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丨《四川农村日报》:在邛崃看一颗“全能种子”的诞生

醉美邛崃 2025-04-17 10:52:55

当千年农耕文明邂逅现代生物科技,

一粒种子会迸发怎样的创新能量?

今日(4月16日)出版的《四川农村日报》用两个整版聚焦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解码“全能种子”的硬核成长记。

这里,机器人“阿崃”守护着油菜基因密码,“基因超进化”技术让百年育种周期压缩至数月;这里,93平方公里土地串联起实验室与产业链,催生浓香菜油占全国三成、黑猪产值增长超10%的产业奇迹;这里,千亩油菜花海绽放出“赏花经济”,种业长廊正书写着“科技芯”与“田园梦”交融的新篇章。

《四川农村日报》

(2025年4月16日第02-03版 特别报道)

让我们透过这篇深度报道,共同探寻邛崃如何以种业振兴开辟乡村振兴新“蜀道”,见证一粒种子从实验室走向田野、从产业链跃向价值链的非凡旅程。

四川农村日报丨在邛崃 看一颗“全能种子”的诞生

4月12日,沙尘来袭,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的“阿崃”机器人骤起细密的“心跳”,实时向实验室传去园区油菜新品种展示基地里的温湿度变化和病虫害数据。这一刻,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发生奇妙碰撞,一粒粒种子的“生命旅程”正被改写……

“阿崃”机器人。受访者供图

在这片覆盖邛崃4个街镇,规划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以“阿崃”脚下的天府现代种业园创新总部区为起点,向东沿着种业综合发展走廊出发,触摸这里种业革命的清晰脉动:当一个个基因育成一粒粒种子,长成一条条产业链,千年临邛的农业传统被赋予新活力,种业振兴的版图上显露出一条新“蜀道”。打开一条产业升级通道

和煦的春风中,“阿崃”保卫的油菜田里已泛起青黄渐变的涟漪。蹲身细看,会发现每一块田,甚至每两行油菜间的植株高矮、荚果长短、籽粒大小均有不同。在这里,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发育旅程:有的正在接受抗倒伏考验,有的正在验证含油量极限,有的仍在探索早熟丰产的奥秘。“我只要有空就会过来看看。”成都市新兴粮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兴粮油”)副总经理郭洪祥告诉记者,公司选用的二十余个油菜品种正在此处的15亩试验田里进行多年田间试验。

新兴粮油是邛崃培育的本土大型民营油脂企业,试验田数公里外的高埂街道里,便有其打造的2000亩示范田和年生产加工油菜籽可达50万吨规模的加工厂。“我们选育的优质油菜品种会在种植户中示范推广,再以订单形式收储油菜籽就地加工。”郭洪祥介绍,从品种选育到加工销售的全生产流程都在园区完成,极大程度提高了运作效率。

天府现代种业园俯瞰图。受访者供图

在天府现代种业园,93平方公里的推广转化区和生产加工区就像灵敏的“神经触手”,将研发成果就近就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最终引导着产业转型升级。

油菜产业是邛崃的传统产业之一,油菜种植面积近10万亩,每年从这里加工出的浓香型菜籽油占全国同类产品的30%。“从加工层面来说,我们需要产量高、出油率高、健康‘双低’(低芥酸、低硫甙)、宜机收、抗病的优质品种。”郭洪祥介绍,依托天府现代种业园这个平台,公司与省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团队以商业化育种模式,联合选育了“川油81”“川油83”和“蓉油”系列等多个高产优质油菜良种。

以优质浓香型油用突破性品种“川油81”为例,该品种平均亩产可以达到225.27公斤,含油量高达49.86%,全省40多个产油大县中有超过一半都进行了推广。在选育地邛崃,以该品种为代表的优势品种覆盖率已达到95%,为油菜产业提质扩能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样的叙事还发生在黑猪、邛酒等产业上。嘉林黑猪、荃银生物等园区入驻企业纷纷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所组建育种攻关联合体,围绕市场需求定向研发天府黑猪和川久糯红系列等酿酒专用品种,带动天府黑猪、邛酒产值分别增长10.6%、11.8%。

截至目前,天府现代种业园已引育川种种业等种业企业和关联企业28家,促成10个校企育种攻关联合体,累计培育新品种47个,推广新品种面积100万亩以上。铺就一条种业振兴轨道

在天府现代种业园,2.1平方公里创新总部区无疑是园区的“智慧大脑”,负责解开育种研发的方程式。这里几乎整合了全省种质创新的头部资源、科技、人才、基地等要素,是全川种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几乎每天有新访客。

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受访者供图

第一家入驻园区的是生物育种高新技术企业四川天豫兴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豫兴禾”),这里是各大参观队伍的必调研点位。4月14日上午,创新中心三楼,天豫兴禾的研究员谈亚兰正和伙伴们围坐一桌,交流各自实验项目进展。

天豫兴禾实验室一景。苏杭 摄

什么是“基因超进化”?这项技术能带来什么改变?“自然界作物经过成百上千年才能经自然选择驯化出一个新品种,但生物技术手段可以把这个周期缩短至两到三个月。”她用这样一句话,打破了横亘在精密科学与普通访客间的认知藩篱。

天豫兴禾研发出的“基因超进化”系统,能对农作物自身的标靶基因进行大规模随机突变和高效筛选,快速、精准培育具有高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新品种。如已培育出的抗草甘膦水稻新品种,可显著降低除草成本,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生物育种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也是天府现代种业园瞄准的新轨道。在这个西南种业行业稍显空白的领域里,天府现代种业园已经抢先一步布局。

2023年,综合考虑产业扶持、人才引进等政策条件和种业全产业链体系完备度后,天豫兴禾最终落户天府现代种业园,拥有了1200平方米的生物育种研发中心和高标准智能温室、科研用地。“配套很齐全,极大程度改善了我们的研发条件,不用像以前一样在天台育苗了。”谈亚兰说。

天府现代种业园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当前,园区仍在持续招引生物育种、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种业头部企业和种业CRO(即育种研发外包服务企业)等服务型企业,力图以生物科技为引领的现代种业集群,打造西南生物种业高地。“在这个集群中,企业是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但还需要多维资源和前沿技术的支撑。”天府现代种业园管委会种业发展部部长杜勇表示,作为四川种业的“最强大脑”,天府现代种业园已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

能常年保存各类种质资源188.4万份的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已全面运行,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完成后,优异种质资源全面共享利用的时代即将到来。此外,园区正联合省农科院建设智能育种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的研发突破。天府万安实验室中试熟化平台也正式落地于此。建起一条种业价值转化长廊

4月的成都平原,油菜花已化作春泥,人潮散去,创新总部区又逐渐回归原有的宁静。

从地图上看,天府现代种业园的核心区被分成两半,一半是数栋造型各异的建筑,承担着种源保护、企业孵化、实验检测、种业博览等职能;另一半则是精心打造的千余亩油菜品种展示区,发挥着田间试验、展示示范和游览观光的功能。

将科研过程转化为“赏花经济”,是天府现代种业园的有意为之。

蔚崃林盘在油菜花海边举办的活动。受访者供图

在种植端延长花期,采用分批次播种技术,配合精细化管理与现代农业技术,将油菜花观赏期从20余天延长至50余天;在消费端引入花田火锅、花田手工、田园造梦市集、春日研学等多元化场景,将园区的“大流量”转化为“高价值”。

上个月,展示区征集的110个油菜品种和彩色油菜竞相开放,园区借此推出“花漾春日,多彩田园”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了超过8万人次游览参观。

可俯瞰园区花海景观、享受花香的蔚崃林盘成为热门打卡地。“这6栋民宿都是村里闲置资产改造的,周五周六基本住满了。”林盘工作人员介绍,当月已创造餐饮、民宿等相关收益约20万元。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天府现代种业园推进全产业链规划布局,延伸种业价值的突破口。一方面,邛崃制种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制种大县,且油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高埂、羊安、固驿、临邛等街镇,刚好与园区的规划范围重叠。另一方面,园区从种源保护利用、商业研发转化到产品规模生产、价值延伸融合的种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然成势。“但目前核心区和其他区域还是有点割裂,联动不紧密。种业与食品、白酒等二产的转化衔接不紧密,与农耕文化、研学观光等三产的融合不佳。”在杜勇看来种业的多元价值还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

接下来,天府现代种业园将整合现有资源,沿临邛、固驿、高埂制种基地沿线,打造一条种业融合发展示范带。“未来,游客可以乘坐小火车或骑行自行车,体验种业相关的文化与场景。”杜勇说。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