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被处死18年后,俄罗斯一把掀开美国遮羞布:美国骗了全世界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5-02 03:00:15

一把白粉,一句谎言,一场战争。

2003年,鲍威尔在联合国手举小管子,给全世界撒了个弥天大谎。三年后,萨达姆被押上绞刑架;十八年后,俄罗斯怒拍桌子,把美国的遮羞布当场掀翻。

原来,从伊拉克到叙利亚,从“自由战士”到“石油盗匪”,美国人上演的,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打着正义幌子的国际骗局。

他们是如何精心设计了这场“白粉战争”,甚至还欺骗了全世界?又怎么被一脚踹翻了桌子?

«——【·鲍威尔的谎言·】——»

2003年2月5日,纽约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举起一小管白色粉末,声称这是经过提纯的炭疽杆菌,不到一茶匙就足以杀死现场数百人。

而这样的粉末,伊拉克“承认有8500升”,甚至可能拥有多达25000升。

在这场精心准备的演讲中,鲍威尔先后17次提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而会议结束后,美国各大媒体迅速跟进报道,将萨达姆政权描绘成随时可能发动生化袭击的全球威胁。

如果真的如鲍威尔所说,试管中装的是如此危险的物质,为何他能毫无防护地徒手拿起?为何联合国会场没有采取任何特殊安保措施?

更讽刺的是,就在两年前,美国曾发生一系列炭疽邮件袭击事件,导致5人死亡,当时美国政府如临大敌,甚至关闭了国会山。

如今同样危险的物质却被随意展示,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让人不得不怀疑试管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但美国显然不在乎这些疑问,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开战的借口。

911事件后,美国民众的恐惧和愤怒情绪被政客们巧妙利用。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萨达姆与恐袭有关,美国政府却成功将两者在公众心中联系起来。

2003 年 3 月 20 日,根本没告诉任何人包括联合国,美军悍然突袭巴格达。

首轮 “震慑打击” 精准命中政府建筑和军事设施,巴格达瞬间沦为一片火海。短短三天,市区30%的建筑被无情摧毁,20多万平民伤亡惨重。

曾经在中东地区威风凛凛的萨达姆政权,迅速土崩瓦解,萨达姆本人也神秘消失,只留下满目疮痍、陷入无尽混乱的伊拉克。

而美国承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却始终不见踪影。

«——【·地窖里的掠夺·】——»

巴格达的硝烟还未散尽,美军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抓捕萨达姆。他们挥舞着数百万美元的悬赏令,像撒网捞鱼般在伊拉克的土地上四处搜寻。

而真正让他们锁定目标的是一个细节:在物资匮乏、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战后伊拉克,萨达姆的警卫却在市场上采购高档商品。

美军情报人员顺着这条线索,他们最终将枪口对准了底格里斯河边一处毫不起眼的农场地窖。

2003 年 12 月的深夜,美军特种部队如强盗般闯入地窖,喷洒催眠气体后,从仅 1.5 米长的狭小空间里,揪出了那个曾经在中东叱咤风云的人物。

萨达姆的落网,不过是这场掠夺大戏的开场。真正的重头戏,是围绕着萨达姆家族据说高达 400 亿美元的巨额财富展开的角逐。

美军占领巴格达后,第一时间控制的不是关乎民生的市政设施,而是石油部,这赤裸裸的行径,早已将其觊觎伊拉克石油资源和财富的野心暴露。

随后,由美国多部门组成的 “专家小组”,打着 “正义追查” 的旗号,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展开所谓的跨国行动。

然而,这看似专业的追查背后,实则是一场混乱的分赃。

他们发现萨达姆的资金被隐藏在复杂的金融网络中,可即便以制裁相威胁,最终也只追回了区区 12 亿美元。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军士兵们全然不顾 “追查使命”,在萨达姆的宫殿里如土匪般哄抢财物。

昂贵的手表、定制西装,甚至餐桌上的食物,都成了他们炫耀的战利品。

这场闹剧般的财富追逐,彻底撕开了美国所谓 “解放伊拉克” 的遮羞布。

美国打着 “正义” 的幌子,行的却是掠夺之实,将伊拉克的财富洗劫一空,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的土地和陷入绝望的民众。

而他们的真面目,直到十多年后,才被俄罗斯一把揭穿。

«——【·谎言揭穿与残酷真相·】——»

2022年,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公布的文件显示,美军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干的根本不是"反恐",而是天天等着数钱——每年几十亿美元进账,比直接去抢来钱还快。

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什么"民主自由",全是幌子,石油才是真主子。普京直接讽刺:“那管里说不定是洗衣粉。”

更搞笑的是,美国政客们自己都演不下去了。副总统哈里斯在演讲时,一不小心就吐露真言,直言不讳地承认美国打的就是 “石油战争”;

共和党参议员保罗更是在听证会上大胆开炮,直言“美国政府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虚假信息传播者”。

这些话从美国政客自己嘴里说出来,简直比任何爆料都有冲击力。

再回头看看伊拉克,这个被美国谎言坑惨了的国家,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痛!

20万无辜平民失去了生命,25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原本的生活支离破碎,国家经济更是一夜之间倒退了几十年。

最讽刺的是,美国口口声声说要消灭恐怖主义,结果呢?“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借着战争的混乱疯狂壮大,把伊拉克搅得更加不得安宁。

当年在联合国拿着白色粉末表演的鲍威尔,到了晚年也没逃过报应。

特朗普公开跳出来指责他,把“中东灾难”的锅扣在了他头上,曾经风光无限的他,成了美国两党斗争的“背锅侠”。

而那位勇敢地向小布什扔鞋的伊拉克记者扎伊迪,高呼:“这是伊拉克人的礼物,这是告别之吻”,“为了那些孤儿寡母和所有在伊拉克被杀害的人!”

如今,巴格达的战火虽然已经熄灭,但那管白色粉末背后的谎言,永远都洗刷不掉。

它就像一枚耻辱钉,牢牢地钉在美国外交史的 “黑历史” 上,时刻提醒着全世界:美国的霸权行径和虚伪嘴脸,到底有多可笑!

参考资料

2 阅读:384

朝史暮今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