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空去看了《年会不能停!》的点映,虽然和我的预期不太一样,但总体来说,确实是一部“有笑有泪”的合格喜剧片。
先说简单结论吧:仅从“笑果”而言,《年会不能停!》算得上是近几年里较为上乘的国产喜剧电影,只不过其故事逻辑等方面仍旧问题不小,具体不能想太细——但无可否认,影片的最大价值,是切中了当下打工人群体在职场中的痛点和槽点,这是它有可能成为票房黑马的最大倚仗。
其实,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的架构太像一个简单的小品了,依靠愚蠢的误会(把生产一线的蓝领工人调到集团公司总部当金领HR)来设置全片最大的戏剧冲突,然后弄了点牵强附会的一波三折,最后大家乐呵呵地一起包饺子。
这也就罢了,毕竟影片本来就是为了自身主题那瓶醋而包的饺子……可是,连大鹏饰演的主角胡建林都近乎缺失了“自我”,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被阴差阳错调到总部后,胡建林先是以不懂事的憨批身份,在公司准备大裁员的氛围下搅浑水,真相被中层领导揭穿,又迅速学坏并和领导层同流合污,等到老工友们被集体裁员时,再突然找回初心开始伟光正起来……
这些个做派,单看任何一项都没问题,可放到一个人身上就别扭了,因为这些转变很生硬。
事实上,《年会不能停!》的三位核心角色都有这个问题,胡建林是一个兢兢业业、单纯老实并最终迷途知返的老黄牛,马杰是一个做事得力、逆来顺受到触底反弹大爆发的受气包,潘怡然是一个敢想敢说、耿直率真还准备掀翻职场的犟驴子——他们身上的典型人设是要大大先于人物的,同理,影片里插科打诨的段子、笑料、情绪,也强于故事本身。
影片太急于立人设抒发情绪来和观众们找共鸣了,以至于它作为一部以职场与打工人为题的电影,本应有的深层次感染力反倒打了折扣。另外我还想说,《年会不能停!》里面的众和集团,看上去是在恶搞近几年风头最盛的互联网公司,但只要稍微多想一想,就会发现这样的企业根本不存在,真正靠实体产业起家的老板,极难每一步都踩在风口上做成如此规模的矩阵,而乘上虚拟经济东风的互联网新贵们,在接触传统产业又不会有这么多的掣肘……
事实上,众和集团就是一个凝聚了国企、私企乃至部分外企特点与问题的虚拟载体,大厂、小厂、好公司、烂公司的毛病它都有,如果真要谈代入感,它是不够真实具体的……但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都沾一点儿,也不用担心被指责在内涵谁谁谁——它内涵的是所有存在职场问题的公司与企事业单位。
作为平时还算比较高强度网上冲浪的人,我可以充分感受到,《年会不能停!》非常深度且准确地抓取了“在网络上存在感和话语权最强”这一群体的痛点和槽点,就连一些现在讲起来比较边缘但一直存在的职场现象都有涉及。
人浮于事、尸位素餐、赏罚不明、敷衍塞责、好大喜功、行贿受贿、吃拿卡要、偷工减料、中饱私囊、形式主义、铺张浪费、欺上瞒下、阳奉阴违、勾心斗角、明哲保身、管理混乱,盛行无效的加班文化,开没完没了的会议,工作做干好不如PPT做得好,领导奉行糟糕的“驭下之术”整天不干人事,同事里妖魔鬼怪横行还会损人不利己,每年都有400多天不想上这破班……
可以说,哪怕影片展现的并不是大多数人真实的工作生活,但观众们多多少少也都会有点儿感触,最后“让一切回到应有的样子”的大团圆结局,还是一盘好吃的饺子。
所以我毫不怀疑,《年会不能停!》一定会获得许多声量和弹幕,这可是给打工人们集体做了一次情绪大保健、心灵马杀鸡啊~
大概是自己PPT做得不够多、受到的毒打不够多吧,影片给我提供的情绪价值还不能令我忽略其本身存在的不足……至于你怎么想,就得看你站在哪种角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