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书法50年,山西农民花8年抄完4大名著献党,专家痛批:没意义

星灿啊 2024-11-08 02:58:09

这年头,流量为王。

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挤进网红圈,恨不得天天住在热搜上。

可偏偏有这么一位老人,他8年磨一剑,默默无闻地做了一件事,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了“顶流”。

他叫张喜才,是个普通的山西农民。

没团队,没包装,没炒作,就凭一手小楷抄写的四大名著,火遍全网。

有人点赞,有人diss,有人说他是“文化传承人”,有人说他是“时间管理大师”。

张喜才到底图啥?

这背后,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一切还得从上个世纪40年代说起。

1940年,张喜才出生在山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那时候,能吃饱穿暖都很难,更别提读书识字了。

村里来了位退休老教师,免费给孩子们办了个私塾,教他们读书写字。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张喜才自然不肯错过。

他像块干海绵,逮着机会就吸收知识。

老教师也发现了这个好苗子,送了他一支毛笔和几张宣纸,算是播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

张喜才对书法,那可不是一般的喜欢。

他没钱买文具,就用树枝在地上练习,或者用清水在石板上写字。

啥时候都能看到他练字,不管是田里地头,放牛的路上,还是晚上只有月光的时候。

这股子韧劲,简直就是“卷王”的祖师爷。

张喜18岁那年参军了,成了一个解放军战士。

部队生活挺紧张的,但他还是坚持练书法。

休息的时候,他总喜欢找个清静的地方,安安静静地练字。

那时的部队也很支持战士们学习文化知识。

张喜才抓住机会,虚心向战友中的书法高手请教,学习书法技巧。

这段经历让他后来的书法之路更加稳健了。

退伍后,张喜才去了当地的一家印染厂上班。

哪怕再累,他每天还是要抽半小时来练字。

张喜才的书法技艺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年年过去,越来越炉火纯青。

那时候,写一手好字可是挺受人敬佩的。

逢年过节,邻居们都来找他写对联,他的字不仅工整美观,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亲们都称他为“村里的大书法家”。

张喜才退休后,加入了当地的老年文化团,依然坚持练习书法。

他就像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书法的世界里乐此不疲。

真正让张喜才的书法人生发生转折的,却是一次偶然的国外旅行。

2011年,他去欧洲旅游,参观了一家著名的博物馆。

他没想到在那里竟然遇到了一个中国书法展。

从汉代到现代的书法作品,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前来观赏。

看到老外对中国书法的赞赏,张喜才心里不由自主地涌出一股自豪感。

他发现,书法不只是个爱好,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能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文化。

张喜才在现场看得手痒,借了纸笔,写下了“和平”两个字。

他一挥笔,写出的字非常漂亮,周围游客都被吸引过来,纷纷鼓掌称赞。

这次经历让张喜才对书法文化有了新的理解。

他回国后,想为传承和推广书法文化出一份力。

张喜想了想,最终决定抄写中国的四大名著。

这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他真心热爱中华文化,对书法艺术有深厚的追求。

四大名著不仅是文学宝库,也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

用书法形式重现这些经典,既能展现书法艺术的魅力,又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简直是一举两得。

平凡之光

71岁的张喜才,正式开始了他的“抄书大业”。

他选择了小楷字,既是对中华文化的敬意,也是对自己书法技艺的最高考验。

小楷,号称“正书之祖”,笔画精细,对书写者的技艺和耐心要求极高。

张喜才选好了毛笔和宣纸,还亲自裁剪、打格、装订。

为了省钱,他还用旧档案袋做封面,这真是把“低碳环保”做到了极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随着抄写工作的进行,张喜才的身体开始发出抗议。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书写,让他的腰椎问题越来越严重。

小楷字体对视力的要求极高,也导致他眼睛疲劳,甚至头晕。

他不得不经常休息,写写停停成了常态。

但张喜才并没有放弃。

他调整了写作姿势,买了一张可以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桌子。

他把每天的书写时间分成几个短段,中间穿插休息和简单的运动。

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每当遇到困难,他都会想起自己为什么要开始这项工程。

这股子信念,支撑着他一步步向前。

张喜才为了保证进度,给自己定了个严格的计划。

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开始一天的抄写任务。

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至少要抄写1000字,哪怕是身体不舒服,也尽量完成。

家人一开始不太赞同张喜才的计划,担心他的身体承受不了。

妻子经常劝他不要太辛苦,儿女们也建议他放弃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看到老人的坚持和热情,大家慢慢理解和支持了他的梦想。

妻子帮忙准备工具和整理书稿,孩子们在工作之余帮他装订成册,还做了封面。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家人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吧。

经过两年的努力,张喜才完成了《红楼梦》的抄写,总共60本。

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

紧接着,他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三国演义》,共25本。

八年时间,弹指一挥间。

张喜才终于完成了四大名著的抄写,总计152本,367万字。

这背后,是日日夜夜的坚持,是无数次克服身体不适的毅力,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热爱。

张喜才的故事,很快在网络上引起轰动。

他的子女把作品的照片上传到网络,立刻吸引了大量网友的目光。

大家都很佩服他的毅力和坚持,觉得他是坚守初心、传承传统艺术的榜样。

当地社会团体和书法协会也纷纷前来参观交流,希望能从他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有些书法爱好者还会向他请教,想学学他的经验和技巧。

教育界也对张喜才的事迹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些学校将他的书法作品复印后挂在教室里,用以激励学生坚持梦想、勤奋学习。

不过,赞美声中也有不少人表示怀疑。

有人觉得他花八年时间抄写已有的作品不值当,认为这样没创意。

一些书法专家也指出,他的书法艺术价值不高,难以达到收藏级别。

还有人从经济角度评判,认为这些手抄本缺乏市场价值,无法转化为金钱收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面对这些质疑,张喜才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

他说,自己更看重创作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对他来说,书法早已不再只是简单的写字,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寄托。

他认为,长期练书法不仅让身体更健康,还让他在晚年生活中找到了很多乐趣和意义。

张喜才的事迹,让人们开始思考价值观的多样性。

现在很多人习惯用金钱和名声来评判一件事的价值。

笔者认为:

张喜才的例子提醒我们,精神价值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为珍贵。

他虽然没从坚持中得到直接的经济收益,但在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同时也为传承传统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张喜才的故事也让大家开始思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虽然专业人士可能不认可他的作品,但他用精神感染了很多人,这种影响力是金钱买不来的。

它提醒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不应该仅仅由社会标准来定义,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精神满足同样重要。

张喜才,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平凡人,也可以通过坚持梦想,追求精神价值,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的故事,就像一束平凡之光,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也许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始终坚守内心的那份热爱,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0 阅读:0

星灿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