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对标争先行动”,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推动全省广大干部在支点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
这些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诞生了不少的“领先”“第一”,为支点建设增添了底气、注入了信心,这与广大干部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是分不开的。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省委“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展现了新气象、新面貌。有的地方找准对标对象、深入学习经验,梳理短板差距、制定补短措施。有的部门积极谋划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政策,推动各项往前赶、上台阶。有的干部学习归来,深感收获满满,“看了浙江,那种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深入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就是要让这种氛围浓起来、热起来,让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推背感”大起来、强起来。
对标争先,前提是找准标杆。省委反复强调,“持续激扬不甘落后的志气、比学赶超的勇气、开拓进取的锐气,敢与好的比、敢与快的赛、敢与强的竞高低”。对标争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好的”“快的”“强的”是谁,它们在哪里?我们有的城市深入分析比较了与江苏常州在工业、科创、开放等10多个方面的硬实力,以及在人口、人才、干部等多个方面的软实力,拓宽思路眼界,抬升发展标杆。有的城市学习湖州“放眼全球谋划、力争一流奋斗”的工作标准,谋深谋细产业倍增、科技赋能、动力培育等工作举措。这些探索和行动,都是“研他山之石、琢自身之玉”的生动体现。标杆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领域性的,可以是行业性的,也可以是专业性的。所谓找准标杆,就是找准跟自身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相关的学习对象,学出摩拳擦掌、学出干劲十足、学出热火朝天。
对标争先,关键是勇争一流。湖北要加快建成的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事关战略全局的支撑点、撬动点、制高点、关键点,就是要在区域发展上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更好服务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这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坚决破除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等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干则干好、干则必成,位居第一不止步、不居第一不罢休。当前,湖北发展进入跨越赶超关键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内生动力迸发期、枢纽地位重塑期、干事创业黄金期。把支点建设的“七大战略”“七个能力”落到实处,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抓住机遇风口、时间窗口,不搞降格以求,走出“舒适区”,敢做“拓荒者”,以“学”拓视野,以“比”激活力,以“赶”破瓶颈,以“超”建新功,在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中抢占“争先”的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用“不能安于现状”告诫领导干部。在地方考察时,也多次提出各地要“勇于争先”。争先不是盲目自信的冒进,而是以全局视野把握时代大势,以清醒头脑认识发展态势,因时制宜、寻机而动,踩准发展的鼓点、增强干事的后劲。支点建设正当其时、催人奋进,人生能有几回搏?爱拼才会赢。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