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在人们都在为比亚迪研发出综合续航2100公里的混动车惊讶时,一汽丰田高管却表示,混动的最大优势不是比拼低油耗,续航2000意义不高,这是怎么回事?
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能源汽车、混动汽车的需求也在增加,不少车企陆续推出新的能源及混动类车型,争抢汽车市场。
其中,混动汽车作为从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转变的新产物,在消费者群体中倍受欢迎和瞩目。
对于混动汽车,消费者们最大的关注点就在于它在技术阶段的突破,比如最能衡量一辆汽车价值的里程续航数和充电的速度,这紧密关联着人们使用汽车出行所需花费的成本。
比亚迪就在这两方面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比如2024年5月发布海豹06 DM-i和秦L DM-i,主要对外展示的是第五代DM技术的实现。
所谓的第五代DM技术,是指比亚迪率先实现了超长续航里程数突破2000公里,以及油耗低于3L,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发动机的热效率最高能达到46.06%的成绩。
与此同时,东风汽车发布风神L7,是首塔马赫电混技术,并称该车型的综合续航是在2054公里,奇瑞也发布了风云A8远航版,续航同样能够超过2000多公里。
以上的车型大多数都是跨入百公里油耗低于3L的时代。
一时间,低油耗、超长续航的插电混动汽车成为消费者们关注的焦点,似乎也成了2024年车企战略发展和技术突破的重点,尤其是比亚迪和吉利汽车,在有关插混动力技术上,更是竞争的火热。
有数据显示,从2020年开始到2023年,插混动车型销量比起过去已经增长了10倍。
其中2022年,插电式混动汽车就卖出了151.8万辆,同比增速是151.6%,甚至比纯电驱动的汽车还要高。
到了2023年,混动汽车已经累计销量达到280.4万辆,纯电的能源车虽然比混动的高出300多万辆的销量,但整体的增速是放缓的,这个趋势直到2024年4月份都是如此。
然而,对于比亚迪、东风等车企的卓越成就,一汽丰田高管吴广就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低油耗是人们对混动汽车的最大误解。
大家似乎都以为,混动汽车能兼顾充电和加油两种方式,但如果是单纯的比拼油耗就不算它的优势,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汽车的稳定性上。
此外,截止2023年的年底,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全国内有大约12万座加油站,这些加油站在高速公路上每隔30-50公里都会有一个,无论是加油还是充电都非常方便,即便是在城市中也是如此。
因此所谓的2000公里的超长续航里程,在当下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环境里并没有什么意义。
相比它真正展现出的实力,用2000多公里的续航当噱头不如说是欲盖弥彰的宣传。
之所以执着于续航,是因为大多数消费者都更希望插电混动汽车中的“电”能成为主力,这样就可以减少成本的消耗和支出,这也是造成混动汽车销量增速加快的原因之一。
以比亚迪为例,自从能源车和混动车问世后,宣传的重点就落在“电比油低”和“油电同价”上,利用这两个优势,推动了混动车的销售。
起初纯电汽车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后来插混的渗透率也从1.1%上升到了11.1%,销量也从2020年的4.8万辆上涨到2023年143.8万辆。
插电混动在比亚迪的所有销售车型中占比达到57%,甚至要比纯电的还要高一些。
插电混动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和销量,最大的因素是它的价格处于中低端,先是利用7-10万元快速抢占市场,再慢慢站稳脚跟。
此外,它的最大亮点在于插电和加油的功能,也包括刚才提到的有关成本消耗问题。
从插电混动车问世以来,就有不少人指出它是过渡车型,也就是从传统油车过渡到电车的产品。
这是因为很多纯电动汽车上市后,不少人质疑它的能力,毕竟刚发布的纯电汽车续航能力也就200-300公里,仅限于城市内的出行,更适用于代步用。
而插电混动汽车搭载了电和油两种,既能用电也能用油,对于部分想减少出行成本,同时也想提高续航能力的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还不够完善,消费者还要考虑到充电的设施,因此混动汽车会更受欢迎。
这似乎也意味着消费者更依赖于加油的功能,毕竟从实际情况出发,加油会更方便,既然如此,那么为何车企们一直强调和追求续航能力呢?
通常拥有上千公里续航能力的车型只有越野车才会有,但一般普通人出行使用的最多的还是SUV和轿车,如果跑长途,沿途都有便捷的加油站可以加油,如果是在市内,就更不必要续航2000公里。
所以从专业角度综合来看,就像吴广说的,一味的追求续航里程是没有意义的。
可对于消费者而言真的如此吗?
从消费者角度看,能够吸引他们购买混动汽车的理由只有两个关键:少充电,多省钱。
以增程式混动汽车为例,在面对用油成本较高的燃油车时,增程式混动汽车搭载的电池刚好能满足用油问题,长途用油时也不必担心汽车的充电问题,不仅如此,增程式混动汽车电池的成本才占到整车制造总成本的1/5左右。
要知道,一般的纯电动车电池成本就要占整车制造的总成本一半还多。
需求决定市场,消费者最关心的无非就是价格和续航里程,解决了这些后,就没有什么其他的顾虑,至于混动汽车的技术问题,并不在消费者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车企要追求极致的续航里程,能跑2000公里就是它们的实力。
虽然吴广说2000公里意义不大,但他同时也表示丰田和比亚迪等车企一样,也可以实现这个标准。
2023年,丰田就打造了一款价格中端的省油王雷凌,加满一箱43L的油轻松拿下2000公里,而且油耗也只有4L,成本每公里仅3毛钱,无论是流畅的外形还是价格、续航都正中消费者下怀。
混动汽车未来发展在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中,有80%以上的人都更偏向于将混动车当作纯电汽车,加一次油恨不得用上一年都不用加,除非跑长途的时候油箱的使用会比较频繁。
不过,在相对实惠方便的情况下,最麻烦的是频繁的充电频率,这是因为动力电池的造价成本比较高,为了平衡造车的成本,不少车企都还是使用低容量的电池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降低耗油量,但也会让充电的频率提高。
众所周知,过高的充电频率带来的就不是方便,而是鸡肋,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
从这一点来看,只要是插电混动汽车都无一幸免,都不如纯电汽车更划算。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分析,未来纯电汽车的发展空间仍然是巨大的,而如今看似销量高的混动汽车反而会成为未来被替换的产品,在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前,混动汽车还是主要以商用的场景为最大的销售亮点。
同时也有不少专家认为,混动汽车的设计理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因为不少消费者在购买混动汽车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汽车不用油,而是纯电更划算。
而且插混的汽车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研发的,它并不具备和纯电汽车一样的超大容量电池的特点,所谓的超长续航也只是一个为宣传而打造的未来概念,本意是弥补电池无法长期续航的缺点。
然而,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东风汽车董事长认为,未来会是纯电汽车和混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的主场,反而是燃油车将会成为落后的产品,2030年就可能基本消失不见。
他认为,混动汽车在未来一定会大幅降低成本,从性价比出发,以更好的面貌问世。
比如刚才提到的增程式汽车,事实上增程式汽车也是目前最畅销的中高断混动汽车中的一种。
增程式汽车其实就是在纯电车的驱动平台上发展的,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它拥有内燃机,但不是为了驱动车辆,而是为了给电池发电。
普遍的设计理念是保留最大的容量电池组,这能使它的成本降得更低,并且还能依靠内燃式发动机给电池充电,同时也可以减少汽车的充电次数,避免因为频繁充电而使电池受损,为消费者解决混动汽车普遍的续航难题,延长里程。
相比普通的混动汽车,它能够充分发挥电车的潜在能力,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节油能力强,电池的容量较大,再加上它有内燃机,能够帮助电池发电,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让汽车在行驶时更稳定,这就是现在很多增程式混动汽车所提到的最大优势,也是它最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汽车市场瞬息万变,究竟是混动汽车更胜一筹还是纯电汽车独占鳌头都无法判断,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汽车市场一定会在良性的竞争下发展的更加成熟,无论是充电和续航都会迎来技术升级。
参考资料:
[1]增程式混动汽车:前景如何让市场去评判|来源:中国质量报
[2]综合续航里程“卷”至2000公里,中国车企抢滩混动市场|来源:新京报
[3]混动不就是低油耗?一汽丰田高管:混动技术不单是低油耗,我们可以实现一箱油2000公里,但意义不大「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行业现状分析」|来源:前瞻网
确实意义不大,烧氢的增程插混算是可替代能源了,纯电是研发废了,兜兜转转还是内燃机撑起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