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1600万人的双副省级山东,以7:13完败于单副省级江苏

听兰谈旅游 2024-07-09 10:03:54

在我国四大经济体中,四省虽然无论是GDP还是综合实力,都稳居四强,但却有一个省比较特殊。不仅是四强省中唯一非双副省级,同时也是唯一省会无论是在人口还是GDP上都远不及省内地级市的。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这个省便是素有苏大强之美誉的江苏。无独有偶,同为四强省的山东,虽然拥有双副省级城市,但省会同样是在人口、GDP上均无缘全省第一。那么,在强省会模式下,同样是省会存在感较低的两省,在各大关键指标上的成绩如何呢?相互优劣势分别有哪些呢?综合实力孰强孰弱呢?……本文,我们便透过20项核心数据来详细解答。

一、人口规模:1、山东10123万,净流失55万2、江苏8526万,净流入654万

作为我国第一个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均过亿的省份,山东不仅在常住人口规模上比江苏更胜一筹,而且两省的净人口差达到了1600万。要知道,两省副省级省会济南、南京,至今人口规模都还不及千万。足以可见,两省在人口规模上的差距有多大了。不过,江苏虽然在人口上只有山东的84%,但从人口活力来看,江苏超650万的人口净流入,显然是人口流失超50万的山东所难以相媲美的。

二、GDP总量:1、江苏12.82万亿2、山东9.21万亿

山东虽然在人口上拥有绝对的主导权,但从第一大经济指标GDP成绩来看,人口更少的江苏不仅率先突破了十万亿,而且即将达到13万亿,不仅实现了对山东的以少胜多,而且在人口落后19%的不利前提下,反而在GDP上高出山东39%。尤其是超3.6万亿的绝对GDP差,更是超过了山东两大副省级城市的GDP总量。因此,山东想要在GDP上反超江苏,即便是额外再造两座副省级城市青岛+济南,也是无济于事。

三、GDP增速:1、山东6.68%2、江苏6.59%

从两省最近五年的GDP增速来看,单副省级的江苏,虽然在总量上已经遥遥领先于双副省级山东,但6.59%的年均增速还是以1.4%的毫厘之差惜败于近年来GDP增速略显疲软的山东。不过,由于两省GDP总量足足相差了3.6万亿,这也导致山东纵然是拥有速度上的优势,但如此微不足道的速度优势显然远不足以确保山东能够在GDP上后来居上。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二十一世纪,山东能守住这微弱的速度优势已实属不易。

四、面积:1、山东15.8万km²,下辖16地市2、江苏10.7万km²,下辖13地市

两省虽然同为沿海省份,在沿海优势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在城市建设所需的土地资源方面,却表现得大相径庭。其中GDP明显更胜一筹的江苏,不仅面积远不及山东,而且10.7万km²的陆地面积,放在全国诸省中,也是非常靠后的。至于山东,不仅在面积上以近1.5倍的压倒性优势脱颖而出,而且比江苏足足大了5.1万km²,要知道江苏两大城市苏州+南京的面积总和也才1.5万km²。这也意味着,山东在城市的发展纵深上,要更游刃有余。

五、高速公路:1、山东8452km2、江苏5128km

在我国,有这么一句话叫“城市建设,交通先行”。目前,从两座城市的交通建设成果来看,处于领先位置的并非我国第二大经济体的江苏,而是拥有我国第二大人口的山东。尤其是当山东的高速公路网已经接近于8500km时,地处长三角的江苏,反而是刚刚突破5000km,不仅再次完败于山东,而且1.65倍的差距,甚至要远高于面积上的1.48倍。而相对更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势必会有助于山东更均衡发展。

六、人均GDP:1、江苏15.04万2、山东9.10万

本以为同为沿海省份的两省,同时拥有青岛+济南两大双副省级城市加持的山东,会在人均GDP上相比于单副省级的江苏而言,更胜一筹。但从两省最新成绩单来看,当江苏超15万的人均GDP早已正式跨入发达省份行列时,同为沿海四强省之一的山东,不仅无缘发达省份行列,9.1万的成绩,更是勉强高于全国均值9万。山东也因此成为沿海四强省中,人均GDP唯一低于十万的,同时也是唯一被湖北、内蒙等内陆省份反超的。

七、人均收入:1、江苏5.27万2、山东3.99万

如果说人均GDP是一省经济强弱的象征,那么,人均收入则是一省民富的直观体现。而从两省的人均收入来看,在人均GDP上大获全胜的江苏,似乎毫无悬念地再下一城。不仅人均收入率先突破5万大关,而且5.27万的成绩,同样是比山东高出了32%。虽然这一优势相比于人均GDP的65%堪比过山车似骤降,却依旧难以掩盖两省在人均收入上的巨大差距。而山东3.99万的成绩,同样是勉强高于全国均值。

八、人均税收:1、江苏0.94万2、山东0.52万

从两省的居民纳税情况来看,被誉为苏大强的江苏,人均税收为0.94万,距离破万已是一步之遥。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拥有双副省级城市加持的山东,反而是勉强达到0.5万的水平。尤其是1.8倍的巨大悬殊,不仅远高于人均收入的1.3倍,更是再次刷新了两省在人均经济指标上的最大差距记录。这一反差也客观反映了要想获得更高的收入保障,江苏无疑要明显优于山东。

九、人均财政支出:1、江苏1.79万2、山东1.24万

随着各省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日常生活配套所需的基本民生工程的需求自然也就与日俱增。而城市乃至一省民生工程建设所需的主要经费,便是来自于被誉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象征的人均财政支出额度。其中,当山东人均财政支出艰难达到1.2万时,江苏已是悄然来到1.8万的水平,以1.44倍的绝对优势再次轻松击败山东。而人均财政支出上的差强人意,势必会让山东人才引进工作愈加阻力重重。

十、人均存款:1、江苏12.37万2、山东9.60万

因为历史文化因素影响,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依旧是保持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这也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金融储蓄下国家。也正是因为居民的大部分财富值集中在各大储蓄机构,居民存款也成为我们衡量民富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中,人均存款为9.6万的山东,不仅落后于江苏29%,而且在人均存款超10万的省份数量与日俱增时,山东这一成绩显然和沿海四强省的省份有点格格不入。

十一、省会GDP:1、江苏·南京17421亿2、山东·济南12757亿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便是先富帮后富。这也是东强西弱、省会强则省强等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从两省的省会经济实力来看,虽然同为副省级省会,而且在各自省内的经济地位均无缘省内第一城,但两座省会城市的成绩仍然是难逃大相径庭。其中,当南京GDP即将突破1.8万亿,并成功跻身全国GDP十强时,济南则是不到1.3万亿,差距已经达到37%。所以单副省级江苏经济强于双副省级山东也就不足为奇了。

十二、规工总产值:1、江苏16.84万亿2、山东11.35万亿

工业不仅是缓解一省诸多人口就业问题的“排头兵”,同时也是一省经济的脊梁。这也是为何在近现代历史长河中,三次工业革命直接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而从两省的规工总产值来看,山东纵然拥有1600万人口的绝对优势,但11万亿的规工总产值,不仅未能继承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反而是比人口只有自己84%的江苏少了5.5万亿。而在规工上缺乏优势的山东,想要在经济上后来居上,显然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十三、财政收入:1、江苏9930亿2、山东7464亿

手握计划单列市青岛的山东,虽然在财政自由权上要明显优于没有一座计划单列市的江苏。但从两省最近一年的财政收入情况来看,单副省级省份的江苏,即便是沿海四强省中唯一没有计划单列市的,但财政收入仍然是大放异彩。不仅取得了9930亿的傲人成绩,距离万亿近在咫尺,而且在沿海十强省中稳居第二。反观双副省级的山东,财政收入不仅落后于江苏33%,同时还被浙江逆袭,从而垫底四强省。

十四、进出口总额:1、江苏52493亿2、山东32642亿

即便是在被誉为沿海主场优势的外贸上,同为沿海四强省的两省,依旧是未能出现令大家翘首以盼的龙争虎斗盛况。其中,当山东稳扎稳打在进出口总额上收获了3.26万亿的成绩,并傲视所有中西部省份时,地处长三角的江苏更是悄然来到5.25万亿。虽然远不及广东的超8万亿,但相比于山东而言,领先优势依旧是达到了1.6倍以上,并成为长三角江浙沪皖中,第一个突破5万亿的。

十五、粮食产量:1、山东5655万吨2、江苏3797万吨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庞大的劳动生产力,而保障高质量劳动生产力输出的关键,便是民以食为天的一日三餐了。因此,粮食自然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后勤保障。从两省的粮食贡献力来看,江苏尽管全省地势平坦,很适合农业发展,但由于土地资源面积上的捉襟见肘,导致江苏的粮食产量不仅不及多山的山东,而且3800万吨的成绩,相比于超5600万吨的山东而言,差距也是达到了1.5倍,近乎于和面积上的1.48倍如出一辙。

十六、文旅收入:1、江苏12002亿2、山东9713亿

本以为相比于江苏更地大物博的山东,会凭借土地资源优势在文旅方面大放异彩。但从两省实际文旅成绩来看,江苏不仅在优质文旅资源上收获颇丰,5A景区达到了26家,还是我国文旅资源第一省。反观山东,手握五岳独尊的泰山,却在5A景区上比江苏少了10余个。而文旅资源上的大获全胜,也让江苏在文旅创收上硕果累累。不仅文旅收入破万亿,而且比山东也是高出了24%。

十七、三甲医院:1、山东131家2、江苏100家

刚刚经历了文旅惨败的山东,医疗领域则是焕然一新。不仅在优质医疗机构三甲医院的数量上拔得头筹,而且三甲医院数量已经来到了130余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济上大放异彩的江苏,三甲医院则是刚刚破败,足足比山东少了30余家。不仅如此,两省诸多顶尖医疗机构中,实力最强的同样是来自于山东的齐鲁医院。哪怕是在医师资源覆盖率上,山东每万人35名医师的数量也是力压江苏的34名。

十八、百强院校:1、江苏12所,代表南京大学2、山东5所,代表山东大学

手握1600万人口优势的山东,纵然在医疗资源上成功守住了优势。但在更为重要的科教资源上,拥有强省会的江苏,显然还是要明显更胜一筹。不仅两省唯一的全国十强院校来自于江苏的南京大学,而且当江苏百强院校数量多达12所时,山东的百强院校却还不及江苏的一半,为5所。当然,除了顶尖学府资源上的大相径庭外,在大学的绝对数量上,1.2倍人口于江苏的山东,也是比江苏少了15所大学。

十九、在校大学生:1、山东285万人2、江苏262万人

江苏虽然无论是在科教资源的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占据绝对优势,但从两省的人才输出情况来看,反而是山东更胜一筹。其中,江苏虽然凭借科教资源的优势,在校研究生数量比山东高出了十余万。但从整体在校大学生数量来看,反而是山东更接近于300万,而且比江苏高出了20余万。这一反差,似乎也客观说明了山东更重视人才的培养,并想通过人才培养的力度,来填补科教资源上的相对短板。

二十、新增发明专利:1、江苏10.8万件2、山东5.53万件

从两省的科创活力来看,江苏即便是人口规模上不占优,甚至少了1600万人口,但同时手握营商环境优势+科教优势的江苏,不仅在科技科创成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且接近于11万件的新增发明专利,近乎于是山东的2倍。当然,造成这一反差的关键因素还在于两省在人口吸引力上一个净流入几百万另一个却是净流失。所以,山东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还在于通过营造更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来留住并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

总结:转眼间,关于山东和江苏这对四强省之间的天王山巅峰对话,便已在意犹未尽之中尽收眼底。相信在客观公正地大数据下,有关于这两省的相互优劣势也就一目了然。最后,我们便来看看两省综合实力结果:1、江苏综合得分1090,共计13项胜出。其中,领先幅度超30%的有11项;2、山东综合得分910,共计7项胜出。其中,领先幅度超30%的有4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