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宠妃张氏,一年内为皇帝连生2个儿子,夫妻俩经历都很奇特

一木说史 2022-06-14 14:28:34

看过古装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古代皇帝因为后宫嫔妃太多,每天让谁来侍寝都需要有专门的人安排。

传闻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却只有一个,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安排一名妃子侍寝,三千女子每人每八年才能跟皇帝同床共枕一次。

这个说法有点夸张,皇帝的女人虽然多,三千的数字估计是莫须有的。但后宫的女子不能和皇帝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却是真的,有的人一辈子也许只有一次机会侍奉皇帝,之后就被皇帝忘记了,在皇宫中终老。还有些几年都见不到皇帝一面,连皇帝自己都不认识他们。

嫔妃们一旦有机会给皇帝侍寝,都很希望自己马上怀孕。毕竟在等级分明的皇宫中,母凭子贵,有个孩子傍身,地位也会不同,被人高看一眼。

对于后宫的嫔妃来讲,一年有几次侍寝的机会那就相当受宠爱了,如果能够怀孕那更是十分幸运的事。但如果一年之中生下两个孩子,那简直就是神话。

对于普通夫妻来说,一年生两个孩子不稀奇,毕竟在没有节育措施的情况下,每日厮守,只要身体允许,随时都有受孕的可能。

但皇帝让一个妃子短时间内两次受孕,这是莫大的恩宠,除非皇帝十分喜爱这位妃子。这样的事在史上很少发生。

明朝皇帝明宪宗的妃子张氏一年生下两个儿子

但在明朝皇帝朱见深的身上就发生了。这位一年生下两个孩子的妃子姓张,后来她被封为庄懿德妃。

张德妃张氏十二岁就被选入宫中,那时明宪宗朱见深还是太子,他的父亲朱祁镇是当朝皇上。张氏和朱见深也是青梅竹马长大的。

后来朱见深当了皇上,张氏并没有被封为皇后,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妃嫔。她三十岁之前都没有为宪宗生下孩子,三十一岁时,年初生了一个孩子,年底生了一个孩子,而且两个都是儿子。五年后她又为皇帝生下一子,又过了三年被封为德妃。

在史书上并没有对德妃张氏多做介绍,也没有记录过她特别受到宪宗的宠爱,但是从她一年为皇帝生下二个子,一生生下三个儿子可以看出,皇帝对他还是情有独钟的。而她的这个经历也被传为“神奇”“罕见”。

明宪宗朱见深的经历

明宪宗朱见深少年经历比较坎坷,小时候被封为太子,他叔叔朱祁玉登上皇位后就把这个侄子的太子之位给废黜了,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是天不遂人愿,他的儿子第二年不幸夭折。

过了几年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复位以后,又将自己的这位儿子恢复了太子之位。虽然朱见深后来顺利登上了皇位,但是因为小时候受到了皇庭权利变更的巨变,心理产生了阴影,落下了口吃的毛病。

十八岁时,父亲病重,朱见深开始参与朝廷大事,之后明英宗朱祁镇病逝后他继任皇位。虽然遭受了叔父的废黜,但他依然追谥叔父朱祁玉代宗的称号。

明宪宗朱见深刚刚登上皇位,朝廷内部就出现了大臣与内奸勾结谋害朝臣的事。他发现后将涉事人员一一处置,保护了忠良的大臣,手段果决毫不含糊,拥有上位者的威严和处世的狠厉。

他在位二十多年,勤于朝政,宽宏大度,对以往与他父亲做对的朝臣没有过多追究,任用有才能的将领,平反盗匪与叛乱。

明朝历任皇帝的历史

明朝是一个奇特的朝代,历任皇帝没有荒淫无度,但朝廷却逐渐走向衰退。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到最后一代明崇祯皇帝一共十六代,历时276年。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朝廷,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饱受饥寒交迫之苦。后来参加红巾军,一起反抗元朝。因为天赋异禀,他有着卓越的打仗技巧和领导才能,后来成为一方领袖,并经过多年征战后,推翻了旧王朝,建立明朝。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以耕种为主发展农业,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可能因为小时候他出生在农村,他对农业非常重视,提倡种植棉麻等农作物。

朱元璋提倡终生平等,打压豪强和富商,解放奴婢。在历史上被称为“洪武之治”。

但是,人生在世谁能没有私心呢,朱元璋虽然治国有方,但他也怕来之不易的皇权被人受到威胁。晚年时期,他打压以前跟随他打战的旧部,将一些自恃功高的大臣都一个一个地消灭,并将他的儿子们外放到番邦,远离朝廷。

朱元璋病逝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了王位。这种跨越了辈份的皇权继承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其中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就是其中之一。

朱允炆在位仅仅三年,他在位期间对明太祖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为害怕番邦的王爷们造反,他也采取一些方法进行打压,尤其针对他的叔父朱棣。

朱允炆登基三年后,朱棣率兵攻打京城南京,朱允炆看到大势已去已无力挽回,一把火点燃了皇宫后遁逃了。

朱棣登基上皇位,一方面稳定政权安抚旧部的番王,另一方面恢复朱元璋发展农业的政策,更加强了对土豪列强的管控。

朱棣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他一面率兵亲政抵御外敌,一边设置完善的朝廷官员管理政策,奖罚分明,分工分明,明确了皇帝的专治权利。通过她的治理,皇室政权得到了暂时的稳定。

朱棣在历史上做了一件最著名的事情就是迁都,他兴建北京紫禁城,将南京的皇宫迁到了北京。自他之后,历代皇帝管理朝政都在北京,故宫由此产生。

朱祁镇和朱祁玉的恩怨情仇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第八代皇帝。他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和叔父朱祁玉有着一段戏剧般的经历,在皇室中也表现出了同胞兄弟之间的亲情。

朱祁镇六岁登基,因为年龄太小,不能主持朝政,因此朝廷大事由太后主持。太后身为一介女流之辈,但治理朝政的才能绝对不输于男子,她甚至下令不允许外部亲戚干预朝政,包括她的娘家人。

在太后和一众忠心爱国的朝廷大臣的扶持下,朝政管理井井有条,明朝表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随着皇太后和几位大臣的去世,登基八年后的明英宗朱祁镇不得不亲临朝政了。

受到太后的影响,明英宗管理朝政后有一颗热血彭拜的强国之心,他雄心壮志,一心要励精图治将国家治理好。

不管什么年代,外敌入侵都频繁不断,即便国内政局稳定,与边境的战争却持续告急。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血气方刚的朱祁镇一腔热血,不把外敌放在眼里,为了以身作则,他亲自率兵前往前线杀敌。

朝局稳定,朱祁镇和他的兄弟之间也很和睦,尤其对于异母同胞兄弟朱祁玉十分信任,离开京都之前,他封自己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托付朱祁玉辅佐朝政。

偏偏天公不作美,在出征的道路上连连好几天都是阴雨绵绵,严重影响了队伍的进程,也打击了士兵们高昂的士气。

由于战术上的失误,最终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军队俘虏了。

瓦剌首领想要拿朱祁镇做人质,和明朝进行谈判,已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以于谦为首的明朝大臣提出建议,国不能一日无主,另立皇帝,让瓦剌人失去筹码。

朱祁玉就这样被推上了皇帝的位置,他就是景泰皇帝。一年后,瓦剌人妥协,愿意放回明朝皇帝朱祁镇。

满朝文武认为当初朱祁玉登基时出于权宜之计,英宗回来后景泰皇帝就应该退位让贤。然而此时皇帝亲情却发生了变化,朱祁玉并没有退位,并且将朱祁镇软禁了起来。

景泰皇帝登基后第二年就将英宗托付他的太子朱见深废除了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朱祁镇最信任的兄弟,在坐上皇帝的宝座时,嘴里说的是抱歉的话,他跟英宗说,自己登基是出于无奈,但实际上却没有一点将皇位还给哥哥的意思。

虽然碍于舆论没有将朱祁镇一家斩杀,但也对他们不管不问,以致于朱祁镇和他的皇后穿不好吃不饱,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尊贵。

景泰皇帝在位八年,将自己的哥哥朱祁镇软禁了七年。他的儿子在被立为太子后第二年就夭折了。年纪轻轻的他重病缠身根本不能打理朝政。

朝廷已经分为两派,一派是拥护朱祁玉的大臣,另一派是拥护朱祁镇的大臣。如果朱祁玉健康强势,大臣们也不敢妄想,偏偏他卧床不起,又没有太子继承皇位。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不知道以后皇位由谁来坐。

于是,朱祁镇一派怂恿朱祁镇发动政变复位。

政变过程有惊无险,朝臣们看到坐在皇位上的朱祁镇时知道大局已定不可挽回,只能乖乖称臣。朱祁玉得知朱祁镇复位后也没有挣扎,而是继续卧床养病了。也许在他的心里一直有愧疚,此种情形对于他也是一种解脱。

景泰帝朱祁玉不久后就病逝了。英宗朱祁镇再次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

朱见深登上皇位后,也就有了明朝这位独一无二一年产下两个儿子的妃子的传奇故事。

0 阅读:111