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拉伯人好像没西方白人那样团结

访枫看国际 2023-07-12 23:59:02

1948年5月14日和15日的午夜之交已流亡两千余年的犹太人才在古代犹太人国家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可就在一天之后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五个阿拉伯国家就集结了4万多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阿拉伯联军面对才刚建国一天还没来得及组建正规军的以色列可谓占尽优势。这时在美国的建议下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自以为占尽优势的阿拉伯联军同意暂时停火。

以色列方面抓住这一缓冲时间扩充兵员、采购武器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军事改组,而阿拉伯联军方面却陷入到互相推诿扯皮的处境。以色列利用阿拉伯国家彼此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1949年2月24日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率先与以色列停战,3月23日黎巴嫩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4月3日外约旦也与以色列签订了停战协定。以色列与外约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也随即撤出巴勒斯坦。

1949年7月20日以色列和叙利亚之签订停战协定为第一次中东战争画上了句号。此后直到1982年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先后爆发了5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屡战屡胜,阿拉伯国家屡战屡败。在人力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阿拉伯国家却因为各自离心离德被以色列各个击破。时至今日阿拉伯国家彼此之间的各种争斗仍时不时见诸新闻报道。这自然会给很多人造成一种阿拉伯人不够团结的印象。

如果我们只看表面现象很容易就会认为阿拉伯国家不如西方国家团结。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感觉其实似是而非。目前欧盟成员国大体有相对较为统一的价值观、相对接近的生活方式、相对接近的国家制度,因此欧盟成员国能实现比阿盟、非盟、东盟更为深入得多的合作,然而欧美国家是一直都这么团结一致的吗?欧美基督教白人国家中俄罗斯不就被当成另类排挤在西方阵营之外吗?

即使在排除俄罗斯的前提下其他欧美国家中英国和法国曾爆发过长达百年的战争,德国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与英、法、俄、美等国大打出手。很显然欧美国家绝不是天生就比阿拉伯国家团结。其实欧洲白人曾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团结、最善于内斗的一个族群:从中世纪起欧洲各国反反复复相互争斗了一千多年。曾几何时光是德意志的土地上就存在过390个公国、侯国、贵族领地、骑士领地。

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在战斗:不仅欧洲各国之间在作战,而且各国内部的贵族领主也在作战。你能说欧洲国家的民族文化是天然团结的吗?反过来说阿拉伯人的民族文化是天生不团结的吗?难道说默罕默德时代的阿拉伯人也不团结吗?如果当时的阿拉伯人不团结,那么他们怎么能建立跨越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呢?事实上中世纪的阿拉伯人远比欧洲人要团结得多。所谓欧洲人比阿拉伯人团结这种现象其实是近现代工业社会才出现的。

中世纪的欧洲国家实际上不过是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集合而成。那时欧洲各国的君主就类似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周天子那样只是名义上诸侯贵族尊奉的共主,可实际上诸侯贵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是高度自主的。中世纪的欧洲人其实是没多少国家意识的。那时欧洲人在身份认同上首先会认为自己是某个领主的臣民,而不是首先认为自己是某个国家的公民。当欧洲流行这样一句话“我的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

每个人只对自己的领主效忠负责,而对自己领主的上级则不承担义务。有时甚至可能出现某个封臣同时拥有多位领主的现象。英国金雀花王朝的君主甚至还在法国境内拥有大片领地。这就造成英国国王同时也是法国的一位封建领主:当他作为法国封建领主时是法国国王的臣子,但当他作为英国国王时又是与法国国王平起平坐的。这样的关系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怎一个乱字了得?正是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导致中世纪欧洲战乱频繁。

中世纪欧洲各国从未形成过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无论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还是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在当时都是由一个个封建领主的封地采邑组成。各国封建领主为争夺领地、人口、财富不断爆发冲突。欧洲国家这种四分五裂的混乱状态一直持续到近现代。当欧洲迈入工业化时代的同时也刷新了传统的政治结构:进入工业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度变得越来越强。

进入工业时代后国家认同取代领地认同成为欧洲人的主流意识。与此同时欧洲人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欧洲人为争夺殖民地先后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经验使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逐渐用合作取代争斗。二战以后北约、欧盟等组织的成立为欧美各国提供了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合作的平台。第三次产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普及在使生产力日渐提高的同时也使得世界各国在技术上、经济上合作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

越来越多的产业项目已不是单纯靠哪一个国家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因此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也就使跨国分工合作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欧美发达国家作为全球产业链上游的国家在经济上、技术上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因此自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就已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产业圈子。欧美各国在经济上合作的同时在政治、文化上的差异也相对较小:欧洲国家几乎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或采用总统制,或采用议会共和制,或采用君主立宪制。

除了东南欧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之外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因此欧洲国家的经济水平也大体相近。普遍信奉基督教的欧洲国家在文化上最初都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虽说各国具体信奉的教派存在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之分,但这些教派都属于广义上的基督教。欧洲各国的语言文字虽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大体上其实基本可以归入罗曼语族、日耳曼语族、斯拉夫语族等几个较大的支系。

历史上欧洲国家之间的互动性本就很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历史事件都对欧洲各国产生过共同的影响。相比之下如今阿拉伯国家之间却是对立大于合作。翻开中东地图就能不难发现这一地区的政治碎片化现象。这一地区大致可以分为两河流域、叙利亚、迦南地区、阿拉伯半岛、埃及等几大地缘板块。各地缘板块之间无论从地盘、人口、经济产值等各方面看体量相当。

这实际上意味着任何板块都不具备强势压制别的板块从而完成阿拉伯世界大一统的实力。在阿拉伯帝国统一中东之前这里就诞生过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游牧的贝都因文明。阿拉伯帝国的横空出世把原本分裂的各板块各文明统一于真主的旗帜之下。伊斯兰教在其诞生之初蓬勃向上。那时不仅穆斯林兄弟们团结一心,而且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一些异教徒也得到了包容。

当欧洲各国排挤迫害犹太人时伊斯兰教却承认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先知和经典,阿拉伯帝国任命了不少犹太人担任外交、贸易、财政顾问。正是这样的包容性使当时的伊斯兰文明取得了远超中世纪欧洲的成就。中世纪欧洲处于文化僵化停滞的黑暗时代,可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却成为东西方之间贸易和知识文化传播的桥梁。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明当处于上升期时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可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辉煌与没落。伊斯兰文明在其早期上升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使得穆斯林内部开始渐渐出现分歧矛盾。逊尼派和什叶派长达上千年的争斗就是穆斯林内部教派矛盾的典型。缺乏一个强势地缘板块的统驭使阿拉伯帝国在交通资讯不发达的古代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从公元9世纪起阿拉伯帝国开始爆发一系列的人民起义。

很快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就在内部矛盾和外来冲击的共同作用下变得四分五裂。阿拉伯世界逐渐变成像中世纪欧洲一样的封建割据状态。可欧洲迈入近现代工业文明后就由封建割据状态过渡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了,但阿拉伯世界却与近现代工业文明失之交臂。时至今日很多阿拉伯国家其实仍停留在游牧部落文明阶段。有些阿拉伯国家虽名义上有一个中央政府,但其实内部根本就是碎片化的一盘散沙。

这些国家的人根本就没有现代公民意识。他们首先会认为自己属于某个家族某个部落某个教派,而不是首先想到自己是某个国家的公民。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内部各个不同部落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一直延续至今。事实上如今很多阿拉伯国家仍是未完成现代化转型的部族性质的国家。比如利比亚就至少有140多个民族与部落(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就有30多个)。每个部落的人首先是听命于自家酋长,而不是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

利比亚内战的爆发在相当程度上就与这种国内部落林立的状况有关,同样也门内战的爆发也和国内的部落教派矛盾有关。也门政府实际上只控制着全国30%左右的国土,而其他地区则处于各部族割据混战的状态。也门境内的各部落尽管普遍都信仰伊斯兰教,然而这其中约69%的人信奉的是伊斯兰教逊尼派、31%的人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复杂的部落教派矛盾是导致很多阿拉伯国家发生内乱的重要原因。

复杂的地缘、民族、宗教环境使阿拉伯世界难以真正团结统一起来。阿拉伯人中甚至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儿子对付我的兄弟,我和我的兄弟对付我的堂兄弟,我和堂兄弟对付全世界”。由此不难看出阿拉伯世界内部的互相争斗已达到怎样的程度,而外部势力的干预则使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化。中东地区联系着亚、欧、非三大洲,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东在国际政治版图中这种枢纽地位注定将会成为大国博弈的舞台。

1918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肢解后英、法分别托管了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如今的巴以问题其实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英国托管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通过插手中东事务扩张自己在当地的势力范围。这些世界大国并不希望看到阿拉伯世界被整合成为统一强大的地缘政治势力。区域外的世界大国往往热衷于在中东地区采取合纵连横的均势外交从而避免其中任何一方势力做大。

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正是这次会议确定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一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世界上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作为国际交易的结算货币。由此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20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被当时的尼克松政府宣布结束,随即美国又适时建立美元石油交易体系作为替代。

二战以后石油就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能源。美国通过把美元与石油捆绑的形式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霸权地位由此一直延续至今。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就可以通过印制美元的形式从世界各地薅羊毛。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也是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因此也就在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国际战略中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一心想要控制中东的美国自然不愿见到当地出现统一强大的地缘政治势力。

其实被中东的油气资源所吸引的又何止是美国?欧洲各国、前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又何尝没被吸引呢?这些世界大国既为争夺中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也为控制中东这块国际地缘政治要地可谓是用尽了所有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阿拉伯国家本身就存在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所以外部大国很容易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外部大国往往在这一地区拉拢某一方势力打击另一方,从而使本就复杂无比的中东局势变得更加波诡云谲。

0 阅读:1

访枫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