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和阿辉出生在同一个村子里,两个人的年纪相同、爱好相近,从小就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尽管那是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但是童年时的乐趣却要比如今更多,尤其是在一个拥有青山绿水的农村里。
从刚学会走路开始,阿昌和阿辉便形影不离,这对好朋友一起度过了无比欢乐且无拘无束的童年。
在夏天的午后,知了在树杈上鸣叫,阿昌和阿辉就一起爬树捉蝉。
在大人们忙着地里活计的时候,阿昌和阿辉又会偷溜到河边,二人一起下河捉鱼
阿辉比阿昌长得更壮一些,捉鱼时的收获也比阿昌更多。
不过,二人捉到的鱼从来都是平分,然后一起在小河边支起火堆烤鱼吃。
有一次,阿昌在捉鱼时不小心滑倒了,吓得阿辉丢下刚捉到的大鱼,急匆匆地跑到阿昌身边,检查阿昌有没有受伤。
幸运的是,小河里并没有太过尖锐的石头,阿昌也只是浑身湿透罢了,而浅浅的小河甚至没让阿昌呛水。
阿昌坐在水里,对着跑过来的阿辉露出一个憨憨的笑容,从小河里又站了起来。
看到阿昌平安无事,阿辉也松了一口气,而阿辉身上的衣服也因为淌水被完全打湿了。
两个小家伙看着彼此的狼狈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后来更是干脆连鱼也不抓了,用手捧起水来打起了水仗。
到了冬天,天空中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小山村又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
不顾父母们的叮嘱,阿昌和阿辉迫不及待地冲出了家门,在雪地里尽情撒欢。
出于好胜心的缘故,阿昌和阿辉一直是各自堆一个雪人,然后比谁堆的雪人更快,和谁堆的雪人更好看。
阿辉总是更快的那一个,他堆出来的雪人十分简单,就只是一个大雪球上再搁一个小雪球,然后在小雪球上挖出雪人的眼睛和鼻子。
而阿昌堆的雪人则更好看,他会找来废弃的汽水瓶盖装饰成雪人的眼睛,用河边的鹅卵石子给雪人装上鼻子和嘴巴,再用干枯的树杈当做雪人的双臂……
当然,作为男孩子的阿昌和阿辉也免不了要打雪仗,即便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但无论是被打得有多惨,他们都不会生对方的气,反而会露出最开心、最纯粹的笑容。
双手和小脸都被冻得通红,打在身上的雪球也浸透了身上的棉衣,回家还要挨各自父母的骂,但是阿昌和阿辉还是乐此不疲……
随着时光的流逝,阿辉和阿昌也渐渐长大,但二人却完全走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阿昌一直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他学习特别用功,成为村里少数几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带着自己的理想和家人的期待前往了陌生的大城市。
城市里的一切,都让阿昌感到新鲜,但他没有沉醉于繁华城市里的灯红酒绿,而是加倍努力地去学习,以及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而阿辉则对学习没什么兴趣,他早早地踏入了社会,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阿辉去了县城里的一家工厂,每天重复着单调且繁重的工作,挣着不算丰厚的收入。
刚开始,阿昌和阿辉一直保持着通信的习惯,偶尔还会给对方打个电话,分享着彼此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阿昌会给阿辉讲,自己在大学里遇到的漂亮女孩,以及他在课业上遇到的困扰。
而阿辉也会向阿昌抱怨工厂里的辛苦,感叹自己没能像对方一样好好学习,以及介绍一个他正在追求的同厂女孩。
然而,忙碌的生活和遥远的距离,让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渐行渐远,他们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少。
阿昌为了考研而整天泡在大学图书馆里,阿辉则要为了讨女朋友欢心而经常加班。
阿昌和阿辉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通信的内容越来越简短,给对方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
曾经那种无话不谈的亲密,在生活轨迹已经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之间慢慢消失。
后来,阿昌听说,阿辉的工作越来越难做,收入越来越低。
阿辉所在的工厂效益不好,他随时都有被裁员的可能。
阿辉变得很焦虑,整天都在担心自己会丢了工作,尤其是他和女朋友已经有了结婚的打算。
阿昌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想打个电话安慰一下对方。
可是,当阿昌拿起电话的时候,他却犹豫了。
一个还没有踏入社会的学生,所能所说出的安慰也是空洞且苍白的,他们之间早已有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最终,阿昌还是拨通了那个电话,即便他的安慰是那么空洞和苍白,他也得让自己的好朋友知道,有朋友在关心着阿辉。
两个人只在过年回家的时候,会聚到一起聊聊各自的境况。
而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阿昌和阿辉都是各自忙各自的,他有他的梦想要去追求,他也有他的责任要去承担。
曾经那么要好的朋友,如今却变成了彼此陌生的熟人。
每当想起自己的童年,阿昌和阿辉的心里都会泛起一阵酸涩。
阿昌和阿辉都很清楚,那份友情是多么地弥足珍贵,尤其是在一个追求效率和利益的环境里。
可是,忙碌的生活在推着阿昌和阿辉,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再也回不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小时候了。
幸运的是,阿昌和阿辉还很年轻,他们在经历过社会的洗礼后,越发认识到那份友情的可贵。
虽然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形影不离了,但是阿昌和阿辉还是把对方认作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安慰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