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的登基,只能说是他有一个好爷爷,也有一个好父亲。爷爷司马懿直接掌握了曹魏的大权,使得司马家成为了三国时期魏国最大的一个权臣。而在司马懿死后,父亲司马昭继承了司马懿的势力,架空了魏国皇帝的权利。
也正是因为江山来的过于容易,所以说司马炎也就并不珍惜。初初登上王位的时候,为了拉拢人心,他还是励精图治了一阵子的。先是建都于洛阳,又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史称他励精图治的这段期间,为“太康之治”。
但在公元279年,他正式一统天下,灭掉仅剩的东吴之后。他便开始懒怠,并奢侈腐化了。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利的统治者开始奢侈起来,那便不是一般的规模能够打止的。有史记载司马炎是:
“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
而“上行必有下效”,当了皇帝的司马炎这样的奢侈腐败,下面的大臣们也是不遑多让。有史记载西晋时期是“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当时的宰相何增对此忧心忡忡,他自己日日参加司马炎喝酒作乐的宾宴,但每每回到家却都是垂头丧气。
家人对此十分的疑惑不解,何增一开始并不解释。后来问得多了,他失望的也多了,终于吐露了一点忧心:
“主上创业垂统,而吾每宴,乃未闻经国远图,唯说平生常事,后嗣其殆乎?及身而已,此子孙之忧也!”
而后他有转身对自己的儿子们说到:''你们还能够相安无事的活一生''。又转头对自己的孙子们说到:“你们必将遭遇祸事”,书中记载:
指诸子曰:“汝等犹可获没”。指诸孙曰:“此辈必及于乱!”
而这就造成了“富人斗富,文人清谈,穷人造反”的场面,因为这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穷人们根本就没有一点活路。当时是阶级固化的一个社会,穷人们除了造反,再也找不到一点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西晋也因为这“八王之乱”在公元316年便灭绝了,这个朝代仅仅存在了51年。而宰相何增的那一番话,也最终成了一个预言,他的孙辈们都生活在了乱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