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一位18岁的少年离奇失联已经半个月,如今生死未卜,失踪前社交账号最后一条视频透露出不合理的信息。

本应该和朋友去昆明的他竟然离奇消失,母亲焦急寻找却意外发现和他同行的朋友似乎已经身在国外,并且儿子在失踪前有着种种奇怪行为。
这位少年究竟为何失踪?这位母亲又发现了什么反常的事情?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失踪迷雾刘国斌是云南大理的一个18岁的少年,他原本在一家通讯运营商干销售,办办手机卡,宽带什么的,在3月27日的时候,他突然跟家里说自己请了五天假,要去一趟昆明,母亲问他要去干什么,他直说和朋友去办点事,谁知道这一去,便没了消息。

在刘国斌离开几天后,母亲想要询问他的情况,但是却怎么也联系不上刘国斌,发消息不回,打电话也不接,宛如“人间蒸发”,正常来说,一位远门的孩子在安顿好以后肯定会第一时间和家里报平安,可刘国斌却渺无音讯,这样的情况非常反常。

于是为了看到儿子现在的位置,母亲翻看了儿子的社交账号,屏幕上的视频定格在3月28日,18岁的刘国斌站在一片模糊的投影前,背景是刺眼的"下一站,翻身"几个大字,IP地址显示广西,而谁也想不到这条动态,竟成了他失踪前最后一次露面。

看到这样不合理的情况,母亲担心儿子被骗,于是觉得事情不对的母亲于是立马前往警局说明了情况,她和警方描述:他说去昆明找工作,结果转头就和朋友去了广西,刘妈妈说话的声音嘶哑中带着焦急。

根据母亲描述,刘国斌声称要"去昆明看看机会",然而仅仅一天后,他的社交动态便诡异地切换成广西定位,而且与朋友鲍某的行程轨迹高度重合,为了解更详细的情况,警方紧急联系鲍某家属,却得到更惊悚的消息。

鲍某家属给刘国斌妈妈展示了一些鲍某拍的照片,照片上显示,路牌、招牌等信息都是英文字母,这么来看的话,两人疑似已经出国,刘妈妈得知这个消息惊恐万分,她颤抖着说:这么看他根本不是去找机会,就是被骗了,他也没有去昆明,直接去了广西。
警方在了解情况后已经展开了调查,那么刘学斌这次的失踪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真相?

失踪背后是否为"高薪工作"的诱惑?
我们都知道,我国已经开启反诈工作好多年了,这个“诈”,可不仅仅是诈骗钱财,还包括我们熟知的用所谓的“高新工作”“月入十几万”等等字眼把人骗去境外工作的诈骗,那么这次刘学斌的失踪是不是被这样的骗局给诱惑了呢?

有疑似知情人在网上透露:他们很可能早就被盯上了,刘国斌失踪前所在的通讯公司,其实暗藏了某劳务中介的"临时站点",有记者暗访发现,这类机构常以"月入过万"为饵,专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下手。

而且有刘学斌之前的同事也反映:他最近确实有些反常,经常接打电话,上班也有点走神,还一直鼓捣自己的手机,好像是在看什么软件,网友们对此也议论纷纷:这八成是入局了,要是真的是被高薪工作骗走,那可真的难脱身了。

还有知情者透露,广西边境近期涌现新型骗局:以"跨国电商""游戏代练"这些听起来很正常的工作为名,诱骗青年偷渡至境外的工作地点,而刘国斌失踪的时间节点,正是诈骗集团诱骗的高峰期。

更有网友爆料,曾在海外短视频平台刷到疑似刘国斌的账号,背景似乎是在国外,还有的说发现一个在河南的账号,疑似是刘学斌的等等,各种言论,但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这些可能只是猜测,并没有实质证据,一切只能等找到学斌以后才能了解清楚。

针对这起失踪案,官方再次给大家发出警醒,有很多和刘学斌一样的青少年,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也缺少社会的历练,对于这种骗局非常容易上当,可能和大多数一样觉得我肯定可以赚到大钱然后全身而退,实际上掉入了万丈深渊。

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我们会在网上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于是诈骗集团也利用这一点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更多的人进到自己编制的大网里,如今诈骗的手段更加高级,更加隐蔽,如果我们稍不注意就会掉入陷阱。

如何防范“黑色产业”的陷阱?
在几年前,一个被骗入黑色产业区的中国人在经历了多年的折磨以后找到机会一路狂奔,最后成功到达中国边境,进入中国境内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做成了纪录片用来警示那些对高薪工作抱有幻想的人。

他和刘学斌一样,也是通过朋友介绍准备去外地谋求更好的工作,然而万万没想到,这个“外地”竟然是国门外,一开始他也没有在意,想着在哪里赚钱都是赚,只要有这么高的工资就行,然而万万没想到,等待他的确实无尽的黑暗。

刚到所谓的“工作地点”,他就被收掉了手机,护照,身份证等等身上的东西,然后被带到一个多人宿舍,之后的几天,对他们展开“业务培训”,其实就是电信诈骗,有想逃跑的就会被用凶残的手段折磨,整个模式比当年的传销更为恶毒。

这位男子也是在多年后的一天找到了一个机会,发现没有人看着他,于是找到机会在田里面一路狂奔,奔跑了几十个小时,最后到了中国的边界线,即便在边境,那群人还拿着武器恶狠狠的看着他。

回想起这段经历,他觉得后背一直发凉,不敢想象如果当时被抓到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也非常严肃的警示那些抱着不切实际幻想去到所谓“高薪工作”的人,因为他在那里“工作”的时候,那里面几乎所有人都是抱着侥幸心理才选择来的。

尤其对于青少年,家长更是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状况,这个时候的孩子很容易被一些虚假信息诱惑,当然年纪大的也会被骗,所以无论我们现在是什么年龄,有多少经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花样,我们都可能防不胜防。

所以我们都应该积极了解反诈的宣传,学习相关的知识,切记一句话“天上从来不会掉免费的馅饼”,如果某天你发现了免费的“馅饼”,那一定是要用别的东西去交换的!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