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的志愿军,并守护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红尘的历史说 2024-12-12 04:16:48

1950年,在零下三十度的长津湖战场上,17岁的志愿军战士朱彦夫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成为全连唯一的幸存者。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53年,22岁的医院护工陈希永遇到了这位特殊的病人。她毫不犹豫地说出"我来做你的手脚和眼睛",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这位残疾军人。从此,这个柔弱的山东姑娘用55年的时光,以自己的双手和双脚,支撑起一个英雄、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未来。2010年,当陈希永离世时,失去四肢的朱彦夫坚持为妻子披麻戴孝,用最传统的方式告慰这位与他相濡以沫的人生伴侣。

战火青春铸就英雄本色

朱彦夫的故事要从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说起。在这个贫困村落里,年幼的朱彦夫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土地革命胜利后,贫苦农民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十四岁的朱彦夫心中燃起一团火,他暗自追随解放军的队伍,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土地。

少年朱彦夫加入华东野战军后迅速成长。他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在战火中淬炼出坚强的意志。三次二等功的傲人战绩让这位年轻战士脱颖而出,被提拔为干部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和平来之不易,可战争的阴云又一次笼罩在祖国上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朱彦夫毅然决然加入志愿军队伍,跨过鸭绿江奔赴战场。

在长津湖战役中,朱彦夫所在连队在零下三十度的极寒天气里,在250高地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斗。战士们昼伏夜出,在冰天雪地中坚持作战。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连续三天两夜打退敌人43次冲锋。最后一夜,全连战士几乎全部牺牲,朱彦夫身负重伤,成为连队唯一的幸存者。

经过多方转运,朱彦夫被送到西安的医院进行抢救。医生告诉这个十七岁的小伙子,他的四肢已经坏死需要截除,一只眼睛也因炮火失明。

对于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战士来说,打击太大了。特别是得知自己是全连唯一活下来的人后,他一度陷入绝望。在一个无人的午后,他试图爬向窗户结束生命。

老团长的及时出现挽救了这个年轻的生命。团长的一席话唤醒了朱彦夫心中的信念:"我们是男人,保家卫国是我们的责任,活着同样需要勇气。"

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朱彦夫开始积极康复。医院从苏联引进了先进的义肢,帮助他重新站立。党中央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政府每月发放三十六元补助金。

回到家乡后,朱彦夫并未躺在功劳簿上。他用补助金办起了学堂,购置了数百本书籍,将自己在军队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村里的孩子们。

这位残疾军人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失去四肢,依然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他积极探索村里的致富道路,直到1953年因旧伤复发,被送往县医院治疗。

护工陈希永与伤员定终身

在县医院的病房里,陈希永每天都要经过朱彦夫的病床。这个被评为模范护工的山东姑娘,总是格外注意这位特殊的伤员。

朱彦夫从战场上退下来已经三年,靠着顽强的意志力学会了用残肢写字。陈希永看到他经常在病床上写写画画,便主动为他递来纸笔。

医院里传出风声,说陈希永要和这个没有四肢的伤员结婚。护士长找来陈希永谈话,告诉她不要冲动,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将来。

院长也坐不住了,专门把陈希永叫到办公室。他说:"小陈啊,你才22岁,正是好年华,不能糊里糊涂把一辈子都搭进去。"

陈希永的父母从农村赶来医院,他们跪在地上求女儿回心转意。母亲哭得几乎晕厥,父亲的眼泪也止不住往下流。

面对众人的劝阻,陈希永只说了一句话:"我会用我的手脚,当他的手脚;用我的眼睛,当他的眼睛。"

1953年冬天,陈希永和朱彦夫在县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两个人的婚礼很简单,没有花车,没有锣鼓,只有几个医院同事来送祝福。

新婚之夜,陈希永用担架把丈夫背回了家。从此以后,这个担架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朱彦夫住院期间,陈希永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她要先把丈夫从床上抱起来,帮他洗漱、穿衣、吃饭,然后才能去上班。

工作之余,陈希永还要帮助丈夫练习使用义肢。那时候的义肢技术还很落后,朱彦夫每走一步都很吃力。

陈希永就在后面扶着他,一步一步地教。摔倒了,她就把丈夫扶起来,擦干净身上的灰尘,继续练习。

医院的同事们看在眼里,都说陈希永不像是在照顾病人,更像是在照顾自己的孩子。她总是那么细心、耐心,从不抱怨。

出院后,陈希永把家安在了张家泉村。她一个人要照顾丈夫,还要种地、养猪、喂鸡,支撑起整个家庭的生计。

村里人都说,陈希永不仅要当妻子,还要当丈夫的保姆、秘书和助手。她要记住丈夫所有的社会关系,要替他处理各种事务。

丈夫想要创办夜校,陈希永就四处奔波筹措资金。她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村民送孩子来上学。

夜校开办起来后,陈希永每天晚上都要背着丈夫去教室。她要帮丈夫整理教案,要在黑板上写板书,要管理学生的纪律。

相濡以沫五十载风雨情

陈希永和朱彦夫的婚后生活并不轻松,但两人携手同心,用真情实意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生活乐章。每天清晨五点,陈希永就要起床为丈夫准备一天的起居。

为了让朱彦夫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生活动作,陈希永制作了许多特制工具。她在床边安装了绳索和把手,让丈夫能借力翻身;在轮椅上加装了特制托盘,方便丈夫写字和吃饭。

夫妻俩的房间里,摆满了这些充满智慧的"发明"。陈希永把衣服改造得特别容易穿脱,把筷子和牙刷都加装了特制手柄,让丈夫能够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朱彦夫开始在村里办夜校,教村民们识字算数。陈希永就成了他的"助教",每天晚上背着丈夫去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丈夫讲授的内容。

天气好的时候,陈希永会推着轮椅带丈夫到村里转转。村民们都知道,只要看到陈希永在前面小跑,后面一定跟着朱彦夫的轮椅。

1978年,朱彦夫被推选为村支书。陈希永更加忙碌了,她要替丈夫跑遍全村,了解村民的困难和需求。她记下每家每户的情况,晚上再详细告诉丈夫。

村里开会时,陈希永总是提前半小时就背着丈夫到达会场。她要帮丈夫整理讲话提纲,要记录会议内容,要传达丈夫的指示。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陈希永主动承担起家里的重担。她种地、养猪、喂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农忙时节,她一个人能干十几个小时不停歇。

上世纪八十年代,朱彦夫开始写作,记录自己的战斗经历。陈希永就成了他的"文学助手",帮他整理资料,记录口述内容。

写作常常持续到深夜,陈希永就坐在丈夫身边,随时准备递水、擦汗、翻页。有时候天亮了,她还要继续忙家务,但从不叫苦叫累。

随着年龄增长,照顾丈夫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陈希永的腰越弯越低,但她依然坚持自己来照顾丈夫的起居。

村里人劝她请个保姆,她总是笑着说:"我还能动,就让我来照顾他吧。"五十多年来,她从未离开过丈夫超过24小时。

2008年,陈希永查出患有肝癌。她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丈夫以后的生活。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培训家人如何照顾丈夫。

病重期间,陈希永还惦记着丈夫的生活起居。她把照顾丈夫的各种细节都写在本子上,叮嘱家人一定要按照她的方法来做。

2010年,陈希永走完了她55年如一日的坚守之路。临终前,她握着丈夫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说:"对不起,我要先走一步了。"

朱彦夫坚持要为妻子举行传统的丧葬仪式,他用残肢为妻子披麻戴孝。这个没有四肢的老人,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妻子最后的告别。

刻骨铭心永世难忘英雄情

陈希永离世后,朱彦夫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他每天都要在轮椅上坐到妻子的遗像前,用残肢比划着说话。

村里人常常看到朱彦夫让家人推着轮椅去陈希永的坟前。他总是要求把轮椅停在固定的位置,这个角度能让他看清妻子的墓碑。

2011年,朱彦夫开始口述自己和陈希永的故事。他说:"我要让后人知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口述回忆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朱彦夫把55年来的点点滴滴都讲了出来。他记得陈希永每天为他梳头的力度,记得她系扣子的手法,记得她做的每一道家常菜的味道。

2012年,《我的妻子陈希永》一书出版。这本书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无数读者被这段真挚的爱情打动。

朱彦夫成了远近闻名的励志演说家,他走遍大江南北,向人们讲述他和陈希永的故事。每次演讲,他都会带着妻子的遗像。

各地的观众听完演讲后,都会流着泪向朱彦夫鼓掌。有人问他为什么要不断重复讲述这些故事,他说:"我要让更多人记住陈希永这个名字。"

2015年,一部以陈希永为原型的电视剧在央视播出。朱彦夫全程参与了剧本创作,他要求编剧还原每一个细节。

电视剧播出后,张家泉村成了旅游热点。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想要看看这对传奇夫妻生活过的地方。

朱彦夫把家里收到的所有稿费和奖金,都捐给了当地的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他说:"这些钱应该用来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残疾人。"

2018年,朱彦夫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称号。他在轮椅上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这个奖不该颁给我,应该颁给陈希永。"

颁奖现场播放的视频中,有陈希永生前的许多珍贵画面。那些画面里,她总是带着温暖的微笑,默默地站在丈夫身后。

2020年,年过九旬的朱彦夫仍然坚持在全国各地演讲。他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继续讲述陈希永的故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