:38
后台回复“读书”,可领66本经典电子书 你好呀,我是亦乔,6万+粉丝的读书博主~ 你有没有过特别消极的时刻?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想大哭一场,感到孤独又无助? 如果有,特别推荐你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自1977年首次出版以来,这本书至今仍不断再版、加印,成为国民经典心理入门书籍。 它豆瓣评分高达8.6分,帮助无数人在“丧”的时刻找回生活的热情。 国内知名咨询师李松蔚评价它:“本以为是一本入门书,没想到专业得可怕。” 书中的蛤蟆得了抑郁症,经过10次咨询回顾成长经历,找到情绪的根源,最终重拾快乐和自信。 在千万个普通人的身上,都能看到蛤蟆的影子。 作者罗伯特毕业于剑桥大学,他将实用的心理学知识与童话故事完美结合,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深意。 如果你总是内耗、焦虑、想太多,相信这本书可以治愈你。 1、精神内耗的背后,是不肯放过自己 鼹鼠和河鼠是多年好友,但每次在一起,鼹鼠就难受。 出门时,河鼠能找到路,鼹鼠却总迷路。 划船时,河鼠又快又稳,鼹鼠却连桨都拿不好。 打绳结时,河鼠能快速打出四方结,鼹鼠却连绳子都系不紧。 河鼠越耐心纠正他,鼹鼠就越烦躁,心里直嘀咕:“我怎么这么笨?” 鼹鼠既依赖河鼠,又看不得河鼠处处比自己强。 一次,鼹鼠想证明自己,他一把抢过船桨划了起来。 结果船翻了,他差点淹死,还是河鼠把他捞起来。 从那以后,鼹鼠越来越抗拒和河鼠在一起,因为每次失误,他都觉得自己活得像个笑话。 河鼠随口提醒一句小心,他都以为是揭伤疤。 在其他朋友面前,鼹鼠也常常陷入内耗。 他越小心翼翼,就越容易出错。 有一次,鼹鼠独自出门迷路了,还是河鼠找到他,把他带回了家。 从那以后,朋友们看到他独自出门,便调侃道:“哟,鼹鼠今天居然敢一个人出门啊?” 鼹鼠听了,心里既自卑又委屈。 那种被对比的挫败感,让他每次看到河鼠,都忍不住想要躲开。 看过一句话:“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内耗。过度的自我消耗,过度的分析、思考、自我否定,只会变得很累,即使什么都不做。” 精神内耗,其实就是不肯放过自己。 一件事反复纠结,内心戏太多,无异于自己为难自己。 这时,不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会犯错。 与其在情绪的漩涡里打转,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2、能为你的快乐负责的,只有你自己 蛤蟆先生是个富二代,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之下。 他的人生早就被安排好了:上名校,学父母选好的专业,毕业后继承家族的酿酒厂。 可即便是进入剑桥大学,蛤蟆内心依然充满了不快乐。 为了反抗这种安排,他开始荒废学业,欺骗父母,但这些反抗只是隔靴搔痒,根本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父亲去世后,蛤蟆继承了庄园和财富。 他随心所欲地买豪船、买豪车,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每天打扮很时髦,举办聚会,成为朋友眼中的开心果。 但优渥的物质生活,根本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 渐渐地,蛤蟆陷入了抑郁。 他的庄园杂草丛生,自己也邋遢不堪,甚至浑身散发着臭味。 朋友们很担心他,为他请了心理咨询师苍鹭。 苍鹭对蛤蟆说:“没人能让你不快乐,快乐是你自己的选择。” 这句话让蛤蟆意识到,他的不快乐源自于总是活在父母的期望中,忽视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他一直在逃避责任,把快乐的决定权交给外界,而不是自己。 哈蟆的故事,其实是很多人的生活缩影。 我们常常将责任甩锅给别人,期待别人来拯救自己。 事情办砸了找借口、感情不顺了埋怨他人,还有人把一切都归罪给原生家庭,从不感恩还抱怨父母给的不够多,从未意识到为自己负责的应该是自己。 真正的改变,只有当我们为自己负责,才可能发生。 林克赖特说:“人必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不可推诿于运气、命运、他人或家世。你可以将你所遭遇的问题归咎于外在因素,但你终究还是要为自己负责。” 人生是自己的,别人无法替代。 遇到困难,别总怪运气或别人,关键是要自己去解决。 为自己负责,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修整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不卑不亢地前进。 3、停止自我攻击,是一切变好的开始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自我怀疑,甚至自我攻击。 书中的蛤蟆先生就是如此。 他的朋友獾,总是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教训他。 蛤蟆犯点小错,獾就劈头盖脸地指责他:“你不觉得害臊吗?想想你父亲,如果他活着,会怎么说你!” 蛤蟆每次都很难过,久而久之,他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其实,蛤蟆一直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村校校董。 他为维护学校的生存付出了大量心血,花了很多时间筹备资金。 但獾不仅漠视他的努力,还揶揄他是因为太闲了才抑郁。 更过分的是,獾竟然想要取代蛤蟆,主动去找了校区牧师,计划让蛤蟆以身体不好为由辞去校董的位置,自己来接替。 蛤蟆心里委屈,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如獾。 可就在他快被自己说服的时候,他问自己的咨询师苍鹭。 苍鹭启发他:“为啥你非得听獾的?为啥你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来?” 蛤蟆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进行自我攻击,甚至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权利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最后,蛤蟆鼓起勇气,告诉獾他不想辞职,如果獾想要这个位置,那就公平竞争。 蛤蟆的反抗让獾有些猝不及防,蛤蟆终于不再害怕了。 他觉得心里一下子轻松了好多,那种被自己折磨的感觉终于消失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像蛤蟆一样:习惯性自我攻击。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内耗半天,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 埃莉诺·罗斯福说:“未经你的同意,没人能使你感到卑微。” 别总否定自己,老说“我不行、我不聪明......”,这种自我否定,会一点点侵蚀你的信心。 最终,你自己就成了欺负自己的帮凶。 试着接纳自己的不足,欣赏已有的成就,坚信成长的过程也能活出自我。 人最大的清醒,就是做自己的支持者。 写在最后 奇葩说辩手詹青云说:“人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 有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攻击。 发现情绪问题的第一步,不应该是逃避,而是自助。 就像书中所言:“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好,能帮到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停止自我攻击,为自己的一切负责,才是摆脱痛苦的开始。 愿你从今天开始,多鼓励自己,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用一点一滴的快乐去开启新的人生。
0 阅读:5

亦乔读书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