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院士(专家)科普基层行活动在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褚君浩院士、刘嘉麒院士现场作科普报告。
“我办公室有副对联:勤奋好奇追求科学真理,踏实渐进实现创新跨越”
褚院士是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出生于江苏宜兴 。1993-2003年,担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褚院士在窄禁带半导体、非制冷红外探测、太阳能电池和太赫兹物理、材料及器件等诸多红外科学技术领域做出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此前,他还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在抖音向大众及青少年科普日常生活中“看不见的光”。 现场,他也向记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传感器的原理:“我们现在乘高铁,安检那边就有一个太赫兹拍照系统,有一次我在上海虹桥乘火车,我就拿保温杯放在衣服里面的胸口部位走进去,保安就说你胸口放了一个什么东西?我说我试试你们的系统灵不灵,我放了一个保温杯。”
在谈到科学家精神时,褚院士说:“古人说:千头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马克思说:只有在崎岖的道路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所以勤奋很重要。另外科学家要有好奇心:客观世界的规律为什么是这样的?”褚院士说,“我们还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古人说,有道无术,朮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现象观察,关联性假设,预测、推理,再做实验。如果不对,修改假设,对了建立模型,建立模型以后用于工程、技术、应用,这个里面实践思考非常重要。我办公室有一幅对联:勤奋好奇追求科学真理,踏实渐进实现创新跨越。和大家共勉”
强民必须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主要从事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在火山学、第四纪地质环境学和玄武岩纤维材料等方面做了大量系统性创新工作。
他十进长白山,八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系统揭示了中国近代火山活动规律与地质特征,积极推进火山资源的保护开发与火山灾害的监测预警,将火山喷发与气候变化相关联,开拓了玛珥湖(火山口湖)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被认为是中国火山和玛珥湖古气候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在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中得到的数据结论,至今仍被国内外同行引用。
“自古以来,人类都在不断地探索当中生存,一个很重要就是科技强国、科教强国,以前就提倡。现在我们发展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这是强国之策,强国必须强民,强民必须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强大是硬道理。”刘嘉麒说,“强民”首先要加强科学普及,“科普的本质是大众科学,受众面越大,科技率越广泛、越深入,成效就会越显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树立为民众需求的观念,在创造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要喜闻乐见,通俗易懂,获取方便,但是又要保持科学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实习生 戴明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